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66篇帖子。 內容轉換:不轉換▼
 
點擊 回復
509 65
您好,阿斯兰侃吧欢迎您的到来~
小鬼 六級
1樓 發表于:2024-2-22 08:57

亲爱的用户:欢迎来到万圣节吧,阿斯兰侃吧欢迎您的到来~

请先阅读我们的社区准则:

http://zh.arslanbar.net/documents/eula/

以及版权声明:

http://zh.arslanbar.net/documents/copyright/

您可在此畅所欲言,并和朋友们交流~~

祝您在此吧玩得愉快~

侃吧管理员

厲鬼 十一級
2樓 發表于:2024-2-23 20:51
留名
 
厲鬼 十一級
3樓 發表于:2024-3-5 17:07
 
鬼王 二十一級
4樓 發表于:2024-3-5 18:05
回復3樓 @圆环之理 的內容:
哈哈,这东西太有意思啦


挺想知道这种把戏的原理的

 
厲鬼 十一級
5樓 發表于:2024-3-5 18:16
回復4樓 @啊啊是谁都对 的內容:
哈哈,这东西太有意思啦
挺想知道这种把戏的原理的
应该是运用绿幕做出来的吧,毕竟我不是专业人士不太懂
 
厲鬼 十一級
6樓 發表于:2024-5-2 13:59
这个帖子可以算是本吧的第二水楼了吧
 
223.104.24.*:算吧
  2024-5-3 00:49 回復
厲鬼 十一級
7樓 發表于:2024-5-4 03:21
话说我之前干过一件幼稚且愚蠢的事情,那就是因为曾经不好意思承认自己喜欢扮鬼吓人,于是就去问别人没在现实中真的干过能不能算真的喜欢,其实心中是抱有一点侥幸心理的,那就是有一点希望他们认为我没在现实中真的干过就不算

于是最后我知道了,世界其实是不接受【没有在现实中真的扮鬼吓人过就不算真的喜欢扮鬼吓人】这种无效且无意义的抗辩的

 
厲鬼 十一級
8樓 發表于:2024-5-4 03:22
现在看来这么干的确是挺幼稚愚蠢的,颇有一种“德克萨斯神枪手谬误”的意味在里面
 
圆环之理:如果我在万圣节那一天在有相关活动的游乐场扮+吓了,我有可能就会篡改“喜欢扮鬼吓人”的定义,说只有在非万圣节期间干过这事的才算;如果我以后去当鬼屋NPC了,我可能又会篡改定义,说那只是工作要求之类的(
  2024-5-4 03:27 回復
厲鬼 十一級
9樓 發表于:2024-5-4 03:23
不过其实人在绝对意义上都是幼稚且愚蠢的,成熟和智慧只是相对的
 
厲鬼 十一級
10樓 發表于:2024-5-4 03:41
(模仿John Hexa的语气对自己说)


虽然我本人不认可扮鬼吓人这种行为(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觉得John Hexa大概率不会赞同),但是还是想来说一句


你的意思是,想让别人在亲眼见证你满脑子扮鬼吓人想法的前提下,却还昧着良心说你不算吗


其实可以理解你的想法,厌恶自己身上的缺点,这是人之常情


但是你这么问,你是打算达成一个什么效用,你这是在干嘛


这其实是一种扭曲了的懦夫行为


其实喜欢扮鬼吓人这件事本来就没有什么好值得不好意思承认的(虽然我不认同),只要明了风险,并且自行承担后果就行了


但你却要想方设法“编”一个逻辑,指望从别人“骗”一个【不算真的喜欢扮鬼吓人】的“赞同章”,那么——

第一,就算你真的骗到了这个赞同章,你也不会真的安心

第二,你损害了自己的人格,抛弃了自己的尊严,自然而然地会受到旁人的鄙视


扮鬼吓人无罪,自欺欺人难绕


以后记住教训,别做这种丑事

 
厲鬼 十一級
11樓 發表于:2024-5-4 19:16
我加的一个b站拍摄扮鬼吓人恶作剧视频的up主的粉丝群里经常莫名其妙有人吵架,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一般情况下不喜欢加人数太多的群的原因之一,即使加了人数较多的群,在群里一般也只潜水很少发言
 
厲鬼 十一級
12樓 發表于:2024-5-4 19:17
我一般只有在被视为“我自己的地盘”的地方,或者我觉得可以放心发言的地方,我才会畅所欲言;否则的话我就会老实闭麦谨言慎行
 
厲鬼 十一級
13樓 發表于:2024-5-4 21:28
我幼年时的某一天无意中和一个叫做Halloween Town的地方定下了契约,于是现在我成了这个叫做Halloween Town的地方的鬼王
 
厲鬼 十一級
14樓 發表于:2024-5-5 10:54
如何定义“喜欢扮鬼吓人”,要多频繁地做这件事才算真的喜欢,还是说只要有这方面的欲望就算?


