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 登錄 | 註冊

目前共有214篇帖子。

【资料库】资料专题3:裁判理论

203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2 11:39
刘俊.判决过程中法官的价值发现[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9,27(06):21-25.
关键词:判决;法官;价值需求;价值发现;价值判断
摘要:法官作出判决的过程中总是存在着价值判断,法官价值判断的前提是对所审理案件的有关价值主体关于该案件判决的价值需要的认识,法官只有对案件判决可能有那些价值需要存在比较清楚的认识,才能在此基础上作出最好的价值选择,从而才能作出最好的判决。对判决价值需要的认识取决于法官的价值发现,法官审理具体案件的价值发现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法官对讼争各方需求价值的发现;二是法官对社会主导公正价值观念的发现;三是法官对适用该判决的法律中的价值发现;四是法官对自身需求的价值发现。
204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2 11:42
杨知文.司法裁决的后果主义论证[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9,27(03):3-13.
关键词:司法裁决;后果主义论证;二次证明;可欲后果;逻辑后果
摘要:后果主义论证是法律论证的一种形式,是实现合理的司法裁判和证成裁决结论的重要要素。司法中后果主义论证关注不同裁判方式所带来的可能后果,通过评判不同的后果来选择裁决结论。与一般情境中的后果论不同,司法裁决的后果主义论证主要出现在法官为正当化案件裁判所进行的二次证明中,它是基于可欲后果的证立,这种可欲后果是裁决的逻辑后果或一般后果。
205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2 11:43
曾莉.自由裁量论研究——以德沃金自然法学和包容性实证主义法学中的自由裁量论为视角[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9,27(02):22-29.
关键词:自由裁量论;包容性实证主义法学;排他性实证主义法学
摘要:在法官造法意义上的"自由裁量论"争论中,德沃金认为司法过程实际是法官们在法律规定的幅度内依法行使自由裁量践行裁判,反对法官造法意义上的"自由裁量论"。所有的法律实证主义者都同意法官造法意义上的"自由裁量论",基于对法律效力的渊源类判准和内容类判准的不同理论主张,包容性实证主义法学与排他性实证主义法学在此种"自由裁量论"适用空间上也存在着极大差异,渊源类判准及内容类判准适用后法官的"自由裁量权"的不同适用空间也是包容性与排他性实证主义法学的理论分野所在。
206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2 11:44
方乐.法官判决的知识基础[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9,27(01):3-16.
关键词:常识;司法知识;司法判决;知识社会学
摘要:通过两个有关法官判决的司法文本的对比阅读,力求揭示"常识"这一知识形态自身内部结构因素的流变以及逻辑基础和知识谱系的转化,进而动态地展现其与司法知识之间的微观内在勾连;并在此基础上,努力在社会转型、权力分工以及司法知识形态的流变三者之间建立起一定意义的内在关联,进而揭示出当下中国司法知识专业化建设所可能面临的问题,从而指出解决问题的可能的司法模式或司法改革道路。
207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3 21:23
郜永昌,刘克毅.论案例指导制度的法律定位[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8,(04):135-141.
关键词:案例指导制度;指导性案例;判例法
摘要:将案例指导制度定位为法律适用机制,就是意图在现行的司法体制框架里,通过指导性案例具体化、细化法律原则,使其可以像法律规范(规则)那样可以发挥裁判准则、行为规则以及(裁判结论的)评价准则的功能,以恰当、公正地处理纠纷。但这一定位没有看到以成文的制定法为核心,根据依法裁判原理构建起来的现行司法制度、诉讼程序制度的特点,没有看到指导性案例法律效力的特点,以及依法律规则裁判与依指导性案例(法律原则)裁判所要求的不同的裁判方式和运行条件,从而极有可能忽视相应的司法程序制度建设。
208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3 21:27
