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 登錄 | 註冊

本次共搜索到帖子6783篇,用時212ms。


(多個侃吧可使用空格隔開)
(多個用戶可使用空格隔開,IP中可以使用「*」符號表示IP段)

回覆:1930年(昭和5年),日治臺灣臺中州能高郡霧社(今屬南投縣仁愛鄉)發生霧社事件。 [圖片]

大正十四年式手槍(8 x 22mm)

回覆:1930年(昭和5年),日治臺灣臺中州能高郡霧社(今屬南投縣仁愛鄉)發生霧社事件。 [圖片]

台灣電力公司萬大發電廠第二辦公室是當時霧社事件發生的地點

回覆:1930年(昭和5年),日治臺灣臺中州能高郡霧社(今屬南投縣仁愛鄉)發生霧社事件。 [圖片]

當時的霧社

回覆:1930年(昭和5年),日治臺灣臺中州能高郡霧社(今屬南投縣仁愛鄉)發生霧社事件。

後續事件:
事件前霧社是總督府理番政策的重點地區,儘管如此還是出現了大規模的反抗。因此總督府修正了臺灣原住民的種族歧視政策,並且加速皇民化教育,對原住民思想改造。並將原住民強制遷移到平地定居,由...

回覆:1930年(昭和5年),日治臺灣臺中州能高郡霧社(今屬南投縣仁愛鄉)發生霧社事件。

後續與真相大白:
事件隔日日方前往回收道澤群之槍枝,且留下和出草首級與道澤壯丁之合照,後將首級集中掩埋。事件後當地警方隨即以道澤群欲報頭目被殺之仇為口實,宣稱第二次霧社事件為部落間的惡鬥、道澤群...

回覆:1930年(昭和5年),日治臺灣臺中州能高郡霧社(今屬南投縣仁愛鄉)發生霧社事件。

經過:
於第一次事件期間投降之賽德克人共514人,之後被集中於鄰近原部落的五處「保護蠻收容所」內,並在處分不明之情況下滯留至1931年春。期間各收容所道澤群原住民不時發生衝突,收容所內原住民在未...

回覆:1930年(昭和5年),日治臺灣臺中州能高郡霧社(今屬南投縣仁愛鄉)發生霧社事件。

第二次霧社事件:
第二次霧社事件是指隔年4月發生,第一次事件時擔任味方蕃的道澤群對賽德克族生還者進行攻擊的事件。
事件背景:
道澤群包括基茲卡、布凱本、魯茲紹、屯巴拉四社,原本相較於...

回覆:1930年(昭和5年),日治臺灣臺中州能高郡霧社(今屬南投縣仁愛鄉)發生霧社事件。

傷亡人數:
發動事件之初,抗日六部落的族人共計1,236名,至事件結束後的統計:死於刀槍者85名、被飛機轟炸死者137名、砲彈炸死34名、被「味方蕃」襲擊隊獵首級者87名、自縊身亡者296名、俘...

回覆:1930年(昭和5年),日治臺灣臺中州能高郡霧社(今屬南投縣仁愛鄉)發生霧社事件。

雙方交戰:
雖然日軍在進入霧社後曾遭到原住民的騷擾性攻擊,但抗日六部落族人的主要戰略系利用山區天險,分成「塔洛灣」及「馬赫坡」二條戰線與日軍對抗。塔洛灣戰線由荷戈社頭目塔達歐·諾干率領,馬赫坡戰...

回覆:1930年(昭和5年),日治臺灣臺中州能高郡霧社(今屬南投縣仁愛鄉)發生霧社事件。

日方之動員與救援行動:
襲擊發生後約一小時,自公學校僥倖逃出的能高郡視學菊川孝行抵達距霧社約四公里處,尚未遭襲擊的眉溪屯駐所,報告霧社發生「蕃人大出草,內地(當時對日本本土的稱呼)人全滅」的事態...
©2010-2025 Purasbar Ver3.0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知識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