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 登錄 | 註冊

目前共有167篇帖子。

【资料库】24.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1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3-21 08:44
资料库主要放置论文、书籍等相关资料的简介信息,供检索。
本部分主要放置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相关资料,主要包括各种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如调解)及其与民事诉讼的关系(除仲裁)。
2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3-21 17:05
赵毅宇《中国商事调解立法模式选择及其展开》
法学杂志. 2023,44(03)
赵毅宇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摘要:立法模式选择是我国商事调解立法实质建构的首要问题,只有立法模式确定,才能进行法律文本结构的设计和具体条文的起草。《国际商事调解示范法》影响下的国外商事调解立法模式,以及我国商事调解立法模式的主要观点,可以类型化为统一型商事调解立法模式、渗透型商事调解立法模式与分散型商事调解立法模式。统一型商事调解立法模式更符合突破现有调解法律框架束缚的立法目的,满足非诉讼纠纷解决法体系融贯性的需求,在立法技术上也具有制定与实施的双重可行性。在统一型商事调解立法模式下,商事调解法的制定方法包括从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的辩证关系上界定“商事调解”概念,构建“总则—分则”的结构体系,在规范内容上形成组织性规范与程序性规范、授权性规范与义务性规范、社会自治性规范与司法利用性规范、公益性规范与市场性规范、国内性规范与涉外性规范五种对偶关系。
关键词:商事调解;立法模式;统一型立法;商事调解法;《新加坡调解公约》;
3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3-21 17:13
景汉朝《信访治理的规律性认识与法治化路径》
现代法学. 2023,45(05
景汉朝 中国法学会
摘要:信访及其治理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重大现实和理论问题,对其加强研究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法治意义、社会意义、理论意义。要深化规律性认识,信访治理的实质是人民性,信访活动具有必然性、阶段性、统筹性以及“双重性”。要以信访治理法治化为目标,着力推进信访基本制度立法化、公权力行使法定化、诉求受理程序化、事项办理合法化、信访秩序规范化、失职违法责任化等,这构建了信访治理法治化体系和路径。制定信访治理法具有现实可行性,要坚持策略性,正确处理基本制度规定与一般规定的关系、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的关系、《信访工作条例》与立法的关系。要以辩证思维、系统思维、法治思维确定信访治理的基本思路,全面总结提炼升华具有原创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访治理理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关键词:信访治理;规律性;本质属性;法治化;信访治理法;
4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3-21 17:13
《涉诉信访治理的演进与新时代现代化方向》
清华法学. 2023,17(06)
景汉朝 中国法学会、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以史为鉴,全面系统总结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涉诉信访治理的变革历程,科学合理划分发展阶段,并从中探究其特征与规律,对进一步推进涉诉信访治理及其法治化,明确涉诉信访治理的现代化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立足我国涉诉信访治理实践,考量“四个思维”和“五大因素”,可将涉诉信访治理的发展进程划分为涉诉信访制度创立、平反冤假错案、集中接访化解、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建设、信息化变革与转型等阶段。在总结各阶段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特征基础上,归纳为“运动式”“规则式”“信息式”三种治理模式。涉诉信访治理现代化应以治理体系系统化、治理机制法治化、治理手段信息化、司法管理科学化、权益保障充分化为基本建构和核心内容,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涉诉信访治理;发展阶段;演进规律;现代化;
5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3-31 06:57
南海法学. 2020,4(01)

司法体制改革背景下“分调裁”机制改革的实践与完善
岳彩领、王涵
徐州市鼓楼区人民法院
摘要:深化"分调裁"机制改革,实现多元解纷、简案快审、繁案精审,构建分层递进、衔接配套纠纷解决体系,是当前司法改革的应有之义,更是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消解人案矛盾、积极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现实需求。但当前司法实践中,矛盾纠纷吸附能力有待扩大、调解力量有待加强、速裁团队内部职责有待优化、衔接机制有待进一步调整、信息化建设总体水平不高等因素制约着"分调裁"机制作用发挥,建议从加强科学有效引导、速裁团队建设、拓展调解力量、智慧法院建设、完善配套机制等方面予以完善。
关键词:分调裁;繁简分流;调解;速裁;

6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3-31 06:58
南海法学. 2020,4(03)

