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 登录 | 注册

作者共发了37篇帖子。

【资料库】23.涉外民事诉讼

21楼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4 07:49
林强.国际民事诉讼程序问题法律适用论纲[J].法学,2023,(08):172-191.
关键词:程序问题;实体问题;法院地法原则;法院地法;双边冲突规则
摘要:程序问题适用法院地法(又称法院地法原则)因有利于维护诉讼效率,仍为国际民事诉讼程序问题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最密切联系原则不足以撼动其地位。不过,为了避免法院通过识别操纵法律适用结果,立法者应界清实体问题与程序问题。鉴于法院地法原则有其理念上的缺陷,应考虑为其发展出两类例外。其一,为避免涉外司法中程序与实体二分主义的缺陷,实现《民事诉讼法》第2条设定的“正确适用法律”和“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之目的,在必要时应允许法院适用实体问题准据法上的程序规则。其二,为矫正极端的国家本位主义倾向,更充分地保障当事人的程序性权益,应允许发展出关于程序问题的双边冲突规则。此外,为追求程序问题法律适用结果的妥当性,法官应特别注意解决法院地程序规则适用过程中出现的先决问题与适应问题,必要时变通适用法院地程序规则。
22楼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4 23:19
刘敬东.大国司法:中国国际民事诉讼制度之重构[J].法学,2016,(07):3-16.
关键词:大国司法;制度设计;核心要素;中国国际民事诉讼;制度重构
摘要: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特别是西方大国相比,中国国际民事诉讼制度尚显落后,同中国的大国地位不相匹配。如何以大国司法理念推动我国国际民事诉讼制度的重构,是当前我国法治建设中一项极为重要的课题,也是中国彰显大国地位、在全球治理中发挥大国作用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在现阶段,中国应当秉承大国司法理念,借鉴大国司法核心要素,运用大国司法应具备的制度内涵完善现行国际民事诉讼制度。这是中国实现"一带一路"、海洋强国等新时期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是中国进一步提升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法治保障,是新形势下全球经济治理赋予中国的重要使命和历史责任。
 
23楼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6 16:52
袁发强.我国区际民商事司法协助“安排”的缺陷与完善[J].法学,2010,(02):106-114.
关键词:区际司法协助;“安排”;宪法;司法解释
摘要:我国区际民商事司法协助虽然在内容上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区际协议的签定主体、形式和生效条件存在法理上的固有缺陷,需要通过宪法予以界定和规范。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司法解释方式使区际"安排"直接生效的方法超越了司法解释权,应当通过立法方式将"安排"转化为在大陆地区实施的法律或法令。在区际民商事司法合作中,应当建立起以宪法为中心的"两级"协调模式,完善"一国两制"的宪政体制。
24楼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6 16:58
王俊民.内地司法机关派员在港澳地区直接取证的规范性分析[J].法学,2009,(07):136-141.
关键词:内地;取证;合法性
摘要:在"一国两制"三法域的框架下,我国内地与港澳地区跨法域的调查取证及其规范性问题一直面临不少困难,内地司法机关派员在港澳地区直接取证更是受到非议。本文从涉港澳案件内地司法机关调取证据现象出发,以"一国两制"确定的港澳地区与内地关系"形变实不变"为原则,评析直接取证现象的现实需要以及所面临的法律困惑,提出解决和规范直接证据合法性问题的路径。直接取证制度应得到恰当、适时的肯定与发展,但必须以国际条约、国际惯例或司法协助协议互惠安排为参考,进行区际直接取证有益探索,建立直接取证程序规范。
25楼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6 17:07
林燕萍.我国涉外送达法律制度的完善[J].法学,2007,(10):48-55.
关键词:涉外送达;送达方式;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
摘要:涉外送达难是近年来我国国际私法理论与实务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2006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关于涉外民事或商事案件司法文书送达问题若干规定》,它对缓解目前涉外送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仅仅依靠司法解释来解决涉外送达难问题,只是权宜之计,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应充分发挥立法解释的作用,修改现行《民事诉讼法》中的相关条文,来完善我国的涉外送达法律制度。
26楼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6 20:20
袁发强.确立我国涉外民商事管辖权的考量因素[J].法学,2006,(12):115-123.
关键词:民事诉讼法;涉外民商事案件;管辖权
摘要: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在涉外诉讼案件管辖问题上的规定过于简单。这种方式不利于我国法院对涉外案件行使管辖权。正值修改民事诉讼法之际,应根据涉外案件管辖的特点,考虑多方面因素,科学制定涉外管辖标准,适当扩张我国的涉外案件管辖权,以适应我国对外交往扩大的需要,从而达到方便当事人诉讼的目的。
 
