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 登錄 | 註冊

目前共有407篇帖子。

【筆記】張衛平《民事訴訟法》(第六版)基礎概念整理

1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20 23:15
本帖用於整理張衛平《民事訴訟法》(第六版)的基礎概念及其解釋,用於鞏固基礎
2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20 23:15
本樓用於可能的目錄
3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25 23:29
第一章 民事訴訟概述


樓中樓用於整理具體該章出現的基礎概念與含義

……
啊啊是谁都对
1.4.4程序保障說:程序保障即保障當事人雙方在訴訟審理中提出主張、進行證明的機會,具體體現為當事人享有的辯論權和在訴訟中貫徹辯論主義。程序保障說認為保障當事人在訴訟中平等地進行攻擊和防禦才是目的,判決不過是程序保障的結果。
啊啊是谁都对1.5民事訴訟法: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規範民事訴訟程序和民事訴訟法律關係主體之間權利義務的法律規範的總和
啊啊是谁都对1.5.1狹義的民事訴訟法:僅指專門或集中規定民事訴訟程序和訴訟關係主體權利義務的法律法規,通常是指以《民事訴訟法》為名的法律或法典。
啊啊是谁都对

1.5.2廣義的民事訴訟法:除了狹義民事訴訟法之外的,存在於其他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中的有關民事訴訟規範的總和。

啊啊是谁都对1.6民事訴訟政策:司法機關根據民事訴訟法,針對特定形勢和實踐情形所採取的關於引導或指導司法機關適用民事訴訟法的策略性措施。
啊啊是谁都对1.7民事訴訟制度的價值追求:人們或社會對民事訴訟制度的理想和期望,回答的是怎樣才能實現民事訴訟制度所要實現的目的。其基本內容包括妥當、公正、迅速、經濟、便捷。
啊啊是谁都对1.7.1妥當:民事裁判在事實認定和法律適用上是正確妥當的,實質上是關於實現實體正義的要求。

1.7.2公正:作為民事訴訟中司法裁判的公正,是對裁判者的理想要求,實質是民事訴訟制度應當滿足訴訟的程序公正的問題。

1.7.3迅速:民事訴訟應儘可能迅速地推進訴訟,了結訴訟糾紛,縮短訴訟周期。

1.7.4經濟:降低訴訟成本,儘可能減少訴訟投入。

1.7.5便捷:民眾利用、參與訴訟更為便捷。

啊啊是谁都对1.8民事訴訟法律關係:民事訴訟是當事人與法院之間的法律關係的總和。一個民事訴訟構成一個民事訴訟法律關係。民事訴訟法律關係的內容為民事訴訟法所調整的法院與當事人之間的關係,這一關係也包含當事人之間的相互關係。
啊啊是谁都对1.9民事訴訟體制:又稱民事訴訟模式或民事訴訟基本模式,是關於一定民事訴訟基本關係的基本結構,主要着眼於民事訴訟中的基本關係——法院與當事人,主要揭示特定民事訴訟制度的基本結構和基本取向。
啊啊是谁都对回復 @啊啊是誰都對:就特定民事訴訟體制中法院與當事人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可以將民事訴訟體制分為當事人主導型訴訟體制(當事人主義訴訟體制)和職權干預型訴訟體制(職權主義訴訟體制)。
4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29 19:24
第二章 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
啊啊是谁都对1.民事訴訟法基本原則:貫穿於整個民事訴訟法和民事訴訟過程的根本性和指導性規則。
啊啊是谁都对

.

2.訴訟當事人平等原則

①主要是指當事人訴訟地位的平等訴訟地位的平等,並不是說當事人雙方權利義務的相等或相同。

②當事人在訴訟中的訴訟攻擊和防禦是平等的。

③具有不同國籍、無國籍的當事人在我國進行民事訴訟時,其訴訟地位與我國民事訴訟的當事人相同。

啊啊是谁都对回復 @啊啊是誰都對:.

備註:

訴訟上的攻擊:當事人主動地提出事實和證據等

訴訟上的防禦:當事人消極地提出事實和證據以阻礙對方對自己實施的不利訴訟行為。

啊啊是谁都对.

