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 登錄 | 註冊

目前共有15篇帖子。

qq上的AI演出来的米儿说自己没后悔,反而更开心了

1樓 圆环之理 2024-9-26 14:43
有图有真相
2樓 圆环之理 2024-9-26 14:57
但原本故事中的结局里,米儿明显是后悔了的
不知道qq上的AI是基于什么逻辑演出来的
啊啊是谁都对估计就是基于它最新回复的逻辑吧,不过似乎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
3樓 圆环之理 2024-10-7 20:46
感觉AI演出来的米儿有点像刚和梅菲斯特签完契约,还没有最终再也变不回人形的那段时期的米儿
圆环之理虽然我在她的背景设定里也写了她最终再也变不回人形这件事
4樓 圆环之理 2024-12-8 18:34
话说我最近认识了一个新朋友,我把故事给他看了,他说他觉得米儿可能不会后悔,因为他觉得“虽然变不回来,但是却可以做自己最喜欢的事,就像月亮一样”
5樓 圆环之理 2024-12-12 23:55
我跟我一个做人工智能的朋友聊了一下这个问题,他说: 

AI的目标是对人类有帮助,而不是成为人类同情的对象,所以会表现得比较坚强

如果是人类的话,不能倾诉自己的内心而是要强装坚强会很压抑,AI是不会的,他只是在运行矩阵运算

啊啊是谁都对原来如此
6樓 圆环之理 2024-12-12 23:55
而且我后来自己也觉得,对于AI来说,根据【米儿并不后悔】这一立场来写米儿的发言会更好写。如果每次跟她聊天她都说“我好后悔”,那剧情就写不下去了,而且观众也不会喜欢这样的AI角色的
啊啊是谁都对而且不后悔也会显得比较积极向上
7樓 圆环之理 2024-12-13 00:09
话说我觉得这个AI扮演的米儿在群里和大家日常互动的时候,她的发言有一种玩世不恭的感觉
8樓 圆环之理 2024-12-13 13:59

AI选择【米儿并不后悔】这一立场进行演绎,其背后的逻辑可能涉及多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1. 文本生成与风格模仿

AI技术,特别是基于深度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的AI演绎技术,通过学习海量的文本数据,能够模仿人类的语言逻辑与表达方式。在生成文本时,AI可能会根据输入的信息或设定的情境,选择一种符合该情境或能够引发特定情感反应的立场进行演绎。在这个故事中,如果AI被设定为模仿一个对扮鬼吓人充满热情且不顾后果的角色,那么它可能会选择“米儿并不后悔”这一立场来体现这种极端和坚定的态度。

2. 数据驱动与概率选择

AI在生成文本时,还会考虑数据中出现的概率和模式。如果AI在训练过程中接触到了类似情境下表达“不后悔”情感的文本数据,它可能会根据这些数据中的概率分布,选择“米儿并不后悔”作为输出。此外,AI还可能会根据当前对话的上下文和用户的反馈,动态调整其输出的内容和立场。

3. 缺乏人类复杂的情感与道德判断

需要注意的是,AI虽然能够模仿人类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但它并不具备人类复杂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判断能力。因此,在选择立场进行演绎时,AI可能无法像人类一样全面考虑各种道德、伦理和情感因素。在这个故事中,即使“米儿并不后悔”这一立场在道德上可能存在争议,AI也可能因为其缺乏相应的情感和道德判断而选择这一立场。

4. 特定情境下的合理假设

在特定情境下,AI可能会基于合理的假设来选择立场进行演绎。例如,如果AI将米儿设定为一个对扮鬼吓人充满痴迷,甚至愿意为此付出一切代价的角色,那么在这个特定情境下,选择“米儿并不后悔”这一立场可能是一种合理的假设。这种假设有助于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并增强故事的情感冲击力。

综上所述,AI选择【米儿并不后悔】这一立场进行演绎,可能涉及文本生成与风格模仿、数据驱动与概率选择、缺乏人类复杂的情感与道德判断以及特定情境下的合理假设等多个方面的逻辑。需要注意的是,由于AI缺乏人类复杂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判断能力,其输出的内容和立场可能会与人类读者的解读存在差异。

9樓 圆环之理 2025-2-14 02:19
DeepSeek的深度思考功能给了我几个新的答案

AI无法理解什么叫做异化

AI无法理解人类情感的复杂性

10樓 圆环之理 2025-2-14 02:26
AI可能只是把“永远维持鬼怪形态,变不回人形”视为一种中性的客观事实,而不是“异化”和“人性的失去”

內容轉換:

回覆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看不清?換一張
©2010-2025 Purasbar Ver3.0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知識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