27楼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7 15:54
向在胜.中国涉外民事专属管辖权的法理检视与规则重构[J].法商研究,2023,40(01):50-62.
关键词:涉外民事管辖权;专属管辖权;主权原则;强制规则
摘要:针对涉外民事专属管辖权的法理基础,我国学术界未能提出具有系统性和融贯性的理论,且在相关理论的解读方面陷入过分简化的误区,由此导致我国的涉外民事专属管辖权规则陷入了一元论体例下对国内地域专属管辖权规则的“盲目转化”、专门性专属管辖权规则的施行效果不佳、涉外民事专属管辖法律漏洞填补缺位的规范困境。涉外民事专属管辖权拥有私法性和公法性两个方面的法理基础,前者仅构成专属管辖权的基础性必要条件,专属管辖权需要在后者的加持下成就其排他性。基于公权力行为的主权性,一国对本国公权力行为的效力审查等问题拥有绝对的专属管辖权,而对于涉外多边民事争议,一国可基于集中管辖而拥有相对的专属管辖权。由于无法在公法性法理基础层面获得正当性,我国未来有必要终止对国内民事专属管辖权规则的“转化机制”并废除投资合同纠纷专属管辖权规则,同时在那些既有充分法理依据又在国际上获得广泛共识的领域补充制定专门性专属管辖权规则。
28楼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7 15:55
黄志慧.我国涉外民事诉讼必要管辖权制度的体系定位与规范阐释[J].法商研究,2022,39(04):48-61.
关键词:必要管辖权;诉诸司法权;真实与实质联系;阻断追偿诉讼
摘要:必要管辖权制度在两大法系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实践中得到相当广泛的接受。基于“剩余管辖权”的性质,必要管辖权在我国涉外民事管辖权体系中应定位为一种“填补空白的管辖机制”。必要管辖权制度在保障当事人享有诉诸司法权的公正利益之同时,不会损害管辖权国际协调的秩序利益。基于完善涉外民事管辖权体系以及保护海外民商事利益的现实需求,我国需要构建必要管辖权规范并发挥其制度功能。当前可以借助司法实践逐步建立涉外民事诉讼中的必要管辖权制度,填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72条可能产生的管辖空白,并在《阻断外国法律与措施不当域外适用办法》第9条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第12条规定的阻断追偿诉讼中发挥其作为涉外法治斗争的法律工具之功能,以此丰富我国应对外部风险和挑战的“法律工具箱”。
29楼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8 11:59
黄志慧.人民法院适用不方便法院原则现状反思——从“六条件说”到“两阶段说”[J].法商研究,2017,34(06):156-165.
关键词:不方便法院原则;方便的法院;公正的法院;六条件说;两阶段说
摘要:人民法院的司法实践表明,不方便法院原则的适用较为混乱,导致诸多问题如产生司法沙文主义的嫌疑、弱化不方便法院原则减少诉累的功能、难以妥善解决平行诉讼与判决不一致。上述问题的根源在于,关于不方便法院原则适用的司法解释误解了不方便法院原则的本质内涵。适用不方便法院原则的要旨在于,确定平等保护当事人利益并实现个案公正的法院,而非认定审理案件更为方便的法院。在不方便法院原则的适用方面,应以"两阶段说"取代相关司法解释采用的"六条件说"。这既有助于回归不方便法院原则的本质内涵,又有助于解决"六条件说"产生的多重弊端。
 
30楼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9 12:59
刘卫国.论国际民事管辖权的立法趋向[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1,(06):39-46.
关键词:国际民事管辖权;国籍管辖原则;属地管辖原则;协议管辖原则;保护弱者原则
摘要:国际民事管辖权是各国对涉外民商事争议行使管辖的依据 ,也是解决涉外民商事争议的基础和开端。随着各国对国际民商事交往依赖程度的日益加深 ,各国一方面极力扩张自己的管辖权 ,另一方面又对本国行使国际民事管辖权加以自我限制。 2 0世纪末期以来 ,各国立法出现了减弱国籍管辖、丰富属地管辖依据、适当自我限制、扩大协议管辖范围、注重保护弱者等趋势 ,以促进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

内容转换: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2010-2025 Purasbar Ver3.0 [手机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