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 登錄 | 註冊

作者共發了454篇帖子。

【资料库】3.民事司法制度

382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0 12:53
黄文艺.权力监督哲学与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建设[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21,39(02):31-42.
关键词:权力监督;权力制约;权力监督哲学;党的监督;政法体制
摘要:从世界各国情况看,对执法司法权的制约监督,往往是权力监督的关键环节,也是权力监督理论的重点议题。在中国政法体制下,中国共产党的权力监督哲学是认知、思考和解决执法司法权制约监督问题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近年来,在中国共产党新的权力监督哲学的引领下,中国政法界深入推进执法司法体制改革,加快构建系统完备、权威高效的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这一体系既具鲜明的中国特色,包括党的监督、相互制约监督、内部制约监督、人民群众监督、数据监控等机制,又遵循了权力制约监督的普遍原理,内含着以制度制约权力、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权利制约权力、以科技制约权力等四大控权模式。面对快速变革的权力监督实践,中国法理学的既有监督理论应当进行重构重塑。
383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0 12:54
郝晶晶.互联网法院的程序法困境及出路[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21,39(01):83-95.
关键词:互联网法院;智慧法院;法定法官原则;直接言词原则;程序选择权
摘要:互联网法院借助互联网技术审理特定类型的涉互联网案件,以全流程在线办理为原则,改变了诉讼行为发生的时空条件。互联网法院在现阶段面临的程序法困境主要包括设立依据有违法定法官原则、管辖范围的界定不够妥当、在线庭审的规则创新冲击民事司法之基本原则、诉讼规则忽视对当事人处分权和平等权的保障等方面。从立法上明确互联网法院的试点法院性质,科学设定互联网法院与普通法院在涉网案件管辖范围上的分界,正视视频庭审与直接言词原则的矛盾,完善在线诉讼规则,赋予当事人程序选择权,是解决互联网法院现有程序法困境的合理选择。
384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0 13:08
周永坤.“韦伯命题”之争及其启示[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20,38(02):19-29.
关键词:韦伯命题;理想类型;卡迪司法;形式主义;司法
摘要:上世纪初,韦伯提出并论证了韦伯命题——中国司法属于非形式主义的卡迪司法。近百年以后,中国大陆就这一命题的真伪进行了长达10多年的高水准学术论辩。如果正确理解了韦伯社会学思想的核心概念——理想类型——及其衍生的卡迪司法的真谛,并运用整体的观念来评价中国司法,则韦伯命题的成立是无可置疑的,否定论者所列举的实证材料,并不是韦伯立论的基点。韦伯命题之争有复杂的时代背景,它的背后涉及法律文化是否存在普适性价值、不同时空中的法律文化是否存在可比性、如何客观认知和理性对待本族法律文化传统、法律现代化是否可欲及其价值取向等重大的法理问题,特别是对形式主义司法的认知与评价这一重大的司法哲学问题。这些与中国司法未来走向息息相关的时代性问题都值得法学界认真对待。
 
385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1 12:53
刘星.基层法庭空间的塑造:从中国另类实践看[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9,37(04):20-30.
关键词:法庭空间塑造;感受相互性;空间重叠;当事人视角;审理正确
摘要:从中国基层法庭空间的某些另类实践出发,可以探索法庭空间的新型理论框架。从环境心理学和更广泛的社会心理学看,中国基层法庭另类实践中体现的"感受相互性"和"空间重叠"的概念,是推进法庭空间理论再理解的引擎。由此而进,在法庭空间的理性、庄重、冷峻之外看到感性、活泼、暖心的价值,并看到不同案件纠纷类型适用不同法庭空间塑造的制度意义,可以提升司法活动的整体社会适应能力,增进司法的社会认同。
386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1 13:02
郑智航.国家建构视角下的中国司法——以国家能力为核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8,36(01):28-38.
关键词:国家建构;国家能力;司法系统;治理性相互依赖;条块关系
摘要:国家建构主要围绕国家能力的提升来展开,而国家能力理论包括国家与社会的治理性相互依赖和国家机构之间协调和沟通两个基本理论框架。国家与社会的治理性相互依赖框架强调应当将司法嵌入社会系统中,推动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正和博弈。国家机构之间协调和沟通框架强调中国司法必须既能克服"条条"分割引起的法律和政策传递失真,又能克服多部门之间因"块块"分割而引起的合作困境。提升中国司法能力,应当将法院嵌入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中,并能够有效地促进社会进步。为了解决司法失真和合作困境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党对司法工作的协调和沟通能力,优化审判权配置、科学定位四级法院的基本职能,增强块块中以各个部门的信任、合作和整合为基础的多属性治理能力。
387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1 13:04
刘练军.法官助理制度的法理分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7,35(04):13-22.
关键词:法官助理;司法改革;员额制;职业化
摘要:法院与法院之间差异甚大,在改革过程中各地法院应享有一定的自主权,以使它们能建立与本院"院情"相适应的法官助理制度。实践中法官助理的职责范围并非决定于改革文件之规定,而是由法院的案件负担、法官的素质与法官助理的数量及能力等多种因素决定。关于法官助理的出路,职业化是一个值得努力的发展方向,不应将晋升法官作为法官助理的职业前景。法官助理改革能否成功,与它作为一个职业对法学院毕业生究竟有多大吸引力关系甚巨。法官助理改革实际上是法官员额制改革的次改革。员额制改革进程的快慢、改革目标的达成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法官助理改革的命运。而员额制改革的成败则仰赖于改革者的决心与魄力。
 
