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 登錄 | 註冊

目前共有14篇帖子。

西伯利亞共和國

1樓 八坂克图格亚 2025-9-5 17:05
2樓 八坂克图格亚 2025-9-5 17:05

西伯利亞共和國是在俄國內戰背景下,於1918年存在於北亞的一個國家實體。

從1917年2月至10月,該地區的西伯利亞地方主義支持者們着手組建未來國家政權的權力機關。然而,共產黨的上台迫使地方主義者轉入地下,在那裏,他們團結了同樣轉入地下的所有西伯利亞反布爾什維克力量。在捷克斯洛伐克軍團推翻布爾什維克政權後,西伯利亞地方主義的支持者們重新組建了該國家實體的權力機關。1918年7月4日,西伯利亞臨時政府和西伯利亞地方杜馬通過了《西伯利亞國家獨立宣言》。

在宣佈國家獨立之時,彼得·沃洛戈德斯基(Петра Вологодского)政府控制着西伯利亞的西部和中部地區。在其存續期間,它不僅將權力擴展到遠東(在那裏,除阿穆爾州臨時政府外,它成功解散了所有與之競爭的權力機關),還向西擴展到東烏拉爾和外烏拉爾的一系列地區(向該方向的擴張被科穆奇(Комучем)所阻止,烏拉爾臨時地方政府成為了緩衝地帶)。此外,該國家實體還控制着滿洲里的中東鐵路及哈爾濱。

該國家實體的武裝力量基礎是由反布爾什維克軍官在西西伯利亞軍區基礎上組織的西伯利亞軍隊。西伯利亞軍隊擁有數萬兵力,是俄國東部白軍力量的核心,並在遠東、烏拉爾、伏爾加河流域和中亞地區積極與紅軍作戰。

該國家實體的最高立法機關是西伯利亞地方杜馬,最高行政機關是西伯利亞臨時政府——一個由部長會議組成的合議管理機構,每位成員都有自己的管理機構和地方專員。然而在實踐中,1918年下半年,杜馬中的社會主義多數派與更為右傾的地方主義者政府之間爆發了激烈的權力鬥爭,最終以杜馬的解散告終。為了聯合所有反布爾什維克力量向莫斯科進軍,1918年11月3日,該國家實體被廢除,權力移交給了在其基礎上於鄂木斯克成立的臨時全俄政府。

除了地方主義者為戰勝布爾什維克而願意犧牲西伯利亞共和國的意圖外,導致該國家實體消亡的因素還包括原住民族的立場——與俄裔西伯利亞居民不同,他們並未對獨立的西伯利亞思想感到鼓舞,而是開始建立自己的民族實體;此外,來自烏拉爾山以西的難民影響力日益增強,他們雖然持反布爾什維克立場,但並不同情西伯利亞地方主義的思想。

3樓 八坂克图格亚 2025-9-5 17:06

一、史學研究

「西伯利亞共和國」這一名稱最早由事件的親歷者格奧爾基·金斯(Георгий Гинс)在其1921年的回憶錄中使用,而在當代史學中,歷史學博士A.V.蘇什科(А. В. Сушко)自2009年起開始使用此名稱。此外,也使用「自治西伯利亞」和「『白色』西伯利亞」等術語。關於該國家實體的性質問題,是專家們爭論的焦點。一些資料認為,在內戰期間,西伯利亞境內形成了 полноценные(完全形態的)國家;另一些資料則認為,只能說是具有某些國家特徵的臨時性國家實體。歷史學博士A.V.蘇什科(А. В. Сушко)認為內戰期間形成了西伯利亞的國家體制。歷史學博士V.M.雷恩科夫(В. М. Рынков)使用「西伯利亞國家體制」一詞。法學博士阿列克謝·尼基京(Алексея Никитина)認為,內戰期間西伯利亞的國家體制正處於形成階段。而歷史學博士奧列格·戈爾傑耶夫(Олега Гордеева)則認為,內戰期間西伯利亞境內存在的並非完全形態的國家,而是臨時性國家實體。他所說的臨時性國家實體,指的是在1918-1920年內戰期間存在於西伯利亞境內、具有某些國家特徵、並由反布爾什維克政府管理的政治實體。將「臨時性國家實體」一詞應用於反布爾什維克西伯利亞的,最早是歷史學副博士尤里·隆恰科夫(Юрий Лончаков)。