诉调对接机制的建设困境与完善进路——以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改革经验为导向

刘振勇1黄灵钰1符王婕妤2

1.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2. 海南大学法学院

摘要:我国诉调对接机制的建设在制度设计方面和试点工作开展方面均已取得重要进展,但从制度建设的整体来看,诉调对接机制仍存在统一领导力度不足、多方配合程度不高、强制调解现象难以杜绝、配套机制尚未完善等问题。作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示范法院之一,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根据地方特色和实践经验,探索出一系列诉调对接机制的创新举措,其工作思路与实践经验对诉调对接机制建设工作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为摆脱诉调对接机制建设困境,可以借鉴琼中县人民法院的宝贵经验,通过设立诉调对接工作领导小组、转变法官调解工作考评机制、加强配套措施建设的手段,进一步深化诉调对接机制的改革工作,以凸显诉讼与调解对纠纷解决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诉调对接机制;强制调解;诉调对接配套机制;

7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3-31 07:10
南海法学. 2021,5(05)

司法仲裁程序的构成与有效性研究

申琛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

摘要:目前,我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构建仍然集中在以人民调解为主导的调解领域,无法满足转型期社会纠纷解决需求。司法仲裁制度综合了裁判和仲裁的第三者居中裁判,以及调解的非约束性特征,能够适应复杂民事纠纷的解决需求。该制度起源且仅存在于美国民事司法制度之中,受不同法院的司法环境背景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其实践形态和制度有效性评价均不相同。从各州和联邦法院的施行情况来看,项目的参与路径、适用条件、仲裁员自治要求、重新审判门槛等均存在差异,不同地方的司法仲裁项目的有效性评价也各不相同。虽然,对美国司法仲裁制度的评价褒贬不一,争议颇多,但是司法仲裁的有效性可能取决于仲裁方案的结构或更大的法院案件管理背景及其运作的法律实践文化,因此其可移植性并不能被完全否定。

关键词: 司法ADR;美国民事诉讼制度;司法仲裁;多元化纠纷解决;

8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2 21:50
陈宝军.社会组织解决家事纠纷的理念革新与进路[J].南海法学,2023,7(02):50-58.
摘要:解决家事纠纷是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社会组织以修复家庭关系、社会关系为目标,主要应对家事纠纷“法化”过剩,修复当事人人际关系、维护当事人“法外”正当利益,进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降低家事纠纷解决成本。由于尚未建立解决家事纠纷的专业社会组织网络,未形成完备的社会组织解决家事纠纷工作机制,社会组织解决家事纠纷还面临着诸多困境。在当下及未来,应当大力发展专业社会组织,革新传统“背靠背”“和稀泥”式的家事调解理念与模式,树立弱势群体利益保护和家庭治疗解决理念,并在该理念的指导下开展具体行动。
9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2 21:51
刘乙瑶,郑婉莹.论新时代“枫桥经验”嵌入涉侨矛盾纠纷调解机制[J].南海法学,2023,7(03):71-80.
摘要:“枫桥经验”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并且在多年的基层实践中形成了一种基层防范与化解的有效模式。在国家近些年对涉侨权益司法保护这一重大命题的提倡与号召下,各地法院纷纷进行了探索,也取得了有益经验。涉侨多元解纷机制的创设,是智慧法院体系工程建设的成果,也是保障涉侨权益的重要司法手段。由于在涉侨多元解纷的实践中缺乏统一的理论支撑与经验指引,现实中展现出案件识别难、诉源效果不理想,执行难三大难题。通过将把握“枫桥经验”的时代性与涉侨多元解纷机制相结合,凝练出“枫桥经验”的可借鉴因素,进而对优化我国涉侨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提供新的启发,为涉侨权益司法保障提供具有时代性与实践性的行动方向。
10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2 21:51
周一颜,魏玉玲.浙江“共享法庭”的理论阐释与实践探索[J].南海法学,2023,7(04):82-94.
摘要:“共享法庭”是数字化背景下基层社会治理的一项重大机制创新。“共享”的内涵意蕴在社会治理、共同富裕和数字司法等场域均有深刻清晰的映照,通过“共享”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加快实现共同富裕、保障数字正义,构成了“共享法庭”建设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进路。浙江是“共享法庭”的发源地,“共享法庭”的建设已取得初步实效,但目前仍面临着职能间关系及限度不明确、“法院主导”模式不顺畅、纠纷分流预警与联动治理机制尚不健全、数据孤岛影响解纷资源整合等现实困境。未来“共享法庭”建设应进一步明晰功能定位,并从构建党政主导法院主推的工作格局、完善纠纷多层分流预警与联动治理机制、打通数据孤岛、完善配套运行机制等方面整体推进,从而助力“共享法庭”实践效果提升。

內容轉換:

回覆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看不清?換一張
©2010-2025 Purasbar Ver3.0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知識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