刘治斌.法律思维:一种职业主义的视角[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05):52-61.
关键词:法律思维;法律职业;关系
摘要:关于"法律职业的独特性是由于法律人掌握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的说法是不成立的。是法律职业使那些以适用法律为业的法律家具有不同于普通人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是职业决定了法律思维的独特性而不是相反。
209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3 22:01
杨开湘.法官自由裁量权论纲[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7,(02):
关键词:法官;自由裁量;司法权力
摘要:法官自由裁量权是一种制度化的司法权力,体现了某种自由,但不是任意的和不受约束的自由,它是法官正当司法权力的运用,是制约法官滥用权力的一种武器。其特征反映在权力性质、表现形式、权力内容和权力界限诸方面。其权能贯穿于法官司法的全过程。司法过程无法排除人的因素,因而法官自由裁量权必须存在。法律对法官角色的认可、品质的设定和专业素质等要求,使得只有法官才能行使自由裁量权
210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4 18:29
叶小兰.论受众预期与司法裁判的契合度不足及实践应对[J].现代法学,2024,46(02):103-120.
关键词:新修辞学;司法裁判;受众预期;可接受性;法律论证
摘要:新修辞学的受众理论表明,司法裁判是一种受约束的理性论证过程,裁判者要考虑受众的预期并反过来修正自己的说理论证,增强裁判可接受性。实践中,受众预期和司法裁判结果之间存在契合度不足现象,因而对司法裁判可能形成微观与宏观的诸多影响,既在个案裁判中直接影响当事人的诉讼策略及公众对案件的评判,乃至影响法官的考核,也在宏观上影响法治社会中公众对司法活动的整体评价。基于对受众预期的重视,法官在完成司法审判活动及作出裁判的过程中,不仅要预测性地思考如何说服案件当事人,还要考虑如何让判决结果尽量为其他旁观者理解和接受,在法律制度既定的情况下基于司法活动本质要求探索前瞻性应对机制。
211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4 21:13
雷槟硕.类案判断的方法论[J].现代法学,2022,44(06):24-41.
关键词:类案判断;法律争点;法律关系框架;实质理由;类型
摘要:法官判断类案需要有用作判断的方法论:步骤化的思维路径、综合性的标准与立基于实质内容的形式化方法。类案判断的方法论融合了鉴定式案例研究方法与案例推理方法。在区分案例类型的基础上,从法律争点出发,在待决案件与案例之间反复判断,最终在两案相似的前提下,法官将类案判断的结论适用于待决案件。有机组合法律争点、法律要件、关键事实以及法律关系框架,形成综合的类案判断标准。同时,法官类比案例事实,检验对比事实与法律争点之间的相关性,提供作出判断的实质理由,明确要点事实权重,完成比例与权重的综合判断。最后,进行反向排除检验,确定实质理由是否符合相关性要求,完成类案判断。
212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4 21:17
陈锐.论反面解释的有效形式、逻辑根据及其位阶[J].现代法学,2022,44(04):64-77.
关键词:反面解释;有效形式;逻辑根据;法律解释的位阶
摘要:反面解释是一种常见的法律解释方法。所谓“反面”,特指与现有法律规定中的条件与后果相矛盾的概念或命题;所谓反面解释,就是从法律明确规定的正面条件与正面结果,根据逻辑推理规则,推导出与其等值(或蕴含)的反面条件与反面结果。反面解释的正、反面好比一枚硬币的两面,其解释过程不过是将原先遮蔽着的反面揭示出来,而非引入新的东西。从这一意义上讲,反面解释是一种在位阶上仅次于文义解释的法律解释方法。一般而言,反面解释的典型图式有两种:一是条件式规范命题的否定前件式,即将条件规范“p→q”反面解释成“?p→?q”,二是全称规范命题SAP转换为“?SA?P”,这两种典型图式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才有效。除典型图式外,还有一些非典型图式,其成立同样依赖于相应的逻辑推理规则。反面解释的主要根据是逻辑,经验在其中只起次要的作用。

內容轉換:

回覆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看不清?換一張
©2010-2025 Purasbar Ver3.0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知識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