4樓 八坂克图格亚 2025-9-5 17:06

二、歷史

1.思想基礎

M.O.阿基申(М. О. Акишин)援引P.V.多爾戈魯科夫(П. В. Долгорукова)的觀點,以及P.A.斯洛夫佐夫(П. А Словцов)援引V.N.塔季謝夫(В. Н. Татищева)的觀點認為,西伯利亞分離主義最早的表現之一是第一任西伯利亞總督馬特維·加加林(Матвея Гагарина)的活動。據他們所說,加加林意圖在西伯利亞建立一個獨立的國家,並因此於1721年在聖彼得堡被判處絞刑(儘管法庭上的主要指控是腐敗)。19世紀20年代中期,F.V.布爾加林(Ф. В. Булгарин)告發稱,記者兼出版商尼古拉·諾維科夫(Николая Новикова)的共濟會團體計劃在西伯利亞建立一個共和國,以便進一步改造俄國(然而,A.V.列姆涅夫(А. В. Ремнев)將此想法視為西伯利亞分離主義的一種表現),但高官們認為這位記者的說法純屬捏造。十二月黨人的觀點,特別是N.穆拉維約夫(Н. Муравьева)關於將俄國劃分為自治單位的必要性的觀點,對西伯利亞地方主義的形成也產生了巨大影響。十二月黨人帕維爾·佩斯捷爾(Павел Пестель)和尼基塔·穆拉維約夫(Никита Муравьёв)提議效仿美國,對俄國實行分權,穆拉維約夫提議在西伯利亞境內建立鄂畢和勒拿兩個聯邦單位,設立選舉院和國家杜馬。這一思想的進一步發展與西伯利亞地方主義者有關:1852年,來自西伯利亞的喀山大學學生已經預言,「俄屬美洲」遲早會從俄國分離出去。

自出現以來的數十年間,西伯利亞地方主義者一直主張西伯利亞從俄國分離(獨立的西伯利亞以類似美國的民主聯邦共和國形式出現的思想,最早出現在1863年上半年S.S.波波夫(С. С. Попова)的傳單《告西伯利亞愛國者書》以及N.M.亞德林采夫(Н. М. Ядринцева)和S.S.沙什科夫(С. С. Шашкова)的《告西伯利亞愛國者書》中),但直接促使西伯利亞地方主義運動活躍起來的原因是二月革命和君主制的推翻。西伯利亞地方主義的支持者在西伯利亞臨時政府中佔據了大多數部長職位。

5樓 八坂克图格亚 2025-9-5 17:06

2.形成過程

1917年8月2日(公曆15日)至9日(公曆22日),西伯利亞社會組織會議在托木斯克召開,其最終決議中,提出了先前由西伯利亞地方主義者提出的西伯利亞自治必要性的思想。《人民之路報》認為這一事件標誌着地方主義進入了革命鬥爭階段。

1917年10月8日(公曆21日)至17日(公曆30日),地方代表大會在托木斯克舉行,該大會宣佈自己為該地區的最高立法機關,並在《關於西伯利亞地方建制的規定》中開始制定自治西伯利亞共和國的憲法基礎。1917年10月,西伯利亞地方主義從一種文化現象跨越到了政治範疇。歷史學家V.V.茹拉夫廖夫(В. В. Журавлёв)認為,西伯利亞地方委員會和西伯利亞地方執行委員會的成立,是建立國家實體的最初實際步驟。

十月革命後,前俄羅斯帝國全境的反布爾什維克分離主義運動活躍起來。當時,西伯利亞開始出現建立一個獨立於俄國的西伯利亞國家的思想。例如,1917年11月30日(公曆12月13日),《西伯利亞人與農民報》發表了一篇題為《西伯利亞與當前時刻》的文章,呼籲放棄考慮俄國歐洲部分的利益,提出了「西伯利亞是西伯利亞人的西伯利亞」的口號,並提議建立一個獨立的西伯利亞共和國:「西伯利亞的獨立與完整隻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在自己的旗幟下得以維護。當然,建立一個獨立的西伯利亞共和國是困難的,但無論如何都必須去做。」在布拉戈維申斯克「西伯利亞人-聯邦主義者聯盟」的一封信中,也提出了西伯利亞獨立於俄國歐洲部分的想法,作者認為這將使其不可能被佔領,並確保該地區的繁榮。

