設置 | 登錄 | 註冊

目前共有454篇帖子。

【資料庫】3.民事司法制度

182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28 18:43
王亞新.司法成本與司法效率——中國法院的財政保障與法官激勵[J].法學家,2010,(04):132-137+179.
關鍵詞:司法改革;司法成本;司法效率;法官激勵
摘要:我國司法改革進程中,法院的財政保障構成了司法成本的主要問題。從長遠的觀點看應建立中央統一的司法財政與決算制度。此外,為了有效遏制司法腐敗和從根本上提高司法公信力,通過漸進和配套的制度改革,將法官從一般公務員系列裏獨立出來並給予相對高的報酬仍應作為司法改革的一個努力方向。
183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29 23:07
段曉彥,俞榮根.「陪審」一詞的西來與中譯[J].法學家,2010,(01):40-53+177.
關鍵詞:「陪審」;「陪審員」;中譯
摘要:"陪審"、"陪審員"等不是中文固有詞彙,而是西學東漸背景下之"舶來品"。這一組詞彙的中文翻譯和定型差不多縱貫整個十九世紀,歷經中譯名混亂的知識性介紹時期——中國知識精英向外尋求真理的中譯名模仿時期——推進政制改革的中譯名定型時期——《會審章程》和立憲修律中譯名進入法案成為法定名等四個過程。陪審製作為一項司法審判制度在清末修律中試圖加以移植,可能借鑑了日本的某種經驗,但"陪審"、"陪審員"作為一組中文譯名並非經日本轉手才進入中國,它們在中國的翻譯和定型應主要歸功於以上海公廨為載體的域外法律制度的位移、來華外籍人士和傳教士的傳播西法西制的努力和本土有識之士的推動。
184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29 23:07
彭小龍,范愉.非職業法官研究:理念、制度與實踐[J].法學家,2009,(04):148-156+160.
摘要:為推介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博士培養成果,搭建論文品評乃至學術評價之平台,《法學家》專辟"博文精萃"一欄。該欄目由兩部分組成:其一是"論文要旨",由博文作者對其博文進行全面系統而重點突出的介紹,一般宜包括如下要素:博文的體系架構;博文每章節的主要內容;博文的主要特點;博文的主要創新和不足;博文所研究領域的課題展望。其二是"論文評議",可以是答辯委員會的論文審查意見,或者評審專家的點評,具體宜包括如下要素:對論文的總體評價;對論文的體系及各章節的評價;對論文創新的評價;指出論文的不足以及進一步完善的方向。敬請關注並提出寶貴建議。
185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29 23:10
郭壽康,李劍.我國知識產權審判組織專門化問題研究——以德國聯邦專利法院為視角[J].法學家,2008,(03):59-65.
關鍵詞:知識產權;法院;專門化
摘要:為提高訴訟效率、統一執法尺度,知識產權審判機構的專門化已逐步成為一個國際趨勢。德國設立專門的聯邦專利法院,由法律法官和技術法官組成合議庭審理專利效力案件,在解決法官對技術問題的司法認知問題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本文在考察德國聯邦專利法院制度歷史變遷的基礎上,綜合分析我國審判組織專門化的利弊,為將來的改革方案提供借鑑。
186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6-2 23:11
王新清,趙旭光.精英話語與民眾訴求——對中國司法改革理論和實踐的反思[J].法學家,2006,(05):130-137.
關鍵詞:精英話語;民眾訴求;司法改革
摘要:我國的司法改革在精英話語的主導下,忽視了人民群眾對司法的最基本訴求。人民法院一審民事案件數量呈現遞減趨勢及與之相對應的信訪數量大幅攀升從側面反映了這個問題。由於沒有考慮到中國國民的現實承受力和司法的基本條件,導致審判方式改革後的司法程序在一定程度上不能為民所用。司法改革的理論和實踐必須加強實證研究,充分考慮國情,在中央的整體規劃下合法進行,並且應該在判斷改革目標、評價改革成果的時候充分考慮到人民的意志。
187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6-2 23:16
侯欣一.陝甘寧邊區司法制度、理念及技術的形成與確立[J].法學家,2005,(04):40-51.
關鍵詞:陝甘寧邊區;司法制度;司法理念;司法技術
摘要:本文根據陝甘寧邊區司法檔案、邊區政府文件、當事人日記等第一手資料,對抗日戰爭時期陝甘寧的司法制度、司法理念及司法技術形成的過程和基本內容進行了認真梳理,並在此基礎上分析了其產生的原因與條件以及當時社會各界對其的反映和評價。本文的目的是希望上述努力能加深對我國現實司法制度,特別是司法理念的理解。
188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6-2 23:17
張福森.我國司法行政制度的發展與完善[J].法學家,2005,(03):1-9.
摘要:<正> 很高興來到人民大學法學院。利用這個機會,我向大家介紹一下我國司法行政工作的有關情況,重點講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我國司法行政制度的產生和發展司法行政是與司法有關的行政或行政管理。有司法的地方就有司法行政。所以從東方到西方各國法律制度普遍設有司法行政制度。從大多數國家的制度設計看,司法行政的內容首先包括對司法機關主要是法院的人、財、物的管理;其次是對那些與司法審判密切相關活動的管理,如裁判的執行、律師、公證、司法鑑定、司法協助以及有關司法政策等等。這些活動不是司法審判活動,但對司法審判
 
189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6-3 13:23
張恆山.論司法權的人民性[J].法學家,2003,(06):121-127.
關鍵詞:國家;司法權;人民性
摘要:雖然現實中的司法權由國家行使,但司法權在本質上具有人民性。司法權的人民性是指司法權在本源的意義上屬於人民所有;在性質上應當並可以由人民直接或部分地直接行使;在現實的意義上需要人民直接參與司法權的行使。根據司法權的人民性觀念,應將職業性法官視為代表人民行使司法權者,應當通過人民陪審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使人民群眾直接參與行使司法權。
 
190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6-3 13:25
祝銘山.法官職業化與現代司法觀念[J].法學家,2003,(03):3-9.
摘要:<正> 我不是宣讀論文,只是就法官職業化和樹立現代司法觀念問題談一談看法。由於職業的關係,我的視野總是局限於當前司法實踐,至於理論上的探討幾乎沒有做什麼,今天我講三個問題:
191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6-3 13:25
肖揚.法院、法官與司法改革[J].法學家,2003,(01):3-10+43.
摘要:2002年12月8日,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隆重舉行了"大法官講壇"開幕式暨首場演講,藉此拉開了"大法官講壇"、"大檢察官講壇"、"名家法學講壇"三大講壇的序幕。三大講壇的設立,是人大法學院深入學習貫徹"十六大"精神、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一大舉措,目的在於通過邀請國內外法律實務、法學研究領域中最有影響的大法官、大檢察官、著名法學大家等登壇講演,將"三大講壇"建設成為國內外法學領域最高層次、最高水平、最具影響力的學術品牌,以推動我國司法實踐和法學教育的良性互動,探索"堅持實行依法治國、加強法制建設、推進司法體制改革"的新途徑。中國首席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院長、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兼職教授、校友肖揚出席講壇開幕式,並做了首場演講。在此,本刊特載肖揚首席大法官的演講全文,以饗讀者。有關"大法官講壇"開幕式及三大講壇的情況,詳見本刊"法學信息"欄目。

內容轉換:

回覆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看不清?換一張
©2010-2025 Purasbar Ver3.0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知識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