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 登錄 | 註冊

作者共發了454篇帖子。

【資料庫】3.民事司法制度

82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16 14:48
陳瑞華.法官責任制度的三種模式[J].法學研究,2015,37(04):4-22.
關鍵詞:法官責任制度;結果責任;程序責任;辦案責任;職業倫理責任
摘要:隨着司法制度的不斷發展和完善,我國的法官責任制度逐漸形成了三種模式。其中,結果責任模式發端於錯案責任追究制,後被納入違法審判責任制,如今則被視為防範冤假錯案的重要制度保證。程序責任模式濫觴於違法審判責任制,如今則成為法院進行案件質量評查、對法官確定獎懲措施的主要依據。隨着新一輪司法改革的推進,法學界發出了尊重司法規律、重構法官責任制度的呼聲,一種主要針對法官違背職業倫理行為來構建法官責任的新模式——職業倫理責任模式,逐漸出現在各種司法改革的方案之中。上述三種模式都是司法體制改革的產物,都有各自得以存在的制度空間,也都有相應的局限性和實施障礙。通過總結我國法官責任制度的發展經驗,可以為未來法官責任制度模式的選擇確立一些基本準則。
83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16 14:49
左衛民.省級統管地方法院法官任用改革審思——基於實證考察的分析[J].法學研究,2015,37(04):23-40.
關鍵詞:地方法院;法官任用;省級統管
摘要:對於地方法院法官的任用,實踐中已經發展出一套獨特的機制:絕大部分法官任用的實質性決策權主要由法院內部及本級黨組掌握,法院外部的權力主體及上級法院僅參與法院領導的任用;任用標準表現為以職業化為主,兼顧領導管理能力;任用程序上則形成多元化、有限競爭的選任格局。從效果層面分析,這套機制具有相當的經濟性,通常能夠選拔出具有一定業務能力和領導管理能力的法官及法院領導,但其存在的問題也較為明顯。這套機制的形成主要與中國整體的幹部任用制度以及司法制度建設、改革的進程有關。整體上看,目前着手推進的省級統管地方法院法官任用的改革,會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以往地方法院法官、院長任用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地方主義"甚至"山頭主義"、"保護主義"等問題,但也可能存在信息收集能力較差、任用成本過高等不足。"有限集中,分層授權"是既可解決上述問題,又能兼顧地方法院法官任用機制改革基本出發點的有效改革方略。
84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16 14:53
顧培東.人民法庭地位與功能的重構[J].法學研究,2014,36(01):29-42.
關鍵詞:人民法庭;法院改革;司法改革
摘要:近十餘年來,在法院現代化、正規化、規範化建設過程中,人民法庭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被邊緣化。然而,我國基層社會糾紛的有效解決正逐步凸顯出對人民法庭功能的需求,人民法庭自身的條件也發生了重要變化。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應當重新審視人民法庭的地位與功能,把適當增加人民法庭的設置,合理調整人民法庭的區域佈局,充實人民法庭的審判力量,強化人民法庭的功能,作為我國基層法院當下發展與改革的重要內容和路徑。這既可以從S省P縣法院相關實踐中部分得到證明,更可以從司法轄域的相對限縮、人民法院發展的主導思路以及基層法院審判工作主要特性等三個維度得到理論闡釋。
85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16 14:53
江國華.轉型中國的司法價值觀[J].法學研究,2014,36(01):56-73.
關鍵詞:政治司法價值觀;經濟司法價值觀;社會司法價值觀;衡平司法價值觀
摘要:對應於兩次歷史性社會轉型以及第二次轉型的三個發展階段,當代中國的司法價值觀發生了四次歷史性變遷,即從為階級鬥爭衝鋒陷陣的政治司法價值觀轉變到為經濟建設保駕護航的經濟司法價值觀,而後再演變為為社會穩定排憂解難的社會司法價值觀,並走向為法治文明註譯導航的衡平司法價值觀。鑑於前三種司法價值觀本質上都是法律工具主義的產物,是人治的變種,故有必要對其做歷史性反思。唯此,型塑以"公正、廉潔、為民"為基本內核的多元衡平司法價值觀方為可能。
86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16 14:53
江必新.法官良知的價值、內涵及其養成[J].法學研究,2012,34(06):38-48.
關鍵詞:司法審判;法官良知;司法倫理
摘要:法官審理案件,應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以良知為圭臬。法官良知的內涵可以概括為"八心",即一視同仁、平等對待之心,求真求實、勿冤良善之心,堅守正義、善解法意之心,懲惡揚善、保國安民之心,案結事了、息訟促和之心,真誠惻怛、哀矜裁判之心,勤奮敬業、救人水火之心,清廉如水、一塵不染之心。法官良知的養成,須遵循推己及人的判斷善惡之法,養守戒慎的良知形成之法,反躬自省的矯正固化之法,形成文化的擴展推廣之法。