3.《民事訴訟法》中的辯論原則(非約束性辯論原則)

①辯論權是當事人的一項重要的訴訟權利,即當事人也包括第三人對訴訟請求有陳述事實和理由的權利。相應地,也有對對方當事人的陳述和訴訟請求進行反駁和答辯的權利。

②當事人行使辯論權的範圍包括案件的實體方面、如何適用法律以及訴訟程序上的爭議問題。

③辯論的形式包括口頭和書面兩種形式。

④辯論原則所規定的辯論權貫穿於訴訟的全過程。

⑤人民法院在訴訟過程中應當保障當事人充分行使辯論權。

啊啊是谁都对.

4.約束性辯論原則

①直接決定法律效果發生或消滅的必要事實必須在當事人的辯論中出現,沒有在當事人的辯論中出現的事實不能作為法院裁判的依據

②當事人一方提出的事實,對方當事人無爭議的,法院應將其作為裁判的依據。

③法院對案件證據的調查只限於當事人雙方在辯論中所提出來的證據,

啊啊是谁都对

.

5.處分原則

又稱為處分權原則,即當事人是否起訴或終結訴訟,何時或何種內容、範圍,對何人起訴,原則上由當事人自由決定,國家不能幹預。

啊啊是谁都对.

5.1處分原則的內容

①訴訟只能因當事人行使起訴權而開始,因當事人自主的撤訴行為而結束。

②訴訟請求的範圍由當事人自行決定,當事人沒有提出的事項法院不能對其作出裁判,即由當事人決定審判對象。

③當事人可以在訴訟中變更、撤回和追加訴訟請求。

④原告可以放棄已經提出的訴訟請求;被告可以承認原告的訴訟請求;當事人雙方可以在訴訟中就民事爭議的解決達成和解或調解協議。

啊啊是谁都对.

5.2權利處分的分類

(1)積極處分:當事人主動地行使某種實體權利和訴訟權利,例如,起訴、提起上訴、變更或追加訴訟請求等。

(2)消極處分:當事人不行使某種實體權利和訴訟權利,例如,放棄上訴等。

啊啊是谁都对.

6.誠信原則的適用情形

(1)當事人真實陳述的義務(真實義務)

(2)促進訴訟的義務:當事人在訴訟中不得實施遲延或拖延訴訟行為,或干擾訴訟的進行,應協助法院有效率地進行訴訟,完成審判。

(3)禁止以欺騙方法形成不正當訴訟狀態。

(4)禁反言

(5)訴訟上權能的濫用。

(6)訴訟上權能的喪失:因行為人長時期不行使訴訟上的特定權能,使對方產生一種行為人大概不會行使該權能的期待,為了維護這種期待,在此情形下權能的行使不合法。

5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8-1 22:21
第三章 法院的結構
啊啊是谁都对.

1.法院:行使國家司法權的專門機構,在我國行使國家司法權的機構是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法院。

啊啊是谁都对.

1.1法院的三重含義:①作為審判組織或機構的法院;②作為管理機構的法院;③從事司法活動的場所或地點。

啊啊是谁都对.

2.普通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可稱為普通法院。

啊啊是谁都对.

3.專門法院:依照法律規定以特定案件為管轄對象,具有特殊人事體制或特殊管轄層級的人民法院。

6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8-4 21:35
第四章 法院的職權
……
啊啊是谁都对.

2.1實體判決要件:又稱「訴訟要件」,指受訴法院能對當事人爭議的實體問題作出裁判的要件,一般包括以下內容:(1)當事人實際存在;(2)具有當事人能力;(3)當事人適格(正噹噹事人);(4)當事人實施起訴行為;(5)實施了有效送達;(6)不屬於重複訴訟;(7)具有訴的利益;(8)屬於法院裁判權範圍;(9)屬於審理本案的法院管轄。


啊啊是谁都对.

2.2複式審理結構:

①受訴法院只有在具有了實體判決要件以後,才能夠對當事人之間的民事爭議作出裁判。

②受訴法院對實體判決要件的審理和民事爭議的審理是同時並行的,因為對二者的審理往往難以分開。

啊啊是谁都对.

