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 登錄 | 註冊

目前共有73篇帖子。

【资料库】13.一审普通程序

42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6 17:06
晏景.我国民事庭前准备程序之完善——从法国的相应制度谈起[J].法学,2007,(11):26-34.
关键词:庭前准备程序;法国经验;反思;重构
摘要:根据法国准备程序制度的经验,我国的庭前准备程序尚需加以反思和重构。我国民事庭前准备程序改革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庭前准备程序的主体关系不谐调、准备工作的核心工作不突出以及缺乏支撑制度的配合等。将来的民事庭前准备程序应当将三个部分的工作加以区分和强化,突出证据交换这个核心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为集中庭审作充分准备。
43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6 20:23
杜开林.法院判决结案的现状与改革方向[J].法学,2006,(05):18-31.
关键词:人民法院;判决;调查研究;司法改革
摘要:判决是人民法院行使司法权解决纠纷的动静结合、过程与结果共存的统一体和表现,这种结案方式在司法解纷格局中占有半壁江山,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在实践中,由于不少人缺乏正确的判决观,而且法官和法学者们多从微观方面研究判决,鲜有从宏观上认识判决的,这种情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法院的司法能力的提高。针对上述问题,对我国法院10年判决结案的现状与所依据的法律渊源两项宏观要素展开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判决存在诸如法律中心地位不明显、既判力维护不力、判决书改革全国不统一、体系不合理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八项改革建议,供法律实务界和理论界参考。
44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6 20:30
吴泽勇.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的正当化[J].法学,2005,(01):70-78.
关键词:民事诉讼;审前准备;正当化
摘要:审前准备程序存在的必要性可以从现代民事诉讼对程序保障和纠纷解决效率两方面的追求中得到解释。通过对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中涌现出来的三种审前准备程序模式的考察,文章指出基于民事审判活动自身的规律,法官在审前准备阶段的适当介入是必要的;对争点整理的忽视、当事人收集证据手段的匮乏和证据失权制度的阙如,是制约我国审前准备程序充实化的三个因素;审前准备活动的限度与法官在审前阶段的介入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国外的经验显示了解决这一矛盾的两种思路。
45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6 20:32
洪冬英.正当程序的价值——对下落不明当事人民诉权利的保护[J].法学,2004,(08):124-127.
关键词:实体;程序;正当程序;公告送达;缺席判决
摘要:下落不明的人民事诉权不论是从程序意义还是从实体意义均应受到保护 ,其中程序参与权是当事人最重要的诉讼权利 ,公告送达是程序意义上保证当事人参与诉讼的方式。
46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6 20:44
张卫平.法庭调查与辩论:分与合之探究[J].法学,2001,(04):44-47+51.
关键词:庭审结构;法庭调查;法庭辩论
摘要:我国现行的庭审结构将庭审划分为“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两个阶段。本文对此提出了质疑,认为这种构造过于僵化,硬性地割裂了事实调查与事实问题、法律问题辩论的关联性,建议在日后的立法中予以调整。
 
47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6 20:55
胡亚球.论民事起诉证据[J].法学,1998,(11):
摘要:民事诉讼中的证据制度在诉讼机制中占有独立的地位,但它却不是一项自给自足的制度。证据制度除了要受其自身的运作规则制约外,还要受特定历史条件下民事诉讼的构造、原则、基本审判制度和审判机制运行状况的影响。1997年5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颁行的《关于人民法院...
48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6 20:56
黄永乐.试论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迟到”[J].法学,1998,(06):
摘要:试论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迟到”●黄永乐所谓“迟到”,即晚于规定的时间到达指定的场所。在日常生活中,“迟到”的现象屡见不鲜,如上班迟到、开会迟到、上课迟到等。这些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迟到现象,一般并不直接导致一定的法律后果。那么,在民事诉讼这一以国家司法...
 
49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6 20:56
翁晓斌.民事诉讼中庭审形式化现象探析[J].法学,1998,(01):
摘要:民事诉讼中庭审形式化现象探析●翁晓斌庭审在整个民事诉讼程序中处于核心阶段,是解决纠纷的中心环节。但是,在审判实践中,却长期和普遍地存在着庭审形式化的现象,即庭审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异化成一种仅仅为了维护程序在表面上的完整性而存在的活动,也就是通...
50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8 11:58
庞小菊.审判周期构成理论引导下的审判迅速化[J].法商研究,2018,35(01):60-72.
关键词:审判迅速化;审判周期;诉讼行为时间;等待时间
摘要:民事审判迅速化是指通过民事司法改革来促进审判的迅速性、缩短审判周期的过程。多年来我国民事审判迅速化主要通过审限制度和缩减法院的审理时间来加速程序,违背了诉讼规律,引发了学者对审判迅速化的质疑。事实上,审判周期由诉讼行为时间和等待时间组成,法官的审理时间只占审判周期中的极低比例,增加或减少其时间都不会对审判周期造成明显的影响。符合审判周期规律的审判迅速化应当保障必要的诉讼行为时间而注重减少等待时间,因此其完善进路应当是有效的程序分化、适当的诉讼分流和科学的案件管理。
51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8 11:59
占善刚.我国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缺席规制之检讨[J].法商研究,2017,34(06):147-155.
关键词:缺席;言词辩论;缺席判决;按撤诉处理;拘传
摘要:在民事诉讼中,出席庭审参加言词辩论乃当事人在诉讼法上的负担而非诉讼义务,缺席的本质乃当事人对该诉讼法上负担的不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关于当事人缺席之规制并不科学,主要表现为对双方当事人同时缺席处理的缺失以及不正当地区分原、被告缺席而作不同之处理。这种制度安排不仅有违平等原则,也不符合民事诉讼的基本原理。《民事诉讼法解释》第174条第2款关于拘传原告的规定更是严重违反了法律保留原则。完善我国民事诉讼当事人缺席之规制制度不仅应当立足于缺席的性质,更应遵循民事诉讼运行的内在规律。

內容轉換:

回覆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看不清?換一張
©2010-2025 Purasbar Ver3.0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知識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