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先聽再說:傾聽的基本要素(題目為筆記作者自擬,下同)
目前共有13篇帖子。
![]() |
Part 1 從傾聽開始,全力以赴地溝通
01 先聽再說:傾聽的基本要素(題目為筆記作者自擬,下同) |
![]() |
結構化傾聽的三個要素:溝通對象的情緒、事實本身和對方的期待。
|
![]() |
.
1.情緒 話語中有時候會帶有情緒,其表達的是主觀情緒而非事實,很多時候有誇張成分。 常見的表明說話人在宣洩情緒,而非陳述事實的詞彙:總是、老是、每次、永遠、經常…… 此時聽話人需要先安撫對方情緒,再進行後續溝通。 |
![]() |
.
2.事實 事實指的是不受主觀判斷影響,可考證、可追溯的內容。 判斷對方的描述是不是事實,即從對方的描述中發現who(人物)、when(時間)、where(地點)、what(事件)等要素。如果能通過上述要素還原實際場景,那麼對方所言大概率是事實。否則,諸如「我覺得」「我判斷」等陳述不是事實。 |
![]() |
.
3.期待 期待指的是「對方內心真正想要的東西」,其需要通過結合情緒與事實綜合判定。 |
![]() |
反向敘述
1.適用場景:對方只說了一兩句話,傳達的信息非常有限,很難分辨出他內心真實的意圖。 2.含義:按照自己理解將前面聽到的情緒、事實和期待重新向對方描述一遍,並進行確認。 |
![]() |
反向敘述的三個步驟:響應情緒、確認事實、明確行動
1.響應情緒: 1.1即點破和接納對方的情緒,排除情緒對對方思考和表達的干擾。此時的重點是讓對方從原先的狀態中跳出來。 1.2此時不能否定對方的情緒(如「你別生氣,你別著急」),因為容易被對方視為對其本人的否定。 1.3此時應當正面回應情緒,說「我知道你很……」(就這麼一句,不要糾纏) |
![]() |
. 2.確認事實 把聽到的事實用自己的話描述一遍:「您剛才說的這幾點,我的理解是……,不知道我的理解對嗎?」 若沒聽懂對方的表達,可以通過提問技巧追問(如「您能跟我再展開講講嗎?」「不好意思啊,這裡我沒聽太明白,您能再跟我說說嗎?」) |
![]() |
.
3.明確行動 即按照之前的信息,將對方的期待表達為接下來的行動。 (拿到所有信息,也讓對方放心) |
![]() |
回復 @啊啊是誰都對:備註1:「千萬別」也可以認為是帶有情緒的話語(擔憂)。另外據我的生活經驗,反問句式也是帶有強烈情緒的話語,但具體是什麼情緒需要再行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