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先听再说:倾听的基本要素(题目为笔记作者自拟,下同)
目前共有13篇帖子。
![]() |
Part 1 从倾听开始,全力以赴地沟通
01 先听再说:倾听的基本要素(题目为笔记作者自拟,下同) |
![]() |
结构化倾听的三个要素:沟通对象的情绪、事实本身和对方的期待。
|
![]() |
.
1.情绪 话语中有时候会带有情绪,其表达的是主观情绪而非事实,很多时候有夸张成分。 常见的表明说话人在宣泄情绪,而非陈述事实的词汇:总是、老是、每次、永远、经常…… 此时听话人需要先安抚对方情绪,再进行后续沟通。 |
![]() |
.
2.事实 事实指的是不受主观判断影响,可考证、可追溯的内容。 判断对方的描述是不是事实,即从对方的描述中发现who(人物)、when(时间)、where(地点)、what(事件)等要素。如果能通过上述要素还原实际场景,那么对方所言大概率是事实。否则,诸如“我觉得”“我判断”等陈述不是事实。 |
![]() |
.
3.期待 期待指的是“对方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其需要通过结合情绪与事实综合判定。 |
![]() |
反向叙述
1.适用场景:对方只说了一两句话,传达的信息非常有限,很难分辨出他内心真实的意图。 2.含义:按照自己理解将前面听到的情绪、事实和期待重新向对方描述一遍,并进行确认。 |
![]() |
反向叙述的三个步骤:响应情绪、确认事实、明确行动
1.响应情绪: 1.1即点破和接纳对方的情绪,排除情绪对对方思考和表达的干扰。此时的重点是让对方从原先的状态中跳出来。 1.2此时不能否定对方的情绪(如“你别生气,你别着急”),因为容易被对方视为对其本人的否定。 1.3此时应当正面回应情绪,说“我知道你很……”(就这么一句,不要纠缠) |
![]() |
. 2.确认事实 把听到的事实用自己的话描述一遍:“您刚才说的这几点,我的理解是……,不知道我的理解对吗?” 若没听懂对方的表达,可以通过提问技巧追问(如“您能跟我再展开讲讲吗?”“不好意思啊,这里我没听太明白,您能再跟我说说吗?”) |
![]() |
.
3.明确行动 即按照之前的信息,将对方的期待表达为接下来的行动。 (拿到所有信息,也让对方放心) |
![]() |
回复 @啊啊是谁都对:备注1:“千万别”也可以认为是带有情绪的话语(担忧)。另外据我的生活经验,反问句式也是带有强烈情绪的话语,但具体是什么情绪需要再行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