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 登錄 | 註冊

目前共有454篇帖子。

【资料库】3.民事司法制度

122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5 20:32
[122]方泉.从欧文龙案看澳门《司法组织纲要法》第44条[J].中外法学,2009,21(03):469-479.
123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5 20:34
何远琼.站在天平的两端司法腐败的博弈分析[J].中外法学,2007,(05):564-586.
摘要:<正>好树结好果,坏树结坏果。——《马太福音第七章》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一、问题的提出及界定关于司法腐败,网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中国律师和美国律师合办一案件在美国诉讼,开庭前中国律师对美国律师说,咱们怎么还不给法官送礼,再不送该输官司了。美国律师
124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5 22:38
侯猛.最高法院规制经济的实证研究——以法院内部管理费用为分析视角[J].中外法学,2005,(02):203-215.
摘要:<正> 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中国最高法院介入经济的领域越来越广,表现出其司法权力扩张的一面,"民商事案件方面,金融、保险、证券、融资、租赁等新类型案件将会以较快速度增加。企业破产、劳动争议纠纷等案件也会呈上升趋势。民事案件会出现群体性、
125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5 22:39
苏力.论法院的审判职能与行政管理[J].中外法学,1999,(05):36-46.
摘要:<正> 一、问题 一个国家的法院系统的职责是完成国家赋予它的司法审判职能,这一点已是常识。但是,这通常只是从政治学或宪法的角度对法院功能所作的规范性分析和规定,是法院概念的赘述。在现实中,各国法院都由人(法官以及其他辅助人员)组成,有财政预算和支出,还必然有其他办公室的工作,因此,总是会有法院内部的行政管理事务。一般说来,这些事务性工作在各国至少有一部分是由或必须由法院自己承担,尽管由于各国的制度不同,各国法院所承担的这类工作的总量会有所不同。例如,与中国的法院相比,由于种种制度设置,由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承
126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5 22:40
陈端洪.司法与民主:中国司法民主化及其批判[J].中外法学,1998,(04):34-44.
摘要:<正> 中国1990年代的司法改革,尤其是程序改革令人瞩目。中国当代司法改革的根本宗旨无非是给当事人更多的发言权与尊严,使结果更公正,通过合理的分工减轻法院的负担从而提高效率。人们的改革建议大致围绕两方面:一是司法体制,给法院争取更大的独立与自主;二是庭审方式,从纠问式向对抗式过渡。不可否认,此次讨论具有一定的广度与深度,不乏真知灼见。但是,一个贯穿上述两方面直接关系到改革目标的话题却无人问津,这就是司法与民主的关系。 司法与民主的关系是双向关系:司法作用于民主;民主影响司法。本文所论乃是后者。所谓司法制度,“大体说来,就是国家组织些什么样的司法机关,以及这些机关的任务如何,这些
127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5 22:41
本杰明·N·卡多佐,苏力.司法过程中历史、传统和社会学方法的作用[J].中外法学,1997,(06):121-128.
摘要:<正> 【在司法过程中】哲学的方法与从其他方法中找到其市场的另一些倾向会发生竞争。这些其他方法中之一就是历史的方法,或进化的方法。一个原则会自身扩展直到其逻辑极限,这种倾向也许会为另一种倾向所抵销,这就是,一个原则本身的历史限度会限定其自身。我并不是说这时候两种方法就总是对立的。将它们视为完全不同,这样的分类无疑会受到指责,它所涉及的界线和区分原则有一定的重合。非常经常的情况是,历
128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5 22:41
尹伊君.检法冲突与司法制度改革[J].中外法学,1997,(04):37-48.
摘要:<正> 在中国漫长的法制演进历程中,尽管具体的司法制度屡经更迭,但整个司法组织间则一直保有一种高度一致的协调。新中国四十余年的司法实践亦复如是。然而,从1992年开始,中国两大司法机关——检察院和法院,在司法解释以及具体执法工作中却产生了一系列矛盾和罅隙。当司法人员面对两个互有冲突的司法解释处于执法两难境地的时候,似乎不曾有人意识到,检法冲突是中国司法制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主体利益多元化
129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11 20:28
田夫.“法检公”三机关关系原则的解释论展开——兼论制约与监督的关系[J].清华法学,2024,18(02):111-125.
关键词: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监督
摘要:对三机关关系原则的解释论展开应建立在厘清该原则的性质是立法原则这一基础之上;对“分工”应采取“分权”这一通常理解;对“互相配合”应放弃三机关具有共同的任务这一任务论解释,采取三机关在工作程序上的衔接关系这一结合论解释,进而凸显配合的程序价值;对“互相制约”的解释首先应建立制约之递进性与互相之整体性的框架,进而将检警关系解释为制约与被制约的关系,将检法关系解释为互相制约的关系,但同时强调坚守审判中心主义的立场;对“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解释时应注意到三机关关系原则蕴含的双重目的结构。此外,彻底解释三机关关系原则还需要解释制约与监督的关系,应采取基于主客体结合的“制约监督差异论”。
130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11 20:46
唐应茂.司法公开及其决定因素:基于中国裁判文书网的数据分析[J].清华法学,2018,12(04):35-47.
关键词:中国裁判文书网;裁判文书上网;司法公开;大数据
摘要:本文研究外部因素是否及如何影响司法公开程度。文章首先报告了中国裁判文书网2008年至2016年裁判文书上网状况,包括全国及各省的裁判文书上网情况(上网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权威、市场化水平和公众信任三个外部因素对代表司法公开程度的上网率高低的影响。本文发现,权威和市场化水平与司法公开程度存在正向关系,而公众信任对司法公开程度没有影响。本文指出未来司法大数据研究的三个方向,即关注内部因素如法院能力和意愿对司法公开程度的影响,在司法公开程度存在不足的情况下延续类型化研究路径,以及探索基于"小型"全样本的实证研究。
131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11 20:47
张青.基层法官流失的图景及逻辑:以Y省部分基层法院为例[J].清华法学,2018,12(04):48-67.
关键词:基层法院;法官流失;司法改革;职业保障
摘要:基层法官流失一直以来是困扰我国基层法院的一个突出问题。通过对Y省若干基层法院的实证研究发现,基层法官流失整体上虽呈逐年递减的趋势,但从微观层面看仍较为严重且表现出显著的地域性。从流出与流入人数对比看,经济社会发达地区与偏远落后地区基层法官流失率最高;远离大都市且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基层法官流失率则相对较低。从类型上看,总体以内向型和外向型的体制内流动为主,市场型流动极为有限。其中外向型与市场型流动所占比重同法院所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呈正比例关系。从流失人员的构成来看,表现出年轻化、高学历趋势。在新一轮司法改革背景下,应对基层法官流失,应在考虑地区差异的同时注重法官职业保障深层次制度的完善,而不能仅仅关注福利待遇的提升抑或纯粹的行政压制。

內容轉換:

回覆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看不清?換一張
©2010-2025 Purasbar Ver3.0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知識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