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mNG-TV:https://space.bilibili.com/19807211
作者共發了10篇帖子。
![]() |
本帖用於存儲啊啊是誰都對在BeamNG-TV的視頻下方關於賽道的評論
BeamNG-TV:https://space.bilibili.com/19807211 |
![]() |
-999km/h「加速」帶的部分性質總結 1.汽車碰到該「加速」帶時,將向反方向施加999km/h的速度 2.速度的施加方向以車頭朝向為準,即與車頭的朝向相反 3.若車頭的朝向與該加速帶的加速方向垂直時,該車輛極大可能損毀 4.個別車型可以無視該加速帶的影響 5.部分車型的汽車在受到該加速帶作用後,會產生「量子糾纏」現象。 6.壓路機可以把加速帶壓飛(但其仍然受到加速帶的影響) 原視頻:【把車輛時速瞬間提到-999km/h會發生什麼?】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onQhYnELr/ B站用戶「_粥魚_」補充:如果車速過快,則通過鉸鏈拉動的物品不會隨之加速(如房車,巴士) |
![]() |
【先把車輛時速瞬間提到500km/h,接着-400km/h,最後-600km/h會發生什麼?】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kdXrYcEDq/ 1.該賽道的設計特點是「兩頭堵」,正向加速賽道位於中間,反向加速賽道位於兩邊。且加速帶之間的間隔很長,保證汽車無法飛躍過去。 2.道路兩旁的小灌木沒有阻攔效果。 3.載貨車輛踏入加速帶時,如果貨物過重,會出現貨物彈射現象,目前尚不清楚其原理 4.先前提到過,若車頭的朝向與加速帶的加速方向垂直時,該車輛極大可能損毀。目前表明,這種損毀目前至少有兩種形態:①整個車輛捲成一團;②底座與上面的結構分離。(兩種形態的差異可能和車頭與加速帶的夾角有關) 5.載滿乘客的雙層巴士本輪發揮超常,或許在部分情形下能夠免疫加速帶的作用,但目前尚不清楚原理。 6.部分條件下車輛在加速帶上會發生「反覆橫跳」現象,猜測或許與汽車速度較慢且處於旋轉中有關。 7.部分情形下加速帶可能會失靈,但目前尚不清楚原因(猜測可能與車頭損壞有關)。 8.該賽道目前至少有四種解法,但部分解法目前只存在理論上的可能。 |
![]() |
【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是加速帶還是減速帶】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TDXuYLEir/ 本條賽道的部分性質 1.由八排16個加速/「加速」帶構成,每排一個加速帶和「加速」帶,第一排右邊為加速帶、左邊為加速「帶」,第二排的放置與第一排相反,以此類推。 2.越後排的加速帶/「加速」帶,對汽車加速/「加速」的數值越大,加速方向取決於車頭朝向。 3.麵包包包包包包包包包包包包包包包包車的試驗表明,加速帶生效的判定標準似乎為車的中心位於加速帶上,且該判定涵蓋了Y軸上方的一定範圍(但不多) 4.過長的車輛在這條賽道上行駛時,容易在中途戛然而止 5.若車輛車頭的方向與加速帶垂直時,加速帶給車輛加速時不會出現類似於「加速帶」粉碎車輛的狀況。 6.通關訣竅似乎是在第三個加速帶加速時騰空越過其他加速帶,最後想辦法着陸 備註:不如叫這條道「八門車鎖陣」吧 |
![]() |
【防順行轉盤,令人眼前一亮的設計】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4JXPYcE48/ 關於防順行轉盤的一些性質總結 1.核心機制在於在原有轉盤結構的基礎上拔高中間高度,從而形成山包結構。此時通過坡度和轉彎的結合來實現「防順行」效果 2.實驗表明,該結構具備一定的防順行效果,表現為左轉車輛的成功率和完整率更高。 3.該賽道甚至對彈簧機制有一定阻礙效果(雖然這可能並非轉盤設計者的本意)——可能的應對方法是開啟彈簧後仍要保持一定速度過彎 4.該賽道對載滿乘客的巴士極其不友好,但或許可能是召喚上帝的必要一環。 5.該賽道有三種通關方式 |
![]() |
【路上有點床墊減速帶應該很正常吧】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bTfNYSEAF/
評論:最柔軟的一集,生動形象地闡釋了兩個道理:①以柔克剛;②慢就是快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床墊不是絕對剛體,會發生變形。 本集的另一大特點是——選手們可以把床墊拿走(但能拿多少看本事),這是有意思的一點。 |
![]() |
【收費站前加個加速帶,過不過去的都是隨緣】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zoZmYpEuc/
評論:本關關注車手的駕駛基礎(具體來說是對準能力),不過限制車型。車手勤加練習能夠相對容易通關。 理論上有三條通關路線(不過視頻中只成功了兩條)。 另外,看上去倒三蹦子的減速效果應該相對好一些? |
![]() |
【輕微涉水路段,請注意安全】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CEZ9YkE3w/
評論:本關與其說是測試車手水平,不如說是測試車輛的涉水過關能力 (結果滿巴Out太倒霉了……連測試門票都沒有) 拜年哥一如既往的優勢場域 另外,本關理論上有三種通關方法,其中兩種方法側重車手技術,一種方法側重車輛本身能力 |
![]() |
【不小心在水裏放了加速帶會發生什麼?】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q7dGYLEdo/ 水中加速帶部分性質總結 1.加速帶具有Z軸判定範圍,車輛在水上漂時仍然能觸發加速帶的加速效果(不過拜年哥免疫這一效果,目前尚不清楚原因,懷疑是車體沒有進入水中) 2.水中阻力可能會影響加速帶的實際加速效果 3.打水漂可能是一種通關方式(極端情形下甚至可以採取極致輕量化策略——目的是保障發動機) 4.推薦的通關方式是繞開加速帶。 5.雞在踩中加速帶時可能會朝反方向加速,目前尚不清楚原因 6.部分情形下加速帶在水中可以用於創造彈射升空的環境 新現象總結 1.滿巴Out從各個不同的方向藕斷絲連 2.小轎車輪子圍繞車體作環繞運動 3.雞的碎片 |
部分名詞總結(釋義選自我參與編寫的BeamNG視頻常用語詞典):
1.滿巴Out:大型雙層巴士,因通常會通關失敗而得名(與逍遙散人/天女散花等詞語搭配使用——形容車上乘客散落的狀態)
2.拜年哥:一種車身小輪子大的車輛,擅長水上漂
3.極致輕量化:汽車在實驗過程中飽經摧殘最終只剩底盤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