1917年12月6日(公曆19日)至15日(公曆28日),特別代表大會在托木斯克舉行,會上宣佈了該地區的自治,並以社會主義口號成立了獨立的國家權力機關。然而,正是在那時,西伯利亞地方主義者內部發生了分裂:階級鬥爭的支持者上台,這引起了以格里戈里·波塔寧(Григорием Потаниным)為首的地方主義自由派對新政權的反感。這一事件導致了先前統一的西伯利亞地方主義分裂為反對新政府的地方主義自由派和在西伯利亞地方杜馬中引入階級資格限制的地方主義社會主義派。

根據代表大會的決議,西伯利亞地方執行委員會和西伯利亞地方委員會被廢除,西伯利亞地方杜馬被宣佈為西伯利亞的最高權力機關。此外,1917年12月13日(公曆26日),選舉產生了臨時西伯利亞地方委員會,其任務是組織杜馬選舉並在其選舉產生前進行管理。該委員會還試圖通過派遣特別授權專員在地方建立自己的權力機關。

1917年12月布爾什維克在西伯利亞上台並於1918年2月解散西伯利亞地方杜馬後,西伯利亞地方主義者繼續在地下為該地區的獨立而鬥爭,而失去權力則促使地方主義社會主義派和地方主義自由派在保護西伯利亞利益的口號下重新聯合。特別是,波塔寧(Потанин)呼籲所有地方主義者聯合起來,共同抵抗外部干涉(無論是布爾什維克還是外國干涉者)。由於紅軍的統治,在地下成立的以彼得·傑爾伯(Петра Дербера)為首的西伯利亞臨時政府決定遷往遠東,並在原地留下特使組織武裝鬥爭。這些特使建立了地下組織,其中最大的是西西伯利亞和東西伯利亞委員會,它們代表了一個廣泛發展的地下民事和軍事結構體系。儘管當時西伯利亞自治臨時政府的管理機構沒有實權,但它們成為了西伯利亞從社會革命黨到立憲民主黨在內的反布爾什維克力量的聯合者。

總的來說,從1917年12月到1918年5月,西伯利亞地方主義者成功地組建了替代布爾什維克的權力機關,這使得在驅逐共產黨人後能夠迅速恢復秩序。

6樓 八坂克图格亚 2025-9-5 17:06

3.存續時期

1918年5月捷克斯洛伐克軍團的起義,標誌着西伯利亞政權開始向反布爾什維克力量過渡。西西伯利亞和東西伯利亞的城市相繼被西伯利亞軍隊和捷克斯洛伐克軍團佔領。1918年6月6日,鄂木斯克被佔領。在其對剛剛成立的鄂木斯克衛戍區的第一個命令中,帕維爾·伊萬諾夫-里諾夫(Павел Иванов-Ринов)上校宣佈:「自今日起,全部權力屬於我和西伯利亞臨時政府授權代表A.A.庫茲涅佐夫(А. А. Кузнецову),直至權力移交給地方自治和城市公共管理機構。」接下來的自然步驟本應是促使傑爾伯(Дербера)政府從符拉迪沃斯托克遷回,並將民政權力移交給它。然而,1918年6月的政治局勢與1918年1月大相逕庭。該政府在其主要成員和重要職位分配上是社會革命黨性質的,即對於西伯利亞的反布爾什維克力量來說是極左的。整個6月,鄂木斯克都在進行談判和協商,最終於6月30日宣佈成立部長會議,該會議後來也自稱為西伯利亞臨時政府,並具有中間派傾向。其主席是外交部長彼得·沃洛戈德斯基(Пётр Вологодский)。

早在1918年5月26日,西西伯利亞委員會就以西伯利亞地方杜馬和傑爾伯政府的名義宣佈接管政權,同時在6月1日的宣言中聲明,該委員會只擁有臨時權力。最初,委員會部分設在新尼古拉耶夫斯克,部分設在托木斯克,但出於為權力機關配備人員的考慮,於6月12日遷至鄂木斯克。

1918年6月下半月,傑爾伯(Дербера)政府的一些部長出現在西西伯利亞委員會控制的領土上,並宣佈了他們的權力要求。然而,委員們認為,只有完整的政府全體成員才具有接收權力的法律授權。儘管如此,作為妥協方案,部長們被允許就原則性問題參加委員會會議,並且與他們先前部門相對應的部門也移交給了他們管理。隨着新部長的到來以及地方杜馬成員對其要求的支持,西西伯利亞委員會於6月30日將權力移交給了剛剛成立的沃洛戈德斯基(Вологодского)政府。

