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 登錄 | 註冊

作者共發了214篇帖子。

【資料庫】資料專題3:裁判理論

11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8 20:01
凌斌.法官如何說理:中國經驗與普遍原理[J].中國法學,2015,(05):99-117.
關鍵詞:裁判文書;裁判說理;指導性案例
摘要:中國司法的裁判文書一直因缺乏說理而飽受批評。究其原因,並不能簡單歸咎於法官的腐敗、無能或缺乏督促機制。影響裁判說理的因素,既有隱藏弱點、注重判斷、直接溝通等普遍原因,也有其特殊原因,即特定的"法民關係"。在當代中國的"積極法民關係"下,法官的主要說理對象是當事人以及一般公眾,而非專業的法律共同體成員。法民關係對裁判說理的制約影響,在德國和美國也同樣適用,是一個普遍原理。因此,司法改革無論是模仿德國還是美國,只要不改變中國特殊的法民關係,就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司法裁判文書的說理特徵。法學界和實務界要把握"四五司法改革"的歷史機遇,應當從實際出發,結合法民關係的現實特點,完善中國法官的裁判說理。
12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8 20:01
周贇.非典型與典型案件:術語、成因及其關係[J].中國法學,2015,(05):267-287.
關鍵詞:疑難案件;非典型案件;事實與規範
摘要:"非典型案件"是當前法治實踐以及法學研究中的熱點話題,它通常指的是那些適用法律存在爭議的案件。從邏輯上講,單純的事實認定存疑由於在法律上的處置實際上是清楚、確定的,因而並不必然導生非典型案件。導致非典型案件產生的間接原因涉及法律、事實及法律-事實關係等多個方面,但直接原因僅在於當事人及其法律職業服務者的選擇;並且也正因如此,非典型案件與典型案件無法截然二分,相反,它們幾乎總是可以相互轉換,這意味着當前許多專門針對非典型案件的制度安排或實踐活動存在着根本的缺陷,因而必須予以廢止或重構。
13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8 20:01
曹志勛.對民事判決書結構與說理的重塑[J].中國法學,2015,(04):226-246.
關鍵詞:判決書;裁判說理;本案事實;裁判理由;裁判技術
摘要:裁判文書、特別是其中的判決書,在法律實務和司法改革中十分重要。由於我國既有判決書的結構和說理存在諸多不足,有必要依據訴訟法理加以改造與重構。我國判決書中的事實部分不應以事實判斷和認定為功能,而應當借鑑德國法經驗,從功能上轉換為強調記載和證明的本案事實部分,並且更加注重對程序性事項的記載。判決書的理由部分應當同時包括事實認定和法律適用的內容,加強事實說理和回應爭點,並且考慮在必要時引用其他說理資料。
14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8 20:04
雷磊.指導性案例法源地位再反思[J].中國法學,2015,(01):272-290.
關鍵詞:指導性案例;法源雙層構造論;附屬的制度性權威;准法源
摘要:學界對於最高法院指導性案例的法源地位以及"應當參照"的規定存在爭議。為此,應首先來夯實法源的理論基礎即法源雙層構造論:就法源性質論而言,法律淵源是司法裁判中基於制度性權威並具有規範拘束力的裁判依據;就法源分量論而言,法源拘束力的大小同時受它在法源等級序列中的位置以及依據實質理由偏離它的難度的影響。因最高法院擁有法律解釋的制度性功能、法律規範的複合型確證授權以及試行立法的制度性實踐,指導性案例已成為司法裁判中基於附屬的制度性權威並具有弱規範拘束力的裁判依據,具備"准法源"的地位。同時,指導性案例的分量低於制定法與司法解釋,並受諸多現實和制度因素的影響。
15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11 06:06
陳景輝.同案同判:法律義務還是道德要求[J].中國法學,2013,(03):46-61.
關鍵詞:同案同判;同等情況同樣對待;融貫性;公共性;保護合理預期;正義應以可見的方式實現
摘要:法律實踐中的一個悖論是:一方面,司法裁判受到同案同判的拘束;另一方面,某些情況之下的特殊對待又被認為是合理的。要想化解這個悖論,必須仔細考察同案同判的基本性質。至少有兩種同案同判的主張,其中的"強主張"認為,同案同判是不可擺脫的法律義務,因此只有在證明"表面上相似的案件並不是真正同案"的基礎上,才能給予特殊對待;而"弱主張"認為,同案同判只是可被凌駕的道德要求,只要能夠證明同案同判被其他的法律義務和道德要求所壓倒,那麼就可以給予特殊對待。通過考察同案同判的支持性理由,將會發現:同案同判的"弱主張"具有明顯理論優勢,所以同案同判只是可被凌駕的、與法律有關的道德要求,它本身並不是一項無法擺脫的法律義務。
