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2篇帖子。 內容轉換:不轉換▼
 
點擊 回復
28 1
网友采访身边人,对“应试教育还会持续多久”这个问题的看法
初級魔法師 四級
1樓 發表于:2024-6-24 16:51
作者:大萌饼王毛文龙

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704136179

来源: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A. 前公办学校教师,已退休:认为应试教育本质上属于一种“临时性动员”的措置,回到应试教育起源的2000年初,当时的南京的公办学校设施非常破旧,厕所甚至都是一条沟式的粪坑,必须让水箱积累满了才会冲,平时恶臭无比。放在那种情况下,学校老师希望学生将来尽快通过高考,摆脱这种生活环境,学生自己也希望能通过高考,至少在有干净洗手间的环境工作,这是很正常的。因此,学生和老师都有一种诉求,即通过临时性的总动员措施,集中精力拼命读书考学,以期以后考上好学校,获得好工作以后,就能有机会让子女摆脱应试教育,接受素质教育。但如今的江苏,这一情况完全反过来,本来就是临时性的,打算鸡娃一代人的应试教育,变成了一种被新入职教师认为,国人就应该代代接受的宿命,他认为这是不可持续的,因为“凡是支持国人代代应试教育的,多少沾点苟罕见性质,因为他们认为国人骨子里贱,只配代代都要经历一次县中模式。”他认为,长期的动员不仅不会导致国家普鲁士化,反而有可能走北宋的老路,北宋就是一个预算的60%用于养兵和军械的国家,其结果是,长期动员导致社会高度疲敝,最后面对金人南下的时候,恰恰是不堪一击的。


B. 私教机构主管:他认为,无论是应试教育,还是高考指挥棒,它本质上其实是一个产品。换而言之,一个产品要想让用户推崇,最起码要有一点广告效应。一个产品要成功,需要做到起码2点:首先是潜在消费者要能买得起,或者努力一把就能买得起,其次是买得起的消费者要能真的兑现产品描述里面的用户体验。他认为,应试教育作为一个可能全程在南京需要投入一百万起步(12年一对一总价差不多就是100个)的产品,其产品力目前是极为可怕的。首先,南京目前的学历认可,它第一学历就卡到地质大学,以前省内南财南审还能依靠金融行业就业风光一把,这两年金融高度内卷,这俩一本也是完蛋,实际上无论地大还是南财,它最低提档线就是前8%左右,这相当于是高考和应试教育这一产品的核心用户圈层,也是一般用户竭尽全力鸡娃的极限。但问题麻烦就麻烦在,如今在南京的就业市场,地大肯定是不行了,看得过去的第一学历要北科以上,好的第一学历要985,最低要药科大学,而且还要好专业,这样的情况,能从高考获得良好用户体验的人,可能就缩圈到5%以内,外加上我提的,如今江苏省内的师医公热潮,那么这个圈子还会更小,如果高考最后只能给3%的用户提供好的用户体验,那么这个产品本身就是失败的,因此,他认为高考这个产品的热度,未见得会持续。


C. 某私立初中教师,数学老师:应试教育其实本质上就是靠2个东西维持,第一个就是利益,考上什么层次的学校,能有什么工作,获得什么收益,第二个就是恐惧,考上不好的学校,会过上地狱般的生活。目前我们看到的就是,考上好学校,哪怕985学校的收益越来越低,实际上目前高考就是在通过就业市场的第一学历卡壳法,利用这个筛选机制制造的恐惧在维持应试教育的疯狂程度。但说实话,利用恐惧来驱使人做事,从来就没有好成效,法国一战时候用机枪督战队,照样引发了几乎全部前线单位的哗变。应试教育目前和学区房一样,本质上进入了勒索性质的市场,就好比今天恰好孩子年龄要上小学初中的家长所遇到的问题,学区房是不可能再上涨了,想梦回2018,拉萨路学区的一个20多平车棚(莫名其妙有产权,本地报纸报道过)卖200w,是不可能的了,而学区房很可能到手就下跌,因此,现在在钳制学生家长的,就是恐惧感,本硕211的大学生夫妻,能否能接受自己女儿最后进三江学院读书?面子上能受得了吗?思考清楚这个问题,就会搞清楚为什么如今南京二线小学学区房虽然大跌,但是还是有一堆家长要咬牙购买。


D. 私教老师,补习初中数学:从长远看,应试教育肯定会破产,但是我国体量极大,就像我的知乎文章,再怎么批评南京,依然有数不清的安徽人,苏北人,是倾家荡产也要来南京买套房,当尊贵的南京业主。我国体量够大,且底层民众看不清局势的还是占多数,外加上大陆地区民间的吃苦文化比港澳台和日本都要更加顽固深入,因此,应试教育还能再坚持很多年,甚至是在成效很一般的情况下,还能坚持30年。


E. 群友,某外企职工:认为监狱化的应试教育更多的是出于WW需求而不是人才培养与就业需求,我国教育体系的设计者,愈发希望把思想规训与奴化就从小像思想钢印一样刻进脑子里,这种思想上的奴化与应试教育环境下的PUA导致的思想矮化,导致我国劳动者,尤其是现在的脑力劳动者,敢于捍卫自身权益的其实占比极低,反而在明明知道30年房贷风险大,35岁失业问题很严重的情况下,还是会以所谓的“买房结婚成家是我的责任”为理由,老老实实买房供房,甚至这些人连指望自住房增值都想不到。因此,应试教育就算最后已经不能改变学生命运,它也会被作为国内大工厂体系的一部分而存在。


F. 朋友,程序猿:认为应试教育的改革本身不重要,让有关方面承认他们的爹味设计出来的这套管人整人的教育体系是有问题的,才是最难的。因此,我国不可能出现如日本那样的,主动的教育改革,尤其是在我国教育管理体系利益比当年的日本更加板结化的今天。应试教育只能和生育率同归于尽,就是等啥时候南京的新生儿数量下降到10000人每年,相当于中考的前50%都能报上南航附中了(南京高中每届每校650人左右,南航附中排名第8,大概相当于5000名),到时候应试教育自动消亡,或者说再没有学校搞县中模式了,应试教育也就完结了,但指望这群搞江苏教育的人去搞什么有利于全省教育良性发展的改革,是不可能的。


G. 宝妈,国企职工,孩子今年中考:认为牵制她鸡娃的主要不在于精力,而在于金钱,2021年购入某名初中学区房,马上脱手就要亏87w,相当于每年花30w给孩子读初中,加上补课费,相当于一年一个英硕,这孩子还没上好高中,认为应试教育能如此之贵,已经丧失了高考制度的最根本属性:公平竞争。而江苏08模式也榨干了省内稍有常识的民众,对江苏教育的最后一点信心,就算是再不愿意细纠的人,也不会再希望下一代继续受江苏教育的虐打了,因此她认为,以后中产阶级未见得会再全程参与应试教育军备竞赛,主要原因是房价瓦解后中产资产大缩水和就业市场雪崩,而中产如果不参与,或者说没钱参与应试教育军备竞赛,应试教育也就基本到头,原因是:她认为,即使在号称全国最卷的南京,家庭年收入低于15w的本地民众,实际上也是不参与鸡娃的,因为实在是包不起培训班。

貢士 十一級
2樓 發表于:2024-6-24 22:29
就像资本会造成工作的异化一样,应试教育会造成学习的异化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快捷鍵:Ctrl+Enter)
 

本帖信息

點擊數:28 回複數:1
評論數: ?
作者:悄悄打开魔盒
最後回復:浅风仁樱
最後回復時間:2024-6-24 22:29
 
©2010-2024 Purasbar Ver2.0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