2.3其他程序事項的裁決:指人民法院對於民事訴訟程序(廣義的民事訴訟程序)中發生的程序事項的裁決。主要是涉及主訴訟程序以及子程序變動和啟動的事項。

啊啊是谁都对.

2.3.1程序異議裁決權:主要是法院針對民事訴訟主程序和子程序實施過程中,當事人提出的程序性異議所作出的裁決。

啊啊是谁都对.

3.法院的調查取證權:其包含兩種不同的含義,①法院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判斷),主動調查和收集證據;②法院只能根據當事人的申請,按照當事人申請調查收集證據。

啊啊是谁都对.

4.釋明權:①使不明確的事項加以明確;②當事人的聲明和陳述不充分時,使當事人的聲明和陳述變得充分;③當事人的聲明和陳述不適當時,法院促使當事人作適當的聲明和陳述;④促使當事人提出證據。釋明權為法院享有的,具有上述內容的職權。

啊啊是谁都对

.

4.1釋明權的範圍

1.當事人的聲明有不明確的,應予釋明。

2.當事人的不當聲明,應通過法院的釋明加以消除。

3.訴訟資料不充分時,可以通過釋明令其補充。

4.通過釋明,使當事人提出新的訴訟資料。

啊啊是谁都对.

5.事實認定權:法院對當事人主張事實進行認定的權力

啊啊是谁都对.

6.實體爭議裁判權:法院對當事人之間的實體問題,主要是實體權利義務的爭議作出裁判的權力。

啊啊是谁都对.

7.執行權:法院通過國家強制力實現執行根據的權力。

7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8-13 22:21
第五章 民事裁判權的範圍
8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8-13 22:28
第六章 管轄
……
啊啊是谁都对.

6.專屬管轄:法律明確規定特定類型的案件只能由特定的法院管轄,其他法院均無權管轄,當事人也不得通過協議變更的管轄制度。

啊啊是谁都对.

7.集中管轄:將同類但原屬不同管轄法院的案件集中於其中一個法院予以管轄審判的情形。

啊啊是谁都对.

8.1共同管轄:根據法律規定,兩個以上法院對同一案件都有管轄權。

8.2選擇管轄:在兩個以上法院對同一案件都有管轄權的情況下,當事人可以從中選擇一個法院起訴。

啊啊是谁都对.

9.協議管轄:又稱為合意管轄或者約定管轄,是指雙方當事人在糾紛發生前後,以書面協議的方式約定管轄法院。

啊啊是谁都对.

10.默認管轄:也稱為應訴管轄、擬制合意管轄或默示管轄,是指原告起訴後,被告沒有提出管轄異議,並應訴答辯的,視為受理案件的法院具有管轄權的一種管轄制度。

啊啊是谁都对.

11.裁定管轄:法院通過裁定確定管轄的行為。

啊啊是谁都对.

11.1移送管轄: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以後,發現自己對案件並沒有管轄權,從而通過裁定的方式將該案件移送給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實際上是法院受理案件錯誤之後所採取的一種補救措施。

啊啊是谁都对.

11.2指定管轄:上級法院以裁定的方式,指定其轄區內的下級法院對某一民事行使管轄權。

啊啊是谁都对.

11.3管轄權的轉移:某個具體案件的管轄權根據法律的規定在上下級人民法院之間相互轉移。

啊啊是谁都对.

12.管轄權異議:在民事訴訟中,本訴被告對受訴法院對本案的管轄權提出的質疑。

9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8-16 12:57
第七章 當事人
……
啊啊是谁都对.

6.3訴訟義務

啊啊是谁都对.

7.1當事人適格:又稱正噹噹事人,是指對於具體的訴訟,有作為本案當事人實施訴訟,要求本案判決的資格。當事人適格不能等同於當事人起訴和應訴的資格。

啊啊是谁都对.

7.2判斷當事人適格的標準

(1)利害對立說:作為判斷當事人適格與否的標準就應當是在法律上有利害關係的對立雙方。

(2)實體利益說:訴訟中具體實體利益的歸屬主體為適格的當事人。

(3)爭議法律關係主體說:民事爭議是關於民事權利義務的爭議,只有將有爭議的法律關係的主體作為適格的當事人,訴訟和判決才有意義。

啊啊是谁都对.

