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 登錄 | 註冊

目前共有74篇帖子。

【笔记】法经济学笔记

41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4 16:39
5.3.3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P61)


1.规范分析:目的在于给出改革建议→为立法提供理论支持→一般使用激励分析、最优化分析


2.实证分析:目的在于判断法律制度的实际效果→法律追求的目标是否实现→分析成本收益及其条件、是否满足激励约束原则和社会最优。

42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4 16:48
5.3.4微观分析和宏观分析


1.微观分析(P61):①分析规则下主体的成本收益和主体之间在相互影响下形成的行为结果;②理解法律规则背后的经济结构;③研究具体的法律规则。(很多时候涉及博弈论)


2.宏观分析(P61):分析法律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法律制度如何影响经济发展。(P62:很多时候涉及计量分析方法)

43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5 06:24
5.4法律分析的三个范式

5.4.1谈判分析范式

1.基本内容(P62)

①自愿合作能够使一项资源从低出价的主体自动转移到高出价的主体,从而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和合作双方的福利水平。

②谈判过程中,双方自愿自主对交易内容进行协商,结果为达成/不达成合作。

③交易成本为0时,结果取决于合作风险大小和合作剩余的分配。


2.谈判的三个阶段

2.1确定风险值:①双方的资源;②双方的竞争情况;③双方的出价。

2.2预测合作剩余:找出交易双方的评价差异,预测双方福利水平提高的可能程度。

2.3分配合作剩余:分配份额、风险,履行协议。


3.阻碍合作进行的因素

3.1内部因素:风险难以确定、合作剩余难以预测、难以顺利分配等。

3.2外部因素:垄断、外部性、信息不对称等。

44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5 06:33
5.4.2博弈分析范式

1.原因(P63):

1.1博弈分析的行为假设与法律上的行为具有更高的一致性。(一方行为不仅影响自身,而且影响对方;且该行为会影响各方今后的决策)

1.2博弈论承认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参与人之间的相互制约是人们选择不利制度及其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

1.3(P63-64)博弈论与法律分析都是处理特定情境下不同主体之间产生的关系(行为均衡、找出一种理想的行为模式)

45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5 06:48
5.4.3行为分析范式

1.内容(P64):

①构造良好的法律环境,最大程度降低行为人理性受到的限制和影响。(计算能力和信息差距)

②应用行为科学的结论,判断法律规则下行为人的行为模式及效果。


2.影响

2.1货币的异质性:心理账户→人们对同等货币的评价不同(不同的判断标准→对赔偿和伤害的处理偏离了最优水平)

2.2自我利益最大化之外的法律需求(如公平):框架效应→社会和文化价值观。(P65:框架效应给出了可接受的成本收益边界)

46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6 06:10
第六章 财产法的经济分析

6.1财产与财产法


6.1.1财产与产权


1.财产(P66):经济学和法学对财产定义的异同

(1)同:①都要求具有使用价值(有用性);②物体需要为人类社会所支配、且能被控制(否则谈不上稀缺问题)。

(2)异:经济学要求财产具有稀缺性、法学要求财产可以为人类所支配

47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6 06:23
2.产权

2.1含义(P66):人们在财产的不同用途中自由选择的权利→不同用途代表不同的使用效率。


2.2基本要素

2.2.1主体:权利人(拥有产权的主体)与义务人(其他主体)

2.2.2客体:对世权(义务人负有不干涉权利人自由行使权利的义务)

2.2.3内容: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


2.3内容(权能):占有、使用、处分(行为)和收益(可能结果)

2.3.1占有:对产权客体的实际支配,可分为实际占有和虚拟占有。(区分标准:产权客体是否在物理上受产权主体控制)

2.3.2使用:产权主体根据财产的用途“亲自”对财产的实际利用(与委托不同,委托本身是使用行为,但委托后受托人的使用行为不是产权主体的使用行为)

2.3.3处分:产权主体对其权利的处理行为,包括放弃与转让。(针对产权本身)



啊啊是谁都对2.2、2.3位于P67
48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6 06:31
2.4产权的功能(P67):激励财富创造、提高未来预期确定性、预防和抵御风险、明晰行为界限并减少纠纷、财富分配。


2.5“产权”概念的泛化(P67-68)

2.5.1(P68)产权概念目前首先相当于法学中的“权利”(最广义的产权概念)

2.5.2经济学的“产权”概念一般指经济性权利或权利中的经济部分(能够为权利人带来经济收益的部分)

2.5.3财产法的经济分析一般只分析物权和知识产权、合同法的经济分析研究债权。

49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6 06:38
6.1.2财产法的基本问题

1.产权的界定:

①客体:什么资源可确定为财产,进而建立产权(即不能作为财产的事物);

②主体:产权主体包括哪些主体、不同时段内法律认定的产权主体的变化、不同法域下产权主体的范围

③产权主体可以对什么财产拥有产权(私人/集体/国家)

④权能:财产上可以设定哪些权利→取决于财产的物理属性和社会价值观。


2.产权的保护:包括侵权的救济与预防等。

50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7 05:31
6.2财产法的经济目的:稀缺资源的最优利用

6.2.1产权形态与最优利用:产权社会的社会最优选择


P70:假设一块土地的最优用途为种植。

1.无产权状态

1.1特征:人人均可自由使用(对所有主体处于开放状态)


1.2假定一:这些人为农民,且相互约定按先占原则确定每个人的面积,先占着拥有“当年”的土地受益权。则土地的最大价值为S(全部收入)-W(投入成本),但每一期的土地利用价值为S-W-Q(因重新分配预期导致掠夺肥力,从而导致土地利用价值下降)


1.3假定二:先占规则不存在时,则还有防盗问题。此时土地的利用价值为S-W-Q-T(防盗成本)。(此时种植的边际收益=边际防盗成本)


1.4假定三:在假定二的基础上,若使用者中存在其他职业者,则部分土地并非用于最优用途,且不同用途之间存在冲突,进一步导致土地价值下降。


啊啊是谁都对无产权状态的四大不足:①财产的过度利用;②财产价值的耗散;③技术上的非最优利用;④缺少未来投资
啊啊是谁都对P74:产权状态问题涉及规范的霍布斯定理→消灭无产权状态的不良后果。

內容轉換:

回覆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看不清?換一張
©2010-2025 Purasbar Ver3.0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知識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