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 登錄 | 註冊

目前共有454篇帖子。

【资料库】3.民事司法制度

262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4 08:19
陈征楠.系统论视野中司法与媒体间的技术格局[J].法学,2019,(07):133-149.
关键词:系统论;司法;媒体;闭合性
摘要:司法与媒体之间的关系表征着司法机构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重要现实指标。近年来颇富争议性的热点案例,映射出该种关系的高度复杂性,其逻辑结构与问题节点亟待厘清。在此,以卢曼为代表的系统论社会学是具有突出解释功能与指涉效力的理论工具。它的重要意义在于指出,为了在环境中保持自身,系统在运作上必须具有规范闭合性,这是其认知开放性的前提。以此为理论基础,应当认识到,司法与媒体分别代表着当代社会两种具有独立逻辑的功能系统,必须在二者间建构合理的结构耦合关系。其中的技术核心在于充分维护司法论证环节的规范闭合性,以此保证法律系统自身符码与纲要的运作有效性。
263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4 22:59
方乐.法官责任制度的司法化改造[J].法学,2019,(02):150-164.
关键词:法官责任;司法责任;司法规律;司法化改造
摘要:中国的法官责任制改革,尽管在制度的设计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也存在着一些不符合司法规律的内容。这种"司法化"不足的改革局面,不仅会制约改革举措的实施效果,也会影响改革方案的后续推出,还会使得制度改革的意义被冲击甚至被抵消。要确保法官责任制改革积极效果的发挥,就必须要正视当下中国法院的制度角色和制度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始终坚持以司法化的标准和方式来解决法官责任的制度配置问题,通过法官责任的司法化认定以及问责机制的司法化改造,并在此基础上适当引入竞争性因素和激励性机制来调整以往司法责任管理过度依赖惩罚性资源的模式,才能将法官责任从司法责任的整体性裹挟中适度剥离出来,建立起既符合当下中国司法国情又能够确保司法权有序运转的法官责任制度。
264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4 22:59
吴元元.基于声誉机制的法官激励制度构造[J].法学,2018,(12):76-90.
关键词:法官激励;声誉机制;判决书书写;道德理性;法官职业伦理
摘要:能否建构新型的法官激励制度体系,真正激活其主体意识、强化道德理性、有效实现我国法官队伍建设的创造性转化是影响我国司法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法律认知、事实认定、以及法官决策后果预估三个维度的不确定性导致法官的思考过程难以观察、决策结果难以实行"数目字管理"。对于法官的激励不应搬用企业或行政机构等科层组织的考课设计,应当遵从组织扁平化的改革趋向,构建法官声誉机制,发挥其人力资本集聚效应,培育法官的法治美德意识。实施判决书署名制度等层面的改革,为增强判决书说理提供充分的激励,在技术维度推进法官声誉机制建构。强化法官职业伦理规则,以司法场域的纪律规训砥砺法官的道德理性,激励法官积极追求良好声誉,防止法官的声誉资本受到不法侵害。应当将"君子之道"适用于司法审判,塑造法官作为维系与守护公平、正义价值的"士"的共同体。
 
