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 登錄 | 註冊

目前共有13篇帖子。

【轉載】運氣的當代哲學研究

11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5-4-6 12:50

運氣的範式理論


不難發現,無論是通過「控制」還是「偶然」去理解運氣,它們都是一類基於事實狀態的因果分析,也就是說,是根據事件本身的性質及其發生的因果鏈條來作出對運氣的理解。在傳統的心理學理論中,通過「偶然」與「控制」等因素理解運氣也是一種常見觀點。然而,不少心理學研究發現,「反事實思維」是理解人們對運氣感知的一個核心概念,也就是說,當我們使用運氣來理解和說明事件的時候,往往並非僅是基於現狀的分析,通過設想事情「應該會怎樣」而得到的結果。其中一個有趣的發現是,在感知運氣時人們更多是受到「反事實的鄰近性」而非客觀概率的影響。例如,在玩輪盤抽獎遊戲時,那些指針停在中獎區附近卻沒有中獎的人,會比其他同樣沒有中獎的人感到更不走運,儘管他們中獎與否的概率並無二致。心理學家卡爾·哈爾沃·泰根(Karl Halvor Teigen)提出了一個基於反事實思維的運氣理論:如果一個事件「很可能出現」的後果跟現狀差距甚大,但使得這個差距出現的初始條件差異很小,那麼就構成一個運氣事件。這個理論用符號化的表達如下:


在這個公式中,L指運氣大小;F指現實情境的初始條件;Cf指反事實情境初始條件;U(F)指現實情境的後果;U(Cf)指反事實情境的後果。可以看出,如果現實情境與反事實情境在初始條件上差距越小,並且造成的後果差距越大,那麼運氣越大。簡單來講,運氣就是指「小的差異導致大的差異」。假設,約翰在一場空難中受傷,但他是空難中的唯一倖存者。由於約翰的處境(F)與其他乘客的處境(Cf)在空難發生時只有很小區別(即|F-Cf|很小),而他的後果(U(F)在空難中受傷)與其他乘客的後果(U(Cf)在空難中死亡)卻有巨大差異,所以我們會覺得約翰很幸運。實際上,這種對運氣的理解與「模態觀」一脈相承,即運氣是通過把現實狀況與某個反事實情境(哲學上稱為「可能世界」)對照而產生的。


無論是模態觀還是泰根的運氣理論,它們的根本之處都在於通過反事實思維去刻畫何謂運氣,這可以看成「范型理論」(norm theory)的一個擴展。范型理論是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與戴爾·米勒(Dale Miller)提出的一個認知理論,其核心是:人們對各種事物的感知往往是通過考慮那些事物的可能情形來理解它們。那些用於作比較的可能情形稱為「范型」(norm)。根據范型理論,人們對運氣的感知是通過把事件與一個對應的范型相比較而得到的。由此,我們可以在范型理論的基礎上結合泰根等人的研究,初步提出一個關於運氣的認知理論,稱為「運氣的范型理論」:運氣是基於范型與現實進行比照的結果。這樣,我們就可以在這個理論框架下去理解何謂運氣,並為運氣概念的後續研究提供理論指導。

12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5-4-6 12:51

一個事件是好運還是霉運,不僅僅取決於事件本身,還取決於我們用哪些反事實情境作為參照。以上述的空難倖存者為例:當約翰想到自己很容易會像其他乘客那樣罹難,而自己 是唯一的倖存者,那麼他自然是十分幸運;但他也可以是非常不幸的,因為他居然碰上一場空難而落得一身殘疾。(我們選取不同的Cf導致了計算出的L不同)有研究表明,那些在危險事件中倖存下來的人往往會具有一種認為自己既不走運又十分走運的矛盾想法。所以,要發展運氣的范型理論,最基本的一步是要找出哪些因素會影響不同范型的激活。


不少研究正是從這個角度着手去理解人們對運氣的感知。不難想像,「控制」和「偶然」是兩個很重要的影響因素。此外,反事實的鄰近性、非預期的轉折、風險以及危險性等因素, 也被泰根納入分析範圍之內。


有一個對哲學探討而言更為重要的因素卻鮮有研究,那就是范型本身的價值偏向對運 氣感知的影響。一般而言,反事實思維是價值中立的。例如,我認為身前的一壺水會在100攝氏度時沸騰,這是一個典型的反事實思維,它依賴的是現實狀況以及物理學定律,本身並沒有帶有任何的價值評判。不過,有些反事實思維卻並非如此。「副作用效應」(side-effect effect)的發現表明,某些范型本身是帶有價值偏向的。「副作用效應」也稱為「諾布效應」(Knobe effect),是指人們面對好的副作用和壞的副作用時的賦予意圖的傾向是不對稱的。一個行動如果產生好的副作用,那就是無心之故;如果產生壞的副作用,那便是有意而為。加西華·諾布(Joshua Knobe)本人對「副作用效應」的解釋是:人們在思考他人的行動意圖時調用范型本身是帶有價值偏向的——我們默認一個人應該干好事。一個壞的副作用遠離了這種默認情境(范型),因而更可能是有意而為。


對運氣的感知也同樣存在相似的情況:我們默認事情會朝着積極的方向發展。所以,我們對好運氣和壞運氣的感知應該是不對稱的:消極的結果很容易被認為是壞運氣所致;而積極的結果卻不太容易被歸於有好運氣,除非那些事件發生過「先抑後揚」的轉折,並且那些 轉折遠超預期。除此之外,由於運氣與責任、應得等明顯帶有價值偏向的概念有密切關係, 人們對運氣的感知也可能存在「副作用效應」。不難設想,還有不少未被發現的價值偏向影響着對運氣的感知,找出這些價值偏向並分析其認知機制,是發展運氣的范型理論的一個重要方向。


13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5-4-6 12:51

運氣逐漸成為當代多個哲學領域共同關注的焦點問題,並且越來越多的研究涉及運氣概念本身。當今對運氣的理解主要從兩個角度出發:一是當事人的控制能力;二是事件的偶然性。這兩種觀點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刻畫運氣,但是各自都存在不少問題。學界尚缺乏一個對運氣本質的一致意見,「運氣究竟是什麼」依然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哲學問題。


本文提出的運氣的范型理論,是以經典的范型理論作為基礎,結合泰根等心理學家的研究,力圖把握人們對運氣的感知並構建一個關於運氣的認知理論。它可以容納和解釋過往的哲學探討中關於運氣概念的核心要素,並為何謂運氣提供更為完善的理解。當然,這只是一 個初步的理論構想,要豐富和發展運氣的范型理論還需要大量的後續研究,分析范型的價值偏向對運氣感知的影響則是其中一個重要方向。


內容轉換:

回覆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看不清?換一張
©2010-2025 Purasbar Ver3.0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知識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