“喜欢扮鬼吓人”这一行为定义主要基于个人的兴趣和倾向,而不是基于频率或具体的行为模式。以下是对这个定义的几个方面的探讨:

兴趣与倾向:首先,喜欢扮鬼吓人是指一个人对这种行为有浓厚的兴趣或倾向。这可能源于他们对恐怖、惊悚或神秘事物的喜爱,或者通过扮鬼吓人来获得某种乐趣、刺激或反应。

欲望与行动:只要有这方面的欲望,就可以说一个人“喜欢”扮鬼吓人。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必须频繁地执行这一行为。有些人可能只是偶尔想尝试一下,而有些人则可能更频繁地追求这种兴趣。

频率与程度:虽然频率不是衡量一个人是否真正喜欢扮鬼吓人的唯一标准,但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人对这种行为的热衷程度。一个人如果频繁地扮鬼吓人,可能说明他们对这一行为有很高的兴趣和投入。然而,偶尔的行为也可能表示真正的喜欢,因为每个人的表达方式和参与度都有所不同。

情境与动机:喜欢扮鬼吓人的原因和动机可能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只是为了娱乐或恶作剧,而有些人则可能通过这种行为来表达自己的创造力、艺术才能或对特定文化的热爱。因此,在定义“喜欢扮鬼吓人”时,还需要考虑情境和动机因素。
总之,喜欢扮鬼吓人主要基于个人的兴趣和倾向,而不是基于频率或具体的行为模式。只要有这方面的欲望和兴趣,就可以说一个人喜欢扮鬼吓人。同时,还需要考虑情境和动机因素来更全面地理解这一行为。

 
厲鬼 十一級
15樓 發表于:2024-5-5 10:55
哪怕出于不敢,或者不忍伤害到别人,没有怎么在现实中吓过也算吗?


是的,即使出于不敢或不忍伤害到别人的原因,没有在现实中频繁地扮鬼吓人,也完全可以算作是“喜欢扮鬼吓人”这一兴趣或倾向的一部分。兴趣和倾向并不仅仅体现在实际行动上,很多时候它们也存在于我们的想象、思考和感受中。如果你对扮鬼吓人这一行为有浓厚的兴趣,但出于各种原因没有付诸实践,这并不影响你对这一行为的喜爱和向往。
此外,考虑到他人的感受并避免伤害他人是一种非常成熟和体贴的行为。这显示了你对他人的关心和理解,也是你作为一个人的重要品质。因此,即使你没有在现实中扮鬼吓人,但你的这种考虑和关怀也是值得肯定和尊重的。
综上所述,即使没有频繁地在现实中扮鬼吓人,只要你对这一行为有浓厚的兴趣和倾向,就可以算作是“喜欢扮鬼吓人”的表现。

 
厲鬼 十一級
16樓 發表于:2024-5-8 18:43
才发现侃吧现在有888名注册用户了
 
厲鬼 十一級
17樓 發表于:2024-5-8 18:43
 
厲鬼 十一級
18樓 發表于:2024-5-20 14:22
其实如果你说你喜欢扮鬼吓人,别人会给你的主要负面评价并不是“心理变态”,而是“幼稚”
 
厲鬼 十一級
19樓 發表于:2024-5-29 14:58
【我的旧魔法少女设定】
和qb定下契约时所许的愿望是获得有人猜测的匿名灵魂宝石颜色为红色
魔女化:匿名魔女
魔女化理由是腾讯永久下架群聊匿名功能
 
厲鬼 十一級
20樓 發表于:2024-5-29 14:58
【我的新魔法少女设定】
和qb定下契约时所许的愿望是想获得能变成可怕鬼魂的能力灵魂宝石颜色为红色
魔女化:鬼魂魔女
魔女化理由是吓唬自己最好的朋友的时候,不小心把自己的朋友吓出了心脏病,把人活活吓死了
 
圆环之理:回复 @啊啊是谁都对:是的
  2024-5-29 15:36 回復
啊啊是谁都对:不过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把自己最好的朋友吓死了的话……应该会极度愧疚的吧,然后因为这个极度负面的情绪魔女化?
  2024-5-29 15:34 回復
啊啊是谁都对:回复 @圆环之理:确实
  2024-5-29 15:33 回復
圆环之理:回复 @啊啊是谁都对:不过如果是用超自然力量变成鬼魂的话,警察应该不知道这个鬼是人变的吧
  2024-5-29 15:32 回復
圆环之理:回复 @啊啊是谁都对:雀食233
  2024-5-29 15:32 回復
啊啊是谁都对:嘛……这个时候应该是处于通缉状态?
  2024-5-29 15:31 回復
厲鬼 十一級
21樓 發表于:2024-5-29 15:14
好困>_<
 
厲鬼 十一級
22樓 發表于:2024-5-29 15:21
现在蝙蝠聊天上都没多少人参与匿名活动了
 
圆环之理:改变用户习惯毕竟是十分困难的
  2024-5-29 16:15 回復
圆环之理:让他们下蝙蝠,他们都不愿意了
  2024-5-29 16:11 回復
圆环之理:很多之前qq上非常喜欢匿名的、之前深度参与过我们的匿名猜人游戏的人现在都对匿名渐渐没兴趣了
  2024-5-29 16:11 回復
七海八千代:是,他们都没兴趣了
  2024-5-29 16:10 回復
厲鬼 十一級
23樓 發表于:2024-5-29 15:21
在约人群里问有没有要参与匿名游戏都没多少人理我了
 