87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16 14:55
譚世貴.司法制度研究的發展走向[J].法學研究,2012,34(05):47-49.
摘要:<正>我國近現代對司法制度的研究始於清末,歷經清末變法時期、民國時期、新中國初期與改革開放時期,其理論研究不斷深入,研究領域逐步擴大,研究方法日趨多樣,研究成果日益豐富。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末以來,法學界對司法制度的研究更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在當下中國,司法制度的研究已經成為一門顯學。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88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16 15:00
顧培東.人民法院內部審判運行機制的構建[J].法學研究,2011,33(04):3-20.
關鍵詞:法院改革;審判運行機制;審判管理;審判職權配置
摘要:法院如何恰當配置內部各主體、各層級的職權,合理確定各主體、各層級在審判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立符合審判客觀規律和現實條件的審判運行機制,是我國人民法院改革與發展中的重大現實任務。C市人民法院在審判職權的配置與界定、審判流程的建立與控制、審判動態的監督與把控、審判績效的評價和考核、信息技術的植入和運用等五個方面的探索,正逐步接近其構建"權力關係清晰、主體職責明確、監督制約到位、資源配置優化、審判活動透明、內部流程順暢、指標導向合理、科技全面支撐"的法院內部審判運行機制之目標。鑑於構建法院審判運行機制在中國特色司法制度微觀基礎的塑造、我國法院規範化發展、法院改革創新等方面的意義,C市人民法院的實踐能為其他司法機構的改革與發展提供有益的啟示。
89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16 15:00
龍宗智.審判管理:功效、局限及界限把握[J].法學研究,2011,33(04):21-39.
關鍵詞:審判管理;審判權;司法規律;相對合理
摘要:審判管理是對審判活動的組織、協調和監督。當前加強審判管理的特點,包括審判管理組織與管理措施的強化,管理的嚴格性與精細化程度的提高,信息平台的構建與技術手段的充分利用,管理活動中行政元素的強化以及對審判的滲入。這種狀況既有國家管理的宏觀背景支持,又有法院自身的原因。其現實意義是有利於保障審判的公正、效率、廉潔和司法統一性。但也有不符審判規律及不規範的問題,還可能扭曲審判行為。應當從"法院邏輯"即"裁判邏輯"中尋求司法建設的常識,重視審判資源配置,強化基礎意識防止輕重倒置,同時繼續按照司法規律推動法院改革;注意審判管理重在審判權外部展開,實現"以外促內";限制和規範審判管理權干預案件的實體處理;正確把握評查與考績的方法與限度。
90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16 15:07
陳燦平,柴松霞.清末改革司法職權配置考察[J].法學研究,2010,32(03):195-207.
關鍵詞:司法職權配置;清末修律;司法改革;部院之爭
摘要:清末改革中按照立憲政體和三權分立模式建立起相對獨立的司法權體系,但法部的司法行政權過大,處處與大理院爭權,對審判權的獨立行使構成阻礙。大理院內審判權與檢察權初步實現了職權獨立和相互制約,但對外都受到法部的制約,難以發揮各自應有的作用。清末缺少足夠的新式法律人才、配套法律和財政支撐,社會也沒有相應的思想準備,尤其是清政府力圖強化中央集權和政策統一的指導思想都影響了新建立的司法權體系的獨立運行。
91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30 07:34
劉海波.中央與地方政府間關係的司法調節[J].法學研究,2004,(05):36-44.
關鍵詞:中央與地方政府間關係;重疊統治;政治過程;司法調節
摘要:中央和地方政府間結構關係主要有兩種模式 :相互控制和重疊統治。相互控制模式的設計使得各級政府在組成、立法和執行上相互依賴 ,通過立法、行政過程中的體制保障機制來協調政府間的關係。這種方式有諸多弊端。用司法方式調節中央和地方政府關係 ,通過裁決個別糾紛 ,可以間接協調政府間關係 ,其方式有不為人注意的重大好處。中央與地方關係難題的治本之策是吸收重疊統治模式的優點並建立真正意義上的司法權。

內容轉換:

回覆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看不清?換一張
©2010-2025 Purasbar Ver3.0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知識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