1918年7月4日,在鄂木斯克,由彼得·沃洛戈德斯基(Петра Вологодского)領導的西伯利亞臨時政府通過了《西伯利亞國家獨立宣言》。宣言中宣佈了政府的國際法人資格、國家權力的無限性和獨立性。不久,還通過了自治西伯利亞的國徽、國歌和國旗。根據阿列克謝·蘇什科(Алексея Сушко)教授的觀點,正是政府通過的這份宣言,為西伯利亞地方主義思想轉變為該國家實體的官方意識形態奠定了基礎。沃洛戈德斯基政府的總務長格奧爾基·金斯(Георгий Гинс)如此評價這一事件:

未來的歷史學家應該……注意到,1918年曾存在過一個為期四個月的獨立西伯利亞共和國。—— G.K.金斯(Г. К. Гинс)

P.V.沃洛戈德斯基(П. В. Вологодский)本人則聲稱:

西伯利亞臨時政府誕生於西伯利亞地方杜馬的懷抱,這是西伯利亞愛國者們長久以來的夢想。孕育了西伯利亞地方杜馬的西伯利亞自治思想本身,早已是我國優秀兒女們深藏心底的夙願。它是19世紀下半葉初那場在歷史上被稱為地方主義的社會政治思潮的骨中之骨,血中之血。—— P.V.沃洛戈德斯基

政府所在地選在了鄂木斯克,新政權在那裏得到了當地無黨派地方主義者組織的支持。開始制定西伯利亞的國家象徵:1918年8月14日,在鄂木斯克「水族館」花園舉行的西伯利亞晚會上,奏響了《西伯利亞人民頌歌》,旨在將獨立的西伯利亞思想植根於西伯利亞人的意識中。地方主義刊物復刊,在國家訂單的框架內,地方主義觀點的激進性從文化目標轉向政治目標,並使用了「西伯利亞是西伯利亞人的西伯利亞」的口號。

前往遠東的傑爾伯(Дербера)政府成員組建了西伯利亞自治臨時政府(ВПАС),該政府不僅獨立於沃洛戈德斯基(Вологодского)的西伯利亞臨時政府(ВСП),也獨立於西伯利亞地方杜馬,分配了自己的職位。西伯利亞自治臨時政府認為自己是整個西伯利亞領土上唯一的合法政權,並只承認西伯利亞臨時政府在其抵達西西伯利亞之前的臨時權力。反過來,西伯利亞臨時政府也不滿足於只控制西伯利亞的西部和中部,而是覬覦該地區的全部權力。在其權力要求中,它訴諸於1918年8月重新召開的西伯利亞地方杜馬的權威,但實際上卻力圖獨立於它。

沃洛戈德斯基(Вологодского)政府中右翼自由派的地位得到加強,他們在反布爾什維克者眼中沒有傾向於社會主義的嫌疑:9月,最積極的左翼支持者被逐出部長會議。西伯利亞臨時政府還要求解散左翼情緒濃厚的符拉迪沃斯托克西伯利亞自治臨時政府。在軍方和右翼圈子的支持下,各部部長行政委員會解散了西伯利亞地方杜馬,而西伯利亞臨時政府則宣佈不打算遵守其任何立法法案。1918年9月18-21日,在西伯利亞臨時政府(得到軍隊支持)與西伯利亞杜馬的衝突中,西伯利亞政治家A.E.諾沃肖洛夫(А. Е. Новоселов)遇難。自夏中起,鄂木斯克的反布爾什維克國家中心成為整個俄國東部的主導力量。7月11日,西伯利亞軍隊佔領伊爾庫茨克,7月底完成了對整個西西伯利亞和東西伯利亞的佔領,8月佔領了一些烏拉爾縣(車里雅賓斯克、上烏拉爾斯克、沙德林斯克和伊爾比特),而在1918年8月30日向東行進的捷克斯洛伐克軍團與G.M.謝苗諾夫(Г. М. Семенова)將軍的部隊會師後,外貝加爾地區正式承認了鄂木斯克政府的權力。9月,西伯利亞臨時政府主席彼得·沃洛戈德斯基在訪問遠東期間取得了重大成功:解散了與之競爭的伊萬·拉夫羅夫(Ивана Лаврова)的西伯利亞自治臨時政府和德米特里·霍爾瓦特(Дмитрия Хорвата)的「事務內閣」,並接收了濱海邊疆區地方自治管理局的權力。這次出訪的結果是,濱海邊疆區轉由西伯利亞臨時政府控制。