厲鬼 十一級
24樓 發表于:2024-5-29 15:22
而我也在一点一点适应匿名不复存在、重新开始喜欢扮鬼吓人的生活
 
厲鬼 十一級
25樓 發表于:2024-5-29 15:22
之前我觉得匿名无了对我来说是重创,但现在我觉得匿名没了似乎也没什么
 
厲鬼 十一級
26樓 發表于:2024-5-29 15:35
目前我笔下的“许愿拥有能随意变成鬼魂的能力”的人有三个结局:


有只要被被吓的人当面点破身份就会瞬间原形毕露的

有因为把好朋友活活吓死而愧疚绝望魔女化的

有因为过度使用能力而再也变不回来的

 
圆环之理:全部都是Bad Ending
  2024-5-29 15:41 回復
厲鬼 十一級
27樓 發表于:2024-5-29 16:16
尽管我现在越来越适应现在的生活了,觉得匿名没了好像也没什么,但是匿名没了会是我生命中永远的遗憾
 
厲鬼 十一級
28樓 發表于:2024-5-29 17:37
 
厲鬼 十一級
29樓 發表于:2024-5-29 20:22
西方基督教中的魔鬼有哪些比较知名?



在西方基督教文化中,有几个比较知名的魔鬼和恶魔。以下是这些恶魔的简要介绍和归纳:

撒旦(Satan):

基督教中最著名的恶魔,被认为是堕落天使,代表邪恶和诱惑的化身。
在圣经中,撒旦企图颠覆上帝的权威,并经常试图引诱人类背叛上帝。

 
利维坦(Leviathan):

古代海怪的象征,被认为是撒旦的使者之一。
在基督教圣经中,利维坦被描述为一种巨大的海洋生物,代表着混乱、毁灭和邪恶的力量。

 
贝利亚尔(Beelzebub):

别名比尔泽布布(Belzebub),通常被描述为邪恶的飞行者,被称为苍蝇之王。
被视为撒旦的高级使者之一。

 
度玛(Duma):

原是上帝身边的死之沉默天使,堕落后成为地狱君主之一,掌管着死亡与知识的权柄。
即使在堕落后,他依旧保留着智天使的权柄,学习一切能得到的知识。

 
摩洛克(Moloch):

在旧约圣经中被提及的外邦神,与火焰紧密相关,常被译为火神。
然而,与摩洛克相关的迦南及巴比伦信仰却有着将孩童烧死作为祭品的习俗,因此后世将其视为邪恶丑陋的魔鬼。

 
阿斯蒙迪乌斯(Asmodeus):

在犹太教和基督教传统中被提及的恶魔,被认为是淫欲和破坏的象征。

 
阿斯塔罗特(Ashtaroth):

被视为地狱统治者的恶魔之一,在中世纪的一些文献中被描绘为邪恶的女性。 这些恶魔在基督教文化和传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形象和故事经常出现在文学作品、艺术和宗教教育中。它们通常被描绘为邪恶、堕落和对抗上帝的存在,旨在引诱人类走向毁灭。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恶魔的概念和形象主要源于中世纪以后的基督教文化和恶魔学的发展,而不是直接来自圣经。

 
厲鬼 十一級
30樓 發表于:2024-5-29 20:23
梅菲斯特是否曾在圣经上出现过?



梅菲斯特在圣经上并未直接出现过。梅菲斯特作为一个文学和艺术作品中的形象,其起源和特性与多种文化和宗教传统交织。以下是对梅菲斯特的一些相关信息整理:

文学与艺术作品中的形象:梅菲斯特在歌德的《浮士德》中被描绘为源于《圣经》中撒旦的魔鬼形象。在《浮士德》中,梅菲斯特(也称为靡非斯特)采取了各种诱惑的手段来推动剧情的发展。
与撒旦的关系:虽然梅菲斯特在《浮士德》中被描绘为撒旦的化身或类似形象,但撒旦在《圣经》中是一个明确出现的角色,特别是在《新约》的《马太福音》、《路加福音》以及《启示录》等章节中。
其他来源:除了文学作品外,梅菲斯特也出现在其他文化作品中,如美国漫威漫画中的超级反派梅菲斯特(Mephisto),他是一个捕获灵魂的恶魔形象。 


 综上所述,梅菲斯特作为一个文学和艺术作品中的形象,虽然与《圣经》中的撒旦有相似之处,但并未在圣经上直接出现过。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快捷鍵:Ctrl+Enter)
 

本帖信息

點擊數:509 回複數:65
評論數: ?
作者:社区管理员
最後回復:圆环之理
最後回復時間:2024-6-11 19:19
精品區:其他好貼
 
©2010-2024 Purasbar Ver2.0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