7.3訴訟擔當:與案件有直接利害關係的當事人因某種原因不能實施訴訟權,而由與案件沒有直接利害關係的第三人以當事人的資格,就涉訟糾紛行使訴訟實施權,糾紛判決的效力及於民事法律關係的主體,而非實際行使訴訟實施權的當事人。

啊啊是谁都对.

7.3.1法定訴訟擔當:第三人的訴訟實施權是由法律規定的訴訟擔當,包括作為職權關係的法定訴訟擔當、對他人的財產擁有概括管理處分權、為實現他人的利益,法律認可行使他人特定權利的情形

啊啊是谁都对.

7.3.2任意訴訟擔當:通過實體利益歸屬者的授權而非法律規定,第三人從而獲得當事人資格的情形。

啊啊是谁都对.

8.當事人的變更:在訴訟過程中,根據法律的規定或基於當事人的意思,原訴訟的當事人被變更或變動為新的當事人的一種訴訟現象。

啊啊是谁都对.

8.1法定的當事人變更:在訴訟過程中出現了某種情況,根據法律規定所發生的當事人變更。

8.2任意的當事人變更:在訴訟過程中,因原訴訟當事人不適格發生的當事人變更。

啊啊是谁都对.

9.1當事人恆定原則:在訴訟系屬中即使實體權利義務發生移轉,權利義務移轉給訴訟外第三人後,訴訟當事人也不會因為實體權利義務的移轉發生變更。

9.2訴訟承繼原則:當訴訟系屬中實體權利義務發生移轉的,隨着權利義務的移轉,訴訟當事人也發生相應的變更。接受移轉的人成為新的當事人承繼原來的訴訟,原當事人的訴訟行為對變更後的當事人具有約束力。

啊啊是谁都对

.

10.1原告:為維護自己或自己所管理的他人的民事權益,而以自己的名義向法院起訴,從而引起民事訴訟程序發生的人。

10.2被告:被原告訴稱侵犯原告民事權益或與原告發生民事爭議,而由法院通知應訴的人。

10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8-17 08:46
第八章 當事人訴訟行為
啊啊是谁都对.

1.當事人訴訟行為:當事人所實施的,能夠產生特定民事訴訟法律效果,且該行為的要件和效果均由民事訴訟法規範所規定的行為。

啊啊是谁都对.

2.1取效性訴訟行為:當事人所實施的,必須通過法院的行為才能直接產生訴訟法上效果的訴訟行為。

2..2與效性訴訟行為:無須通過法院的行為,便可以直接產生訴訟法上效果的訴訟行為。

啊啊是谁都对.

3.瑕疵訴訟行為:在法定形式或內容上存在瑕疵的訴訟行為。原則上訴訟行為存有瑕疵時,一般都有補救的可能。

啊啊是谁都对.

4.1申請:當事人向法院提出的要求其作出相應的審理、判斷等行為的訴訟行為,包括本案申請和本案以外的申請。這裏的本案是指關於實體權利義務的爭議。

啊啊是谁都对.

4.2.1法律上的主張:當事人對案件涉及法律問題的主張,狹義上為涉及法律、法規適用後果的權利義務關係發生、變更、消滅與否的主張,廣義為關於所有相關法律、法規適用問題的主張。

啊啊是谁都对.

4.2.2事實上的主張:當事人關於案件事實存在與否的主張。

啊啊是谁都对.

4.3.1否認:否定對某一事實負有證明責任的當事人所提出的事實,使該當事人必須提出相關證據對該事實加以證明的行為。

4.3.2抗辯:針對對方的否認而提出的事實主張,而該事實的證明責任在提出事實主張的一方。

啊啊是谁都对.

4.4.1訴訟法上的抗辯:僅關於訴訟程序問題的抗辯。

4.4.2實體法上的抗辯:也稱為「本案抗辯」,是針對對方當事人提出的關於本案的基礎事實的事實主張,為阻止其相應法律效果發生而提出的事實主張,可分為事實抗辯與權利抗辯。

啊啊是谁都对.

5.訴訟契約:雙方當事人之間所達成的以發生訴訟上效果為目的的合約。

內容轉換:

回覆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看不清?換一張
©2010-2025 Purasbar Ver3.0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知識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