此外,東烏拉爾和外烏拉爾的領土也受到了「鄂木斯克國家體制」的影響:茲拉托烏斯特、車里雅賓斯克、特羅伊茨克、伊爾比特、沙德林斯克、卡梅什洛夫、上烏拉爾斯克和庫斯塔奈縣。然而,「鄂木斯克政權」向西的進一步擴張,既受到了其地區性質的阻礙,也受到了立憲會議成員委員會(科穆奇)的抵抗。在西伯利亞政府和科穆奇之間的地帶,出現了一個以葉卡捷琳堡為中心的緩衝性的烏拉爾臨時地方政府,該政府採取了親西伯利亞的立場:在其領土上,鄂木斯克的法律有效,西伯利亞貨幣被承認為法定支付手段,所有軍事編隊都服從西伯利亞軍隊的指揮。

為了鞏固該國家實體的意識形態地位,曾試圖創建一個名為「西伯利亞人民」的新民族的歷史共同體。例如,歷史學家兼右翼地方主義者尼古拉·科濟明(Николай Козьмин)寫道:

一位17世紀末或18世紀初的西伯利亞愛國者非常典型地表達了希望我們的「西伯利亞精神」永存的願望。顯然,他所說的「西伯利亞精神」指的是具有特殊利益、習俗和追求的西伯利亞公民的集合體。—— N.N.科濟明(Н. Н. Козьмин)

基於這些思想,他們提出了「西伯利亞是西伯利亞人的西伯利亞」的口號,作為西伯利亞從俄國分離的原因之一。在啟蒙教育體系內,對軍人和普通民眾都進行了積極的意識形態工作。

7樓 八坂克图格亚 2025-9-5 17:06

4.消亡

然而,該國家實體的地位極不穩定:雖然西伯利亞地方主義團結了反布爾什維克力量,但主要政黨並不準備承認前俄羅斯帝國領土上的獨立國家。立憲民主黨最多同意自治,社會革命黨則同意聯邦。另一方面,西伯利亞的原住民族主張建立自己的民族實體,並未支持西伯利亞地方主義者的思想。由於拒絕承認其自治,巴什基爾政府和阿拉什斡耳朵對西伯利亞採取了敵對立場;卡拉科魯姆-阿爾泰區管理局所代表的阿爾泰民族運動,雖然與西伯利亞臨時政府保持聯盟關係,但試圖在阿爾泰人居住區建立自己的民族國家自治;在外貝加爾地區,東西伯利亞布里亞特人民杜馬(Бурнацдума)積極開展民族建設活動;G.M.謝苗諾夫(Г. М. Семенов)將軍也奉行獨立政策。

與此同時,出現了大量反布爾什維克者從俄國歐洲部分逃往西伯利亞的現象,結果,作為該地區國家體制支柱的西伯利亞知識分子在支持統一俄羅斯國家地位的人中淪為少數。特別是,1918年上半年發生了軍官的大規模遷徙。結果,到1918年秋,地方主義者在西伯利亞本身的地位急劇削弱:例如,彼得·沃洛戈德斯基(Пётр Вологодский)在1918年10月7日的日記中指出,軍隊中出現了許多不認同西伯利亞地方主義思想的人。

在地方主義內部,社會主義者與自由主義者之間的激烈鬥爭仍在繼續,這在1918年秋季演變為西伯利亞臨時政府與地方杜馬的對抗,並最終以後者的自行解散告終。地方杜馬成員莫伊謝伊·克羅爾(Моисей Кроль)如此描述當時的情況:

社會主義團體一方面,自治主義者另一方面,代表了兩種互不相容的世界觀,兩種相反的策略。社會主義團體主張加強西伯利亞地方杜馬作為該地區最高立法機關的地位,提高其威望,在它與廣大人民群眾之間建立密切聯繫,並儘快召開立憲會議。而自治主義者則渴望與布爾什維克作戰,並懷揣着軍事獨裁的夢想。—— M.A.克羅爾(М. А. Кроль)

