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 登錄 | 註冊

目前共有454篇帖子。

【資料庫】3.民事司法制度

432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3 21:49
唐宏強,黃浴宇.法官地位的經濟學分析——以美國為範例的考察[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3,(02):111-116.
關鍵詞:經濟人理性;自發秩序;分工;產權;社會博弈
摘要:法官地位問題是目前司法改革中遇到的核心問題之一 ,運用經濟學的分析方法 ,在哈耶克自發秩序理論的基礎上 ,以社會分工為邏輯起點 ,沿「經濟人」理性選擇的路徑 ,探討初始產權的界定以及法官所面對的內外約束機制對於法官地位形成的重要意義 ,給我們的啟示是 :中國司法改革應借鑑美國法官地位確定的經驗 ,建立法官排他性產權的制度保障 ,建立有效的激勵與約束機制 ,實行審級中的雙軌制和社會各利益集團的有限參與。
433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3 21:55
王安異,毛卉.論審判的自治與控制[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0,(01):44-53.
關鍵詞:審判;自治;控制;公開
摘要:文章思考了審判自治的法治蘊涵,認為中國審判改革的選擇不在移植審判自治的制度, 而在於給審判再生產提供自我完善的條件, 並進行必要的控制, 且審判控制並不能取代法官的自主審判。審判的自主和控制是審判改革中的一對矛盾,二者整合於審判公開。
434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3 21:58
德全英.中美法院制度的宏觀比較與思考[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1999,(03):
關鍵詞:中美法院制度;權力;司法
摘要:當前中國推進司法制度改革,有必要觀察和研究其它國家司法制度的一些有益的經驗。此文從法院的權力、機構的設置、管轄和解釋、法官的產生和任免、以及法院制度中存在的問題和趨向等幾個方面宏觀地比較了中美法院制度各自的特點。兩國司法制度由於國情的不同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同時面對各自統一法制的問題,又存在某些共同的趨向。提出了當前司法改革中加強統一司法權,消除司法工作中存在的地方保護主義傾向,以利於公正司法的基本設想
435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3 22:05
王祺國,張荻秋.論審判獨立的雙重屬性[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1989,(03):20-24.
摘要:<正> 一、審判獨立的由來與發展 眾所周知,在封建專制統治下,行政、立法、司法大權為君王所獨攬,必然造成司法專橫,不可能存在司法獨立。為了反對封建的司法專橫,資產階級思想家提出了審判獨立(又稱司法獨立、法院獨
436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4 18:32
鄭智航.智能司法信任機制的法律構建[J].現代法學,2023,45(06):71-84.
關鍵詞:智能司法;司法信任;人工智慧;技術治理
摘要:傳統司法信任包括基於對司法制度、司法機構、司法工作者行為等司法內部知識的認識而產生的認知信任,基於司法的運作能夠滿足公平感、正義感等情感預期而產生的情感信任和基於既有外部司法經驗與司法情感產生的信念信任三個基本層次。在智能司法活動中,由於「技術信任」的客觀屬性,信任生成中的理性成分得到了強化和放大,情感與信念的成分則被相應地弱化。通過制度規範實現對技術的開發應用和評估監管、增強司法人員在技術使用過程中的能動性、恪守技術的工具屬性、搭建制度化的溝通平台,以及保持同社會公眾積極的互動與溝通、約束和引導新媒體的宣傳等,是構建智能司法信任的重要方面。
437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4 18:32
蔣惠嶺.論傳統司法規律在數字時代的發展[J].現代法學,2023,45(05):125-138.
關鍵詞:司法規律;數字時代;智慧法院;司法改革
摘要:數字時代和智能社會是司法制度發展的新場景,而司法制度的理論支撐——司法規律(在法律範疇內體現為司法原則)同時也面臨新的挑戰。舊有問題依然存在,而新問題不斷湧現。儘管司法改革過程中採取了一系列應對措施,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豐富和發展了傳統司法規律的內涵,但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以「智慧法院」建設為研究場景,針對在線訴訟、司法智能化、網際網路應用中遇到的新問題,特別是審判獨立、實體公正、程序公正、司法民主、司法效率等主要原則受到的衝擊,依託司法改革的成果,對上述原則在數字時代的內涵、表達、作用形式、困境及出路進行系統分析。即使在數字時代,傳統司法規律的基本論斷依然成立,但又需要適應時代要求和實踐情況。
438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4 21:18
陳柏峰.我國政法教育的變遷與展望[J].現代法學,2022,44(02):3-21.
關鍵詞:政法;政法教育;法學教育;全面依法治國;大法治格局
摘要:政法教育形成於1950年代,基於鞏固新生政權的需要,它為政法工作培養專門幹部。與政法工作強調政治性一樣,政法教育是強調政治性的法學教育,非常重視黨的政治路線和組織紀律教育。改革開放後,法學教育日趨強調專業化、職業化。20世紀80年代,仍繼續強調政治性。這與當時的社會治安形勢及「嚴打」刑事政策有一定關係。1990年代以後,政治性在政法教育中日漸淡出,法學教育趨向服務市場經濟的專業化。新時代的治國理政,在法治領域創造了一系列新實踐,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運用深入政治領域,國家和社會治理廣泛納入全面依法治國範疇,涉外法治深度關聯國際政治、國際關係。這些實踐造就了強調政治性的大法治工作格局,對法學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催生了新政法教育。黨內法規學、紀檢監察學、國家安全學、社會治理法學等新學科應運而生,人權法學、智慧財產權法學等學科應需更新。新政法教育與專業化法學教育並行,擴展了法學教育的領地。
439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4 21:20
雨峰.中國基層司法中的儀式與權力[J].現代法學,2021,43(05):41-53.
關鍵詞:基層司法;儀式;權力;技術;司法多義性
摘要:通過影像和訪談獲得的材料可以提供生動的司法運行情況。基於一部電影和深度訪談發現,在基層司法中,與抽象的法律規範相比,地方性知識發揮著重要作用。依賴於時間、空間、階層、主體等地方性要素,司法在運行中呈現出不同的權力關係和技術。正是這些權力與技術,使司法呈現出多重面相。司法並不是純粹的公權力規範私主體行為的過程,相反它是國家公權力和民間私行為互動的場域。儀式是司法中的重要要素,當事人有時會通過參與儀式而影響理想中的司法儀式。空間體現著不同主體間的權力關係。基層司法更多呈現了民間百姓的實踐,從而使司法具有了多義性。因此,看上去是"背離"司法的現象實際上是司法的不同面向。
 
