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1st Anniversary Bash】4. Story Relay
8-26
·
Sarah felt frightened. She had never been into the basement because she could not open the door. Suddenly a voice occurred to her mind: "Run!"
|
||
回复:【法律方法】法教义学对中国法律思维的意义
8-26
·
代结语:对中国民法教义学现状及其实践的最后评论
中国民法学界关于法学方法论和法教义学的科学讨论,充分跟上了时代的步伐,对于法学方法论和法教义学在西方法律文化中的历史和意义有一个很好的概览。无论如何,法教义学的重要性,在中国法学中得到了应有的重视。而且十分令人钦佩的是,在法学方法论和法教义学问题上,中国的学者们和最高人民法院的法官们,已成为对西方法学界而言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对话伙伴。 |
||
回复:【法律方法】法教义学对中国法律思维的意义
8-26
·
3.精细体系及其功能
关于精细体系对中国法和德国法的重要性,我和王利明教授之间似乎有些分歧。王利明教授主要对中国法教义学构建此类中间层表达了两点疑虑:其一,德国历史上长期缺乏中央国家立法,这有助于统一共同法(ius commune)的控制,而具有先进的中央立法的当代中国不会如此;其二,虽然今日的法教义学已不同于《德国民法典》颁行之初那种以概念法学为主流的法教义学,但其根本特征仍然契合德国的哲学、宗教文化传统和社会经济条件,这决定了其难以被中国完全继受。王利明教授的后一个论证,初看颇... |
||
回复:【法律方法】法教义学对中国法律思维的意义
8-26
·
(二)中国《民法典》与法教义学
前文对中国《民法典》之结构与特征内容的分析已然清晰表明,这部法典绝非轻视前述法教义学的立法作品。实际上,情况恰恰相反。以下将通过法教义学的重要元素对此作简要说明。再次提醒,在我们思考之初,就把法教义学的本质描述为“以现行法为基础,将个案体系化地归入基本规则与基本原则”。 1.基本规则与基本原则 中国《民法典》的体例,使自然人或法人的经济行动自由的法律塑造,从第一编开始就成为立法的核心关注点,并对意思表示、合同及其效力以及行为人的责任产生了... |
||
回复:【法律方法】法教义学对中国法律思维的意义
8-26
·
三、中国民法教义学的争议与展望
(一)对物权与债权区分之批判的谬误 1.对中国《民法典》之批判的核心要旨 物权性绝对权、知识产权保护权和以债权请求权形式表现的相对权之间的区分,正如中国《民法典》区分物权编和合同编的体例中所体现出来的区分那样,受到越来越多的批判。如果忽视该批判,那么对中国民法法教义学之现状的评价将是不完整的。有观点主张,应该以财产权(Vermögensrechte)这一共同类型来替代物权和相对权之间的区别,并据此进行法典编纂。笔者难以苟同此说,不能仅仅因... |
||
回复:【法律方法】法教义学对中国法律思维的意义
8-26
·
4.第四编人格权编
中国《民法典》一个放眼全球都很独特的地方是,人格权独立成编,且规定得非常详尽,共计50个条文。从内容上看,人格权的详细规定或许可以放在总则编之后,又或者效法《法国民法典》或《瑞士民法典》的方案,在总则编下设置一个专章进行规定。这种体例确实体现了人格(Persönlichkeit)在法典编纂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教义学认识。但是,中国《民法典》的立法者如何从法律上实现人格保护呢?当我们探讨这一问题时,就会涉及民法教义学中一个更加实质和重要的面相。 在《德国民法典》... |
||
回复:【法律方法】法教义学对中国法律思维的意义
8-26
·
3.第三编合同编与第七编侵权责任编
初览中国《民法典》,债务关系被严格划分为合同法律关系与侵权法律关系两大类,且二者相距甚远,彼此之间似无关联。该体例突破了《法国民法典》(在“债之渊源”标题下并置合同与非合同责任)、《德国民法典》(侵权法纳入债法)、《瑞士债务法》(虽脱离《瑞士民法典》单独立法,但仍将不法行为统合入债法)之传统。诚然,尽管合同责任规则可以和侵权法并存,但是合同法的很多规定与侵权责任法无关。 但是该体例安排至少并未忽视如下事实,即多数债务人应遵循统一规则,竞合问... |
||
回复:【法律方法】法教义学对中国法律思维的意义
8-26
·
2.总则编
提取公因式恰恰是欧陆法典体系化方法的特点。那种批评中国《民法典》总则编包含的“提取公因式”(vor die Klammer gezogene)规则不足的观点,无法令人信服,显然存在夸大之处。 (1)权利主体 中国《民法典》总则编首先包含关于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权利主体的一般规则,从而包含了适用于所有或至少多个领域的基本法律规则。这一体系在作为罗马法之后世典范的《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瑞士民法典》中均有类似的体现。它考虑到如下这一事实,即私人,无论是自然... |
||
回复:【法律方法】法教义学对中国法律思维的意义
8-26
·
(二)中国《民法典》的编纂:适度转向潘德克顿式法教义学范式?
1.法典体例 中国《民法典》的体例,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大陆法系的特征,即以受19世纪潘德克顿体系适度影响的德国范式为主,此外法国法的影响也很明显(法国法对罗马法的体系化加工较弱)。中国《民法典》的体例严格地遵循了上述模式,第一编是总则编,第二编是物权编,第三编是合同编(债法中体量最大的部分),第五编和第六编是婚姻家庭编和继承编。中国《民法典》还区分了物权法和合同债法,这是基于绝对权与相对权作为两种根本不同的权利类型... |
||
回复:【法律方法】法教义学对中国法律思维的意义
8-26
·
二、中国民法教义学与当代德国教义学现状的比较
(一)带有必要尊重的比较 近几十年来,尽管起点艰难,但中国在很短时间内已发展成为世界强国,在决定整个世界的命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以过去为基础建立了先进文化(Hochkultur),在几个世纪以来极大影响了亚洲的风貌。在其他场合,笔者曾明确指出,欧洲和整个西方文明既有光辉时代,也有恐怖岁月,因此,给正在复兴中的中国以良好的说教或者傲慢的批评,以要求中国效仿,这些做法都是不明智的。相反,中国必须找到自己的道路、走自己的道路(这是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