西伯利亞地方杜馬在第二屆會議上只通過了兩項法案,之後於1918年8月19日暫停工作,結果立法權最終移交給了西伯利亞臨時政府。

到1918年秋,西伯利亞臨時政府實際上是一個聯合政府:它代表了從M.B.沙季洛夫(М. Б. Шатилова)和G.B.帕圖申斯基(Г. Б. Патушинского)等左翼活動家到I.A.米哈伊洛夫(И. А. Михайлова)等右翼激進分子在內的整個反布爾什維克運動的光譜。地方主義社會主義者與軍事和商業界為敵,因此比他們的政治對手更弱。地方主義自由派最終支持了「統一而不可分割的」俄羅斯的思想,從而為了全俄利益而放棄了西伯利亞的利益。結果,右翼地方主義者與右翼全俄政治力量結盟,並同意廢除西伯利亞共和國,以聯合白軍力量向莫斯科進攻——正如他們所說,「不能舉着地方主義的旗號向莫斯科進軍」。

伏爾加前線的嚴峻形勢以及與盟國的摩擦,促使反布爾什維克力量在整個俄國東部尋求妥協和聯合。1918年9月8日,23個政治結構在烏法召開了國務會議,會上以中左翼社會革命黨人為主的科穆奇(Комучем)與以中右翼為主的西伯利亞臨時政府之間發生了爭論。經過長時間的爭論,達成了妥協,並於9月23日宣佈成立一個新的全俄政府——所謂的「烏法執政內閣」(Уфимской директории),該政府在整個俄羅斯領土上擁有最高權力。由於前線局勢惡化,10月9日,執政內閣從烏法遷至鄂木斯克,並在那裏開始與西伯利亞政府就權力整合進行談判。10月13日,執政內閣將臨時緊急事務的管理權移交給了西伯利亞臨時政府的各部,11月3日,西伯利亞臨時政府根據《關於將西伯利亞領土上的最高權力移交給臨時全俄政府的宣言》,同意廢除「自治西伯利亞國家體制」,並將權力移交給執政內閣,以換取其領導人在執政內閣部長會議中保留職位的保證。西伯利亞政府被廢除,其權力機關被改組為臨時全俄政府的機關。此外,根據執政內閣11月4日和6日的法令,西伯利亞地方杜馬應被廢除,地方權力機關被政府的地區總代表所取代。地方杜馬於1918年12月被亞歷山大·高爾察克(Александра Колчака)政府正式解散,根據11月26日內務部長的電報,所有財產和事務移交給托木斯克省專員。西伯利亞國家體制只剩下為數不多且影響力甚微的西伯利亞地方主義支持者,他們在1919年間試圖在高爾察克政權內部建立西伯利亞自治,但他們的嘗試以失敗告終。然而,西伯利亞地方主義的思想後來在1920年由半獨立的遠東共和國 воплотила(實現)。自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在復興的西伯利亞地方主義者(被稱為新地方主義者)中,再次出現了西伯利亞政治獨立的思想。

西伯利亞臨時政府在鞏固俄國東部的反布爾什維克力量後,成為了建立全俄臨時政府的基礎,西伯利亞政府的成員在其中繼續了他們的政治生涯。地方主義失敗的原因是在內戰條件下,西伯利亞地方主義思想被全俄政治力量所排擠。

8樓 八坂克图格亚 2025-9-5 17:06

三、領土

「自治西伯利亞」的土地範圍涵蓋了前俄羅斯帝國境內從烏拉爾山脈到太平洋(鄂霍次克海)的內戰波及區域。此外,西伯利亞共和國還包括位於滿洲境內的哈爾濱市和中東鐵路。

1918年7月13日,西伯利亞臨時政府部長會議決定,「基於經濟引力原則」,將西伯利亞的臨時西部邊界確定為沿伯朝拉河、卡馬河、丘索瓦亞河和烏法河。同時規定,除了「構成西伯利亞的領土」本身外,「西伯利亞政府的管轄」還可以擴展到「或將作為佔領區臨時佔領的領土,或通過條約關係與西伯利亞聯合的領土」。