16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11 06:09
劉星.判決書「附帶」:以中國基層司法「法官後語」實踐為主線[J].中國法學,2013,(01):144-159.
關鍵詞:附帶;法官後語;需求互動;社會約定
摘要:判決書"附帶",尤其是中國基層司法實踐中的"法官後語",折射了關於判決書定義、功能,及法官角色和更宏大的司法的理論複雜,需深入辨析。而歷史化地理解問題,並引入微觀司法需求互動和宏觀社會需求互動的概念,可深入洞察其關鍵,並獲得關於判決書"附帶"至司法等系列問題的"社會約定"的思考路徑。由此推進,重視並積極回應被司法者和廣泛司法關注者對司法的願景,符合司法政治學的正當性理念,亦對中國現代正規司法建設有益。
17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11 06:20
董開軍.法官思維:個性與共性及其認識誤區[J].中國法學,2010,(06):165-175.
關鍵詞:法官思維;個性與共性;思維誤區
摘要:法官思維近年來成為現實司法中的一個熱點問題。法官思維的主體是法官,對象是案件事實和法律規則。本文首先從司法活動的特殊規律出發,列舉分析了法官思維的個性;接着分述了法官思維的共性,即:法官作為普通人,其思維具有大眾性。法官作為公務人員,其思維具有公共性。法官作為中國公務人員,其思維具有中國特色;最後指出了法官思維常見誤區及其避免之道。作者認為,避免法官思維誤區,除了要強化專業教育培訓和綜合知識學習,經常不斷地提升法官們的法律素養和綜合素質之外,當務之急在於幫助、督促法官掌握科學的思想方法,從而能夠正確認識和處理法官思維個性與共性之辯證關係。
18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11 19:18
孫笑俠,褚國建.判決的權威與異議——論法官「不同意見書」制度[J].中國法學,2009,(05):162-171.
關鍵詞:司法權威;不同意見書;疑難案件;司法自製
摘要:判決的權威與對判決的異議,兩者看似如水火而不能兼容,但在司法實踐中卻是並存不悖的。少數法官的不同意見得以伴隨多數法官所形成的法院意見一併對外宣佈,乃是英美法系的產物,德、法等主要大陸法系國家早期對此制度均予以拒斥。二戰後,大陸法系國家逐步轉變傳統的司法權威觀念、開始採取一種在最高審級的法院有限適用"不同意見書"的制度模式。"不同意見書"制度具有彰顯法院民主、強化法官說理、促進法律發展、撫慰敗方心理的積極作用,但也存在若干負面影響。因此一般僅限適用於疑難案件的裁判,且需要法官在自製美德的約束下才能達成功效。我國最高法院也存在引入"不同意見書"制度的空間。
19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11 19:27
張澤濤.判決書公佈少數意見之利弊及其規範[J].中國法學,2006,(02):182-191.
關鍵詞:少數意見;利弊;現實性;法官獨立;規範
摘要:對於判決書中是否應該公佈少數人意見,兩大法系相異的作法以及相關的學術爭論對我國有可資借鑑之處。在我國,公佈少數人意見有較大的現實意義可以克服合議庭評議過程中的「合而不議」和流於形式化,有助於強化法官的責任制,增強法院審判活動的公開性和透明度,提高司法的權威和公信力。在修改三大訴訟法時,應該明確規定判決書中公佈少數人意見時所應該注意的問題。
20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11 19:28
洪浩.造法性民事訴訟司法解釋研究[J].中國法學,2005,(06):121-129.
關鍵詞:民事訴訟;司法解釋;司法改革;造法性
摘要:民事訴訟司法解釋具有造法性,其原因是複雜的,它所帶來的利弊是多方面的。改革的方案是,在以修法的方式確立符合當今中國社會的各項民事訴訟基本原則的前提下,確認最高人民法院有限的程序規則制定權,其性質為授權立法;同時對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程序規則建立備案審查機制,監督司法立法權的行使;禁止地方各級法院的程序規則創製權。

內容轉換:

回覆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看不清?換一張
©2010-2025 Purasbar Ver3.0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知識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