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2篇帖子。 內容轉換:不轉換▼
 
點擊 回復
183 1
大学生就业为什么这么难呢?(转自知乎李劼)
初級魔法師 四級
1樓 發表于:2024-5-4 21:29
“制造业”这个词百分百被用错了,导致了百分百的误解。
真正该用的词是“机械文明”,相对于今天的“赛博文明
”。
机械文明时代,最大的就业红利其实不是叫大学生脱下长衫打螺丝(反正诸位长衫也不认为这是红利,而是委屈),恰恰相反,它给大学生们提供了一大堆文职工作!让大家穿上衬衫人模狗样。
机械文明是人类发展史上的黄金年代。往前比,不用像农耕时代那样脸朝黄土背朝天。往后比,不用吃赛博时代“扁平化”的二向箔
,从而不会被二维化。
机械文明除了打螺丝,恰恰是需要一大批文职和辅助工种的。
不信,你可以回忆一下,不论是当年的影视剧(尤其是国外)还是九十年代的实际生活。
抱着个文件夹走来走去,以及打字复印的行政文员

坐在办公桌后面,接电话,打电话,填表……的办事员。
这些,才是最适合大学生(小布尔乔亚)的文职辅助工作。
你说这工作很难吧,其实也没多大压力,也就每天按部就班。
你说这工作不重要吧,但没有又还不行,毕竟,那时候还没有进入赛博文明,还需要有这么多人参与进来沟通,辅助,润滑,交接。
最关键的是,还比较体面,甚至不排除上升空间。资历和年头熬到位了,爬到中层“管理岗
”也差不多到头了,当然,也够了。很多人终其一生也就那样了。
除了给大学生提供这类逼格还可以的文职辅助工作,别的很多领域也能给更多人提供类似的体面。
比如,一家路边店好歹要个店长,几个营业员,或坐或站,忙起来“欢迎光临”,闲下来聊天。
再比如,那些数不清小旅馆,小公司,小厂,小门面……也总有岗位需要你抱着个文件夹走来走去,接电话打电话,填表……
还比如(最典型的国外),就连小孩子都可以蹬个脚踏车,给街坊邻居送报纸送牛奶,挣个零花钱(这幅画面对于看过译制片的人来说不陌生吧)。
你们不是很喜欢问“那些大学都没读的高中生,中专生
都去哪了”吗?喏,上面就是。
然而,赛博文明带来的扁平化,信息化,高速化,效率化,流量化,集约化,无孔不入的金融化……正在大规模消灭上述文职辅助服务类工作。又或者,即便还有少量残留,也被拔高了劳动强度和工作压力(典型莫过于996
,35岁“回归社会”)。
机械无法取代人,在很多方面还必须依赖人,也就提供不少辅助岗位以及附带的体面和舒适。
赛博在很多方面超越人(比如信息量,渠道,速度),反倒把人衬托得像是废人,又怎么可能赏赐给你体面和舒适呢?你只会感觉到仿佛有个无形的克苏鲁
在后面追着,随时有可能夺走一切,把你拽入黑暗。
所以,这个话题下的绝大多数答案其实没法看。你在那里阴阳怪气有啥用呢?这是时代变化带来的结构性失业
。这不是埋怨谁努不努力,心善不善的问题。而是时代不同,大家还有没有利用价值,被不被需要的问题。
赛博的洪流会冲垮一切偏安一隅。让大家平等的溺水挣扎。
只有意识到这一点,你也就读懂了红脖子
,读懂了各种反全球化,反犹,反金融,反高科技。
所有的“反”,归结起来就一点,反赛博化

所有的“反”,无非就是想梦回机械文明的“被需要”,以及由此带来的体面和舒适。
在机械文明,尚且可以扮演社会的润滑剂

在赛博文明,你没价值还当不了赛博流量。
最讽刺的就是,大学生总喜欢积极的批判“劳保”,然而,却恰恰是梦回机械文明的“劳保”,才能给大学生提供他们最适应,打心底里最喜欢的那种“抱着个文件夹走来走去,接电话打电话,坐着填表”的体面和舒适。保护他们不在赛博文明原形毕露出“不是没用,是真没用”(手工耿他妈妈说的)。
門吏 三級
2樓 發表于:2024-6-16 14:33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快捷鍵:Ctrl+Enter)
 

本帖信息

點擊數:183 回複數:1
評論數: ?
作者:悄悄打开魔盒
最後回復:叶子保护伞
最後回復時間:2024-6-16 14:33
 
©2010-2024 Purasbar Ver2.0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