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 登录 | 注册

目前共有74篇帖子。

【筆記】法經濟學筆記

31楼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3 10:49
4.4.2經濟學視角下的法律運行及其成本(P51)

(強調可行性與激勵功能)

1.微觀層面:當事人的行為是理性的結果,程序是否合理需要考慮程序給當事人的成本。

2.宏觀層面:成本影響國家對某些利益的保護。

3.法律運行成本的內容

3.1立法成本:立法過程中的資源支出。該費用可由國家專門機關支付的費用(主要是制定法的成本)和社會公眾及個人直接支付的費用(主要是習慣法等非正式規範的成本)

3.2法律實施成本:法律實施過程中的投入,包括國家機關和社會公眾與個人的投入。

3.2.1國家投入:①宣傳、教育費用;②改變社會習慣、清除舊法影響的費用。

3.2.2個人投入:①案件處理費用;②賠償金、罰款;③公眾守法的成本(依法活動而增加的支出或放棄的收益)

32楼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3 23:01
第五章 法經濟學的基礎理論與分析方法


5.1科斯的貢獻與現代法經濟學大門的開啟

5.1.1科斯定理

1.狹義的科斯定理(P53)

1.1有效性命題:不管權利的初始安排如何,交易成本為0時,資源配置的結果都是有效率的。

1.2無關性命題:若交易成為0,則資源的最終配置結果與權利的初始安排無關。

1.3強科斯定理:包含兩個命題;弱科斯定理:僅包含有效性命題。


典型:農場主與牧場主就牧場主的牛偷吃莊稼進行談判。

P54:此時不管雙方誰擁有這個權利,雙方都會對這個權利進行交易→一方支付權利的價格,而權利向該方流動→權利從擁有權利的一方,通過交易轉移到原先沒有權利的一方→交易成本為0時結果相同,資源配置效率相同。

33楼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3 23:19
2.廣義的科斯定理(P54-55)

2.1第一定理:市場交易成本為0時,不管權利初始安排如何,當事人之間的談判結果都會使資源配置效率最大化。

2.2第二定理:交易成本為正時,不同的權利界定將導致不同效率的資源配置結果。

2.3第三定理:產權制度的供給是人們進行交易、優化資源配置的前提,不同的產權制度將產生不同的經濟效率。


→P55:重點是交易成本的來源及其降低。最優的產權安排是將權利賦予最能有效利用該權利的主體的制度安排。

34楼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4 05:59
5.1.2科斯貢獻的重要性


1.侵害的相互性(P55-56):外部性(損害)具有相互性→行為帶來成本的同時也帶來了收益。是否禁止外部性即考慮外部性的社會成本與社會收益→兩害相權取其輕。(權利賦予和保護的基本思想→卡爾多-希克斯標準)


2.交易成本分析方法(P56)

2.1意義:交易成本為正時,判斷制度安排效率高低的方法。

2.2內容:制度安排決定產權配置。產權配置導致的交易成本(制度運行成本)越小,該制度的效率就越高,經濟績效更好。

35楼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4 06:17
3.制度競爭與制度選擇

3.1原因(P56):交易成本分析方法提供了判斷制度是否有效率的標準。

3.2面對外部性的不同處理方式(P56-57):①當事人談判;②外部性雙方合併為一個主體;③長期契約;④政府徵稅、管制等。(不同的處理方式有不同的交易成本優勢)

3.3P57:制度競爭就是實現同一目的的不同制度之間的競爭。制度選擇就是在相互競爭的制度之間選擇。但選擇結果並非排他。(制度之間除了競爭關係還有互補關係)


4.制度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係(P57-58)

4.1P57:交易成本為0時,不管法律如何配置權利,權利最終通過當事人談判,由對權利評價最高者擁有。此時只有他們才能使資源發揮出最高效率。(理性判斷:沒有能力不會出高價→市場通過不斷試錯得到效率最優的結果)

4.2交易成本為正時,應當儘量將資源直接配置給使用效率最高的主體。(e.g.國企改革)

4.3P58:制度改革的基本思想:提升資源使用效率,就需要從權利分配開始。



36楼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4 06:24
5.1.3交易成本(P58)

1.狹義的交易成本(科斯、該教材一般用法):圍繞交易而產生的成本。如搜尋交易對手的成本、談判成本、履行成本、違約成本和救濟成本。

2.廣義的交易成本:最廣泛的定義是「不可能存在於一個人的經濟中的所有成本」。但這種泛化的概念具有不確定性。


37楼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4 10:43
5.2法律的市場類比與目標

5.2.1法律的市場類比(P58-59)


1.含義(P58):將法律類比成一種價格體系,認為法律給出了各種行為的法律定價。(基於理性選擇理論,法律與市場一樣,可以實現對人類行為的最優控制)


2.類似要素:(P58-59)①約束條件(法律規則/市場價格都不能由行為人左右);(P59)②法律規則體系構成不同行為的隱性價格體系;③法律規則下的行為選擇與市場行為具有相同性質。

38楼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4 10:52
5.2.2法律的目標:推動社會主體選擇合作


1.規範的霍布斯定理(P59):立法以最大化地降低私人合作失敗導致的損失→提高不合作的成本,推動不合作轉向合作,從而使不合作產生的損失最小。(消除合作面臨的障礙)


2.規範的科斯定理(P59-60):交易存在可能時,立法以消除阻礙私人合作的障礙。(消除合作的交易成本)

39楼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4 16:11
5.3法經濟學分析方法


5.3.1個體主義方法論(P60)

1.含義:通過對社會中的個體的思維與行為過程的研究,獲得對於整體社會現象的認識

2.要求:分析時從每個個體的決策及其影響因素出發,理解最終的結果(法律關係參加者的決策成本收益及其影響因素→個體行為方向→整個社會的選擇結果→這個結果是否符合卡爾多-希克斯標準)

3.問題:個體決策的總和是否等於集體決策。(很多時候是最差結果)

40楼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4 16:21
5.3.2最優化分析和激勵分析


1.最優化分析的含義(P60):①個體決策有效實現了成本和收益的最大差距;②所有相關主體都實現了①(②為帕累托效率標準的要求)


2.激勵原則

2.1作用(P60):所有參加主體都符合激勵原則→產生最優化效果。

2.2含義:決策產生的收益大於成本。

2.3目標(P61):此時所有的參與者都基本上能夠實現成本小於收益→此時實施的阻力最小。

内容转换: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2010-2025 Purasbar Ver3.0 [手机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