9樓 八坂克图格亚 2025-9-5 17:07

四、設想的國家結構

在1917年10月通過的《關於西伯利亞地方建制的規定》中,確定了未來西伯利亞共和國的政治結構,其中西伯利亞地方杜馬處於核心地位,行政權力以部長內閣的形式服從於它。另外兩項決議(10月14日(公曆27日)的《關於西伯利亞經濟統一》和10月16日(公曆29日)的《關於西伯利亞的組織》)宣佈成立臨時地區權力機關,包括西伯利亞地方委員會。委員會應由33名成員組成:每個省3人,每個原住民族(布里亞特人、韃靼人、吉爾吉斯人、雅庫特人、阿爾泰和米努辛斯克異族人)2人,每個哥薩克軍團1人。V.M.克魯托夫斯基(В. М. Крутовский)當選為委員會主席。此外,10月15日(公曆28日)成立了西伯利亞地方執行委員會,它被設想為最高行政機關,負責執行代表大會的決議並監督地方委員會的活動。該委員會組織了幾個處理不同問題的部門(籌備西伯利亞立憲會議,以及全西伯利亞範圍內協調糧食、供應、土地和移民問題的工作),根據I.A.雅庫舍夫(И. А. Якушева)的說法,這些部門為未來的各部奠定了基礎。在其存在的第一個月裏,西伯利亞地方機關本質上是具有國家管理訴求的社會組織,類似於工兵農代表蘇維埃以及國家邊疆地區的「民族委員會」。

根據代表大會的決議,西伯利亞杜馬應代表該地區九個符合「革命和民主組織」定義的社會和國家結構:自治機構、哥薩克軍團、軍事單位、高等院校、鐵路總委員會,以及蘇維埃、民族組織、工會和合作社。從1917年12月底開始,隨着杜馬代表的選舉產生,他們開始聚集在托木斯克,並舉行了幾次私人會議。1918年1月28日(公曆2月10日),一部分代表未經與其他代表協商,便開始杜馬的工作,並宣佈全部權力移交給他們。成立了西伯利亞自治臨時政府,設有主席、國務秘書、4名無任所部長和幾個部門負責人:內務部、外交部、軍事部、司法部、財政部、農業部、工商部、勞動部、交通部、供給和糧食部、公共衛生部、教育部、土著事務部、域外民族部和國家監察部。為了獲得杜馬中原住民族的支持,設立了專門的土著事務部、域外民族部和公共衛生部。

蘇維埃政權時期過後,在1918年6月4日的會議上,西西伯利亞委員會設立了9個部門:行政、軍事、司法、財政、農業、企業、勞動、交通、郵電。這些機構從6月14日開始運作,其中軍事職能移交給了西西伯利亞軍區司令部,稍後又成立了土著事務和對外關係部。通信工具的管理權最初計劃設立一個單獨的部門,但後來移交給了行政部門下的一個特別分部,而企業部則更名為工商部。委員會還設立了兩個合議制諮詢機構:糧食局和法律委員會。從權力結構上看,委員會是一個集立法和行政權力於一身的最高權力合議機構,其決定對各部門負責人具有約束力(儘管他們在各自部門內擁有部長權利,但被視為無權參與領導的僱員)。對於那些在推翻布爾什維克後權力未移交給委員會代表的地方,則派遣了特別授權代表。地方委員會本身既有合議制的,也有一人制的,其中前者佔主導。1918年6月,地方委員會的工作逐漸步入正軌。它們的活動被視為在軍事狀態期間選舉地方自治機構之前的臨時措施。

在重新掌權的西伯利亞政府中,行政權屬於由彼得·沃洛戈德斯基(Петра Вологодского)領導的、設在鄂木斯克的西伯利亞臨時政府部長會議,立法權則屬於西伯利亞地方杜馬。兩者之間為爭奪政治領導權而不斷鬥爭。其後果是內閣的實際解體、民政權力的削弱和軍事實力的增強,以及自治西伯利亞的全面危機。

西伯利亞臨時政府是一個由5人組成的部長會議形式的合議管理機構,由彼得·沃洛戈德斯基(Петра Вологодского)擔任主席。委員會的各部門被改組為各部。內務部、外交部和作為部長會議辦公廳的總務部由「副部長」領導,而軍事部、農業和殖民部、工商部、勞動部、交通部、糧食部和國民教育部則由「部長代理」領導。反過來,副部長、部長代理和部長會議總務長聯合組成了一個部長代理會議。政府宣佈自己不僅是行政領域的最高權力機關,也是立法領域的最高權力機關,從而與西伯利亞地方杜馬發生了衝突。

各部部長有自己的個人管理機構,稱為部長辦公廳,由主任領導。各部又分為司和處:內務部下設總務、城市、地方自治、指導-宣傳、建築、福利、公共衛生、獸醫、警察等處;財政部下設信貸和貨幣流通、薪俸、間接稅和關稅、國庫等處;糧食部下設糧秣、生活必需品供應和財務-會計等處。而具有一定自主權的部屬單位則稱為局或總局:財政部下設國家儲蓄所管理局,內務部下設兵役管理局、郵電總局和地方經濟事務總局。司的負責人稱為司長,處的負責人稱為處長,局的負責人稱為局長。在地方行政管理領域,1918年7月18日廢除了地區委員會,恢復了省縣專員作為中央政府在地方自治機構中的代表的職位。