388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1 13:08
李大勇.论司法政策的正当性[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7,35(01):19-25.
关键词: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政策;正当性;公众参与
摘要:司法政策既是制度运行过程中政治与法律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也是一个重新界分现有权力结构、权力关系与格局过程的政策性产物。面对质疑,从形式正当性和实质正当性两条路径,阐释了司法政策实质是最高人民法院行使司法管理权的一种方式。司法政策获得正当性是立法缺位与司法能动下为实现大局司法的必然结果,但其也要得到政治与社会的双重认同。为体现实质正义与程序正义的双重价值,应明确制定程序,引入专家论证和公众参与。
389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1 13:10
彭涛.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冲突处理规则[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6,34(06):36-43.
关键词:司法权;行政权;冲突规则;管辖
摘要:司法权与行政权力针对同一对象都有权管辖的时候产生管辖的冲突。三权分立体制中司法权与行政权之间的冲突体现为各个权力机构之间的相互力量博弈之后的平衡,无需冲突处理规则;而中国的司法权与行政权之间冲突却存在内在的一致性与协调机关,因此需要冲突处理规则。中国司法权与行政权两种权力之间呈现共同源于最高权力机关,相互分开,相互替代的关系,权力的行使必然发生冲突。两种权力冲突的基础在于管辖权重叠,因此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两者冲突规则应当是"先管优先"原则,即哪一个权力先管辖了需要处理的法律关系并发生效力,则哪一个权力优先。
390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1 13:13
王申.法官职业的道德义务和美德[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6,34(04):47-55.
关键词:司法伦理;法官道德;法官美德;价值
摘要:司法伦理是一门探讨法官道德责任义务的学科。法官只有具备了美德才具有道德价值。司法伦理掌握司法本身的道德性及其理性价值、伦理关系和伦理评价,是对司法、文化与法官间的协作以及一系列共同、基本的伦理价值、规范及态度之基础的寻求和建构。司法公正既意味着维护公义也意味着"善"。对于法官的道德要求,就其形式而言,都试图将法官塑造成为比现状更加完美。司法的本体世界就是一个道德世界,是法官所从属的真正在职业精神上自觉的世界。法官生活的道德标准惟有借助于司法伦理才能形成,司法伦理的目的是为法官自身建构一个与其职业相关联的秩序。
391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1 13:15
陈洪杰.民意如何审判:一个方法论上的追问[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5,33(06):13-21.
关键词:公众意见;人民意志;政治决断;法律决断;正当程序
摘要:"民意"若想成为司法场域内一种满足"可司法性"要求的"事实"存在,就必须经由某种程序理性构造为一个以最大限度社会共识为前提的共同体意志。正如人民主权之"人民"必须要经过某种拟制、代理或摄政才能完成"人民意志建构",无论是"最大限度社会共识"还是"共同体意志"也都只能通过间接的方式加以拟制和确认。

內容轉換:

回覆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看不清?換一張
©2010-2025 Purasbar Ver3.0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知識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