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作為你自己,什麼是消費奢侈品的健康心態?
第一,不要基於炫耀或者「證明實力」的目的購買奢侈品,因為這對你自己是一種極其深刻的損害。
坦率的告訴你,「通過展現自己很有錢然後指望勾出別人的錢來」這種「策略」,只是一種只對腦子還不清楚的尚未擺脫拜物衝動的愚人有用的騙術。在明白人——也就是真正握有生產力優勢,能紮實的改變你的命運的人——眼裏,只會是扣分信號。
要麼你是沒看出來我是什麼樣人,以至於還想用這個初級手段來套我,於是你眼瞎且人品不行——主要是眼瞎得受不了;
要麼你是根本不懂事,根本無法有效的將自己的行為和預期後果做有效的邏輯聯接。
這種精神上的殘疾多少錢都填不平,絕對的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你會出來行走江湖只能說明要麼你爹媽不愛你,要麼你家教不嚴。
你很窮,你用這一手來搞第一桶金,在拋開道德評價的前提下好歹還有一定合理性。如果你真是已經有了第一桶金,你還來這套,只能說明你沒這個命。八成機會五年內你不是賭光就是亂投虧光,九成九的機會你的子女不成器,「富」半代而已。
第二,確實打算買真正意義上的奢侈品,必須要抱着「這是在選擇一個夠資格的對象接受我這筆財富」的心態。
只有這種心態不會敗壞家風、破壞子孫的品格;不會導致個人慾望膨脹、觸發毒癮;不會扭曲積極健康的價值觀,喪失工作欲望、沉湎享受。
什麼是真正意義上的奢侈品?就是它並沒有特別的實用價值,它不是超高速的最新顯卡、不是可以下潛到一萬米的深潛器,不是極端輕薄的超科技防寒服、不是可以全球保密通話的衛星電話——這些東西再貴,貴破天際,也不叫奢侈品。
空軍一號值53億美金,但它並不是奢侈品。
奢侈品是一種並非絕對必要的「多餘之物」。
它天生帶着「超出必要的享受」的屬性,於是邏輯內嵌了「引人沉迷享受」的毒性。這種毒性你沒有東西對沖,做給子女看就會帶偏ta們的價值觀,貽害無窮;做給自己看,會損傷意志和品格,絕非良兆。
它必須被轉性,必須找到救贖才有可能是安全的。
而最大的救贖,就是奢侈品天生帶有的慈善性質——在正確的鑑賞觀的界定下,它是獎勵極致技藝和卓越思考的最貼切的形式。
其實我不需要這麼精準的手錶,但我很欣賞這塊表上所花的心思,尊敬這位師傅傾注在這表上的功夫和心血。能讓這樣的英勇行為不至於因為無人相助而受損失落,這樣的心思不至於淪入無人理解的孤獨迷茫,對我而言是一種特殊的值得爭取的榮譽。
被幸運賜給我看守的財富,本來就應該用在獎勵和贊助這樣的精神和努力上。
這是一切財富所能達到的最高的價值之一,因為這個理由而將它們移交給配得的人,是一種對財富最正確的處置。
由此而能得到那些精彩絕倫的東西,只是一個額外的獎賞。
這不是「消費」,而是基於惺惺相惜、心意相通的捐贈。
紅粉遺佳人,寶劍贈英雄——這不叫「奢侈」,不叫「浪費」,這叫見義勇為。
看清楚那個關鍵詞——正確的鑑賞觀。
什麼叫正確的鑑賞觀?
就是你要懂。
不只是懂那些「官網八卦」,「品牌故事」,還要懂那背後的心思、懂那背後的可貴之處。
你自己沒有人海沉浮、大起大落,沒胼手胝足、流汗流淚乃至流血的拼殺過,你是不會懂的。
所以,記住了,在你自己歷盡千般、有所建樹、八風不動心之前,你根本沒有無害的參與奢侈品買賣的資格。
什麼是「有所建樹」的標準?
傳世之作,可稱有所建樹——你創造了一番事業,有人肯接而且有人接了,這叫做有所建樹。
在這之前,你的任何購買行為沒有充分的實用理由都是應該避免的。
這跟價格沒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