265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4 23:00
洪冬英.司法如何面向“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等技术革新[J].法学,2018,(11):169-180.
关键词:技术革新;互联网法院;适用程序;诉讼预期;创新转型
摘要:现代民事司法必须面对"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革新带来的成果运用,不断地改革、完善诉讼规则以适应需要,同时这也与当前智慧法院的建设相互交叉。民事司法与技术革新在互动过程中,接近正义的司法本质决定了技术是手段,公正是目的;在技术提供辅助的背景下,互联网法院应当是全景式的、与传统司法相并列的存在方式。结合杭州互联网法院的运行分析,此类法院属于新型专门性法院,其案件管辖权不仅针对专门性事务,还应当具有跨行政区划能力;互联网法院的适用程序中应当保障当事人线上线下的程序选择权,以简易程序的适用为主,并推广电子督促程序的运用。送达与证据是民事诉讼中的关键问题,在运用中,电子送达、证据的种类和提供证据的责任面临着更多的创新转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完善适用规则,以期改变立法思路。
266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4 23:02
方乐.审判委员会制度改革的类型化方案[J].法学,2018,(04):97-116.
关键词:审判委员会;制度角色;差异化;类型化;司法改革
摘要:"差异化"既是各级各地法院审判委员会工作机制的基本特征,也是审判委员会制度在实践运行中所整体呈现出的现实状态这虽然反映出不同的法院对于审判委员会制度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但这并非审判委员会制度改革所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因各个法院内部利益诉求的矛盾冲突所导致的审判委员会制度运行的不确定性以及由此造成的法院审判权内部运行秩序混乱,才是审判委员会制度实践所展示的最大风险。审判委员会制度运行的问题并不是每个法院之间存在差异,而在于一个法院内存有明显的差异。要充分发挥审判委员会的制度功能,就必须要忽视这种整体上的差异性,转而通过建构类型性的、差异化制度和机制来消除审判权运行的不确定性,通过"差异差异化"的方式来使得制度运行得以规范化。
267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4 23:02
徐清.三重场域下中国基层法官离职类型探讨[J].法学,2018,(04):117-127.
关键词:法官;法官离职;法官角色;场域;基层法院
摘要:通过对基层法官为何离职这一组织现象的层层剖析,勾勒出当下中国基层法官日常生活中身处的三重场域及其生存状况。受到权力场域和社会场域的交互影响,司法场域中的基层法官只能拥有"有限"的司法判断权,既需要面对来自权力场域中的日常政治,又需要考虑并解决深嵌于社会场域中的各种人情世故,陷于法律人、公务员和社会人三种身份的定位混乱。相关调研分析表明,权力场域主导下的基层法官在行动中分别表现出了三种不同的角色和离职类型,分别是权力持有型法官的高原型离职、权力依附型法官的瓶颈型离职以及通常不会选择离职的权力边缘型法官。
268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4 23:05
徐向华,石俏伟,张宇,林彦,陈昌恒.“功能—组织—机制—技术”视角下的法院改革及其成效研究——以贵州省地方法院改革为例[J].法学,2017,(10):159-167.
关键词:法院;功能;公正;效率;司改实效评估
摘要:立足于"功能—组织—机制—技术"四元交互的研究视角,以贵州省地方各级法院的改革实践为例,对改革所依托的立法、组织、文化乃至技术层面的制度力量进行综合分析,以期逻辑地验证法院在改革中以怎样的组织架构、凭借怎样的运行机制,并在怎样的信息技术保障下,在多大程度和范围上取得了与法院的宪定角色和法定功能相吻合的改革实效,进而客观验证"贵州答卷"与国家司法改革目标的契合性和类似地区的可复制性,探索既能"关照"我国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等本土国情,又能实现司法改革成效最大化的中国规律。
269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4 23:07
方乐.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的运行机制——以审判权的内部运行为中心的考察[J].法学,2017,(04):99-112.
关键词: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审判权内部运行机制;司法体制改革;司法权威
摘要:作为司法改革的"试验田",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在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上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将司法改革各项举措更加有效贯彻的同时,确保司法的制度资源和人力资源得到最优化的配置,进而提升审判权的运行效果。对于巡回法庭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我们也要有所预判,要努力通过人力规划与制度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来消除其中的不确定性因素,通过对巡回法庭职能的合理定位来平衡现有制度机制在运行中所存在的矛盾性结构与力量,确保巡回法庭良性运转的同时促使功能的良好发挥,从而实现司法改革的整体目标。
270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4 23:07
徐骏.智慧法院的法理审思[J].法学,2017,(03):55-64.
关键词:智慧法院;工具理性;司法自主;司法平等;司法公信
摘要:智慧法院是以实现司法公正和高效为目标,以数据开放共享和安全可信为基础,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促进司法审执公正化和法院管理高效化的信息化系统。当前智慧法院建设在实践中存在地方性试点意义有限、数据化基础还不坚实、司法数据仍是闭环流通等问题,导致智能化程度不足,智能应用目标难以实现。工具理性对司法意义的消解,智慧管理对司法自主的削弱,智慧应用对司法平等的分化以及服务外包对司法公信的威胁,是智慧法院存在的法理困境。坚持以人为本、技术中性的理念,坚持对司法公平正义的追求,应是对待智慧法院的理性态度。
271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4 23:16
王申.司法职业与法官德性伦理的建构[J].法学,2016,(10):125-133.
关键词:道德团体;伦理精神;道德品格;价值体现
摘要:德性伦理学作为规范伦理学的一个分支,是把关于人的品格的判断作为最基本的道德判断的理论。德性伦理学要求人们成为具有某种道德品性的人。德性就是人依照自己的"固有本性"或根本"法则"而行动。法官的历史其实就是法官道德活动的现象界。司法伦理精神包含了构成法官共同体的伦理秩序、法官的道德品质、司法伦理的精神性、体系性元素,以及由这些元素所形成的完整的法官道德形态。法官职业伦理是法官为自身所立之法,它的必然性源于法官职业本身。在法官的所有属性中,德性是最为高贵的。法官是社会良知的典范、正义的榜样、道德的先进者和法律的捍卫者。司法伦理规范其实是法官职业价值理念的凝结,也反映了法官职业的道德理想。

內容轉換:

回覆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看不清?換一張
©2010-2025 Purasbar Ver3.0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知識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