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杨建军.重访司法能动主义[J].比较法研究,2015,(02):132-147.
关键词:司法能动主义;司法审查;权利;反多数难题;宪法
摘要:司法能动主义的发展重心经历了从"司法审查"到"权利保障"的转变,界定司法能动主义的标准也由单一趋向了多元。宣布其他机构的违宪行为无效、忽视或放弃司法先例、造法性司法、违反解释方法、结果导向的判决,是司法能动主义的主要表现形态。积极发现和回应社会现实需求并扩大权利救济,合理地控制政府权力,法官职业群体的中立性、超然地位和审慎反思性,是司法能动主义正当性的主要所在。面对反多数难题、自然法与个人偏好入侵司法等诸多质疑,司法能动主义需要合理确定自身的限度,坚守宪法边界,并审慎地展开自己的行动。
|
 |
江必新.域外案件管理改革的借鉴与启示[J].比较法研究,2013,(04):1-11.
关键词:审判管理;案件管理;域外经验
摘要:近几十年,两大法系国家为应对诉讼迟缓、案件积压、诉讼成本等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管理的改革措施,虽然二者改革模式与过程不尽相同,但均旨在通过案件管理实现诉讼程序的经济高效,司法资源的有效整合,审判结果的实体公正以及纠纷的实质性解决。我国的司法改革在积极的推进当中,审判的质量和效率同样存在问题,立足国情、借鉴域外的有益经验,加强审判管理是妥善解决当前问题,保障司法活动公正、顺利进行的重要机制。
|
 |
陈光中.比较法视野下的中国特色司法独立原则[J].比较法研究,2013,(02):1-12.
关键词:司法独立;外国宪法规定;中国特色司法独立原则;确保实施
摘要:司法独立原则作为一项重要法治原则,已为世界各国宪法所确立,但表述不一,或仅规定司法权属于法院而不作明确规定;或明确规定法院、法官独立;或强调法院、法官独立的同时,也涉及其他司法主体的独立。司法独立是实现司法公正的首要保障,是树立司法权威的必要条件,也是法官职业化的题中之义。中国特色司法独立原则在司法独立主体、司法机关的上下级关系以及独立的程度上有别于西方国家。要确保中国特色司法独立原则的有效实施,必须理顺司法机关与党的领导、司法机关与权力机关、司法机关与行政机关、上下级法院之间、法院内部合议庭与院长、庭长以及司法独立与法官职业稳定性等几个方面的关系。
|
 |
朱立恒.国外法院裁判与民意冲突解决的基本经验[J].比较法研究,2012,(02):93-106.
摘要:<正>国外特别是两大法系发达国家在法院裁判与民意冲突解决的法制建设方面已有长足的发展,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既有直接的制度形式,也有其他间接的制度形式,共同发挥作用,可资我们借鉴。本文拟对国外解决法院裁判与民意冲突的典型制度形式,主要包括
|
 |
袁治杰.磨坊主阿诺德案考论[J].比较法研究,2011,(02):128-142.
摘要:<正>绪论著名的磨坊案在德国法律发展史上具有无可争议的重要地位,然而在我国,由于传说中的磨坊案谬传极多,故极有必要作出澄清并全面予以研究。对本案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细致地理解德国法律发展过程,尤其是理解该案对于德国《普鲁士普通邦法》的诞生,及其对于确立司法独立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并有助于我们理解权力判决和司法独立所具有的复杂关系,同时有益于我们更深入理解司法独立的命题以及信访等问题。
|
 |
谢冬慧.实现公正:法律及其职业的崇高追求——解读丹宁勋爵的司法公正思想[J].比较法研究,2010,(03):105-117.
|
 |
罗智敏.从邓玉娇案看民众“干预”司法的若干问题[J].比较法研究,2009,(06):124-131.
|
 |
曾尔恕,赵立新.面向21世纪的日本司法制度改革[J].比较法研究,2009,(03):21-33.
|
 |
阿奇博尔德·考克斯,刘练军.最高法院的职分:积极还是自制?[J].比较法研究,2007,(03):147-160.
摘要:<正>1787年9月17日,为了在新宪法上签名,本·富兰克林坐在轿椅上被抬到了独立厅。签名时,年迈而坚毅的他流泪了。为北美殖民地走向统一,富兰克林付出了一生的努力,但没有成功。路途与交通方面的困难,因环境、习俗和宗教方面的差异所滋生的强烈的地方傲慢与妒忌,经济利益上的冲突以及在暂时性地推翻英国统治之后无诚意为新的中央政府让出哪怕是一丁点儿的地方独立,所有这些使得在统一的道路上每前进一步都遭到冲撞。在那潮湿、闷热的四个月里,制宪会议常常濒临解散的边缘。乔治·华盛顿后来写信给他的朋友拉法叶特(Lafayette),称最后达成协议是个奇迹。
|
 |
理查德·A·波斯纳,张海峰.卡多佐的司法哲学[J].比较法研究,2005,(04):122-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