440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4 21:21
魏斌.司法人工智慧融入司法改革的難題與路徑[J].現代法學,2021,43(03):3-23.
關鍵詞:司法人工智慧;司法改革;數字正義;司法價值;司法規律
摘要:司法人工智慧融入司法改革是新一代科學技術推動司法改革的新範式,它為提升司法改革質效、提高司法能力、推進司法公開、堅持司法為民和公正司法提供了智能化解決方案。司法人工智慧融入司法改革的法理表達是"數字正義",它運用法治思維和法律方法為司法改革提供適用的理論解釋和方法論支持。然而,司法人工智慧面臨著公正和效率價值的失衡,實踐上仍難以滿足司法改革的需求,技術上存在算法不可解釋和過擬合的瓶頸,還缺乏精細化評估司法改革成效的科學方法。未來路徑需要從頂層設計上構建多維司法價值均衡發展的科學理論,研發遵循司法規律的智能化應用,建立以司法人員為中心的人機協同機制,構建司法改革成效評估的科學方法,制定司法人工智慧的倫理規範,探索適應司法數位化改革的訴訟制度。
441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4 21:25
陸永棣.法官良知在司法責任制背景下的展開[J].現代法學,2020,42(03):14-28.
關鍵詞:司法責任制;影響性案件;責任豁免;法官良知
摘要:從南京彭宇案到聊城辱母殺人案,從鄭州電梯勸阻吸菸案到廣州摘楊梅墜亡案,當下一系列影響性案件不斷拷問著法院和法官應該如何對事關社會道德、善良風俗等個案,以符合常情常理、不與公眾主流道德情感相悖的判決完成個案救濟,最終實現對社會道德風尚的回應和引領,從而彰顯司法價值。這類案件的處理由於法官把握失度從而成為影響性案件的原因儘管多樣,但憚於錯案追究制,迴避事實認定和法律適用上應有的"弘揚正義的良知"的追求,並以此為避責選擇,降低抑或排除辦案風險,無疑為重要方面。因此,應完善司法責任制改革中的錯案追究制度,在建立一種遵循正當程序下的責任豁免制度的基礎上,由法官"弘揚正義的良知"的要求,以善良之心對待每一個案件;準確把握立法本意,以主流道德價值回應社會公眾期待;審慎駕馭法律規則和法律原則的關係,以法律的尺度實現道德的要求,努力實現讓人民群眾在每個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內容轉換:

回覆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看不清?換一張
©2010-2025 Purasbar Ver3.0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知識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