1918年9月7日,管理職能實際上移交給了不久前成立的行政委員會。

1918年夏中,根據西伯利亞臨時政府7月6日的決議,設立了司法機構。引入了兩種類型的法院:地方法院和普通法院。地方法院分為鄉法院、治安法院、縣治安法官大會和縣行政法院;而普通法院包括幾個縣的區法院、幾個省或州的法院分庭,以及處理民事和刑事案件的「上訴」部門和處理行政經濟案件的「初審」仲裁部門的參議院。由鄉地方自治管理局和市杜馬選舉產生的治安法官負責審理輕微違法行為,處以小額罰款或最高1年的監禁。區法院負責審理嚴重違法行為,其機構中有負責初步犯罪調查的調查員。法院分庭審理對區法院判決的上訴,以及瀆職和國家犯罪案件。最初的最高司法機構是鄂木斯克法院分庭,但9月7日,西伯利亞臨時政府設立了西伯利亞最高法院,由3個部門組成:行政、刑事上訴和民事上訴。此外,還設立了兩名民事檢察官和一名軍事檢察官的職位。

中央政府在地方的權力通過特別代表——專員——來行使。1918年7月18日,西伯利亞臨時政府的合議制委員會被省(州)專員的機構所取代,稱為省專員公署,在基層則是縣和區專員的機構。在省專員一級,管理是通過幾個部門進行的(例如,在葉尼塞省,有 распорядительный(指揮)、行政、地方和城市自治、軍事、警察、監獄、建築、醫療、新聞、娛樂和集會、福利、信息、政治等部門),在部門之外還有——財政廳、國有財產廳、移民局和省農藝師管理局。基層專員的機構稱為專員公署,由一名專員助理和幾名辦事員組成。反過來,縣專員下轄縣稅務稽查員和移民官員,從10月17日起,還下轄地方執法機構。

最初,西伯利亞臨時政府打算將地方權力職能移交給自治機構,但選舉產生的市杜馬和地方自治杜馬的議員組成偏向左翼政治觀點,因此西伯利亞當局轉向了對地方自治實行國家控制的政策。

10樓 八坂克图格亚 2025-9-5 17:07

五、財政政策

自1918年起,這個未被承認的國家的政府擁有確保財政收入的機構:成立了稅務總局和消費稅總局,秋季又成立了儲蓄所總局和西伯利亞國家銀行總局。位於鄂木斯克的中央控制着地方財政機構的活動。布爾什維克在離開西伯利亞時,儘量帶走了文件、貴重物品和金錢。在托木斯克,金融機構的現金有6800萬盧布,其中2050萬盧布是國家有價證券。鄂木斯克的國家銀行約有4000萬盧布,托木斯克的有4190萬盧布,而僅在托木斯克省,新的政府機構和組織頭兩個月的工作就需要5000萬盧布,鐵路需要3800萬盧布,其他需求還需要數千萬盧布。

從1918年5月到8月,26歲的伊萬·米哈伊洛夫(Иван Михайлов)同時擔任財政部長和工商部部長,他試圖通過增加民眾在信貸機構的存款、提高伏特加銷量和增加稅收來克服資金短缺。政治家們的盤算是,很快就能戰勝布爾什維克,並在勝利後保留西伯利亞的自治經濟空間。西伯利亞設定了150盧布的最低生活標準,暫停了存款支付,工資只發一半。西伯利亞臨時政府的財政狀況在反布爾什維克政府中是最好的,但由於管理着巨大的領土和軍隊,其資金很快就耗盡了。夏秋兩季,國家機構臃腫,收支幾乎沒有記錄。收支之間的缺口通過發行貨幣來彌補。

科穆奇(Комуча)前外交部門負責人M.A.韋傑尼亞平(М. А. Веденяпин)在撰寫報告時指出,執政內閣(Директория)從科穆奇那裏得到了「約4萬普特的黃金、3萬普特的白銀、俄羅斯一年的鉑金產量以及在喀山繳獲的大量貨幣」。在科穆奇存在的整個時期,沒有一名士兵從西伯利亞前往伏爾加前線,也沒有運送任何糧食、武器或彈藥。

內容轉換:

回覆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看不清?換一張
©2010-2025 Purasbar Ver3.0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知識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