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 登錄 | 註冊

作者共發了74篇帖子。

【资料库】5.民事诉讼法基本制度

61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1 13:00
高翔.陪审员参审民事案件中事实问题与法律问题的区分[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8,36(03):179-188.
关键词:陪审制;事实问题;法律问题;概念区分;法官指示
摘要:事实与法律问题的区分是陪审员参审民事案件不可回避的问题。英美法系事实与法律问题呈区分与交错状态,大陆法系诉讼结构同区分论存有冲突。我国陪审员参审下事实与法律问题的区分存在极大障碍,可从"最低限度概念区分+法官指示程序保障"的二元路径予以求解。从厘定最狭义的事实问题、根据裁判主体认知规律及裁判对象酌定混合问题等方面确定事实问题与法律问题区分的最低限度,如感观直接感知的事项、小前提的回溯式涵摄、证明力评价、事实判断中的非法律评价。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由指示阶段、指示启动、指示内容、指示效力、指示救济等构成的法官指示体系,使最低限度的概念区分融入诉讼程序,一定程度解决事实与法律问题的区分难题。
 
62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1 13:08
朱福勇.论合议庭的评议对象与论证表达[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7,35(01):134-142.
关键词:合议庭;评议对话;评议对象;论证表达
摘要:在职权型诉讼构造下,合议庭评议存在的"合而不议",法官"独白"之现象,抑制合议庭功效之发挥。具有主体间平等性、言说推理性和程序正当性特质的合议庭评议对话,旨在促进参审人员就案件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问题达成共识。合议庭评议对话依赖于诉讼主体间平等对话,聚焦当事人论辩意见,确立评议对话结论的逻辑性、结果的共识性和说服他人的可接受性,以促进合理的、可接受的评议结果的形成。
63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1 13:14
刘方勇.人民陪审员角色冲突与调适[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6,34(02):155-166.
关键词:司法民主;人民陪审;角色理论
摘要:人民陪审员角色分析表明,"陪而不审"现象根源于司法场域的角色冲突。基于角色认知与角色期待的多重性,"陪而不审"尚不能涵盖陪审员角色的全部表现,且"陪而不审"虽非制度期许的正效应,但尚未产生明显负效应。故陪审员角色调适应契合角色认知与期待的多重性:在角色定位上,应回归"外行"应然角色;在角色扮演上,应立足于"参",再着眼于"审";在角色挑选上,应以开放性与随机性为前提,并以开放性保障随机性。
64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2 10:37
李喜莲.网上公开之民事裁判文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5,33(04):191-201.
关键词:民事裁判文书;事实认定;判决主文
摘要:民事裁判文书承载着诸多价值理念已然上网公开了。公开的民事裁判文书在事实认定、论证说理、判决主文等核心内容上不尽人意,在文字表达、结构布局方面也存在诸多明显错漏。究其原因,既有法官知识和经验不足,以及对裁判文书上网公开意义认识不深之内因,亦有保障法官独立审判、确保裁判文书质量之相关制度缺失之外因。为了切实提高裁判文书的质量,避免裁判文书带"病"上网,必须对法官进行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培训,以提高他们制作裁判文书的能力,并且建立健全相关保障制度,为法官制作优秀裁判文书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唯有如此,方能弥合裁判文书上网公开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
 
65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2 10:37
何家弘,王燃.法院庭审直播的实证研究[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5,33(03):53-63.
关键词:庭审直播;网络直播;视频直播;图文直播;微博直播
摘要:法院的庭审直播是指法院在法庭审判的同时通过广播、电视或网络等途径对庭审过程进行的图文、音频、视频播放。庭审直播是司法公开的需求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庭审直播是有利有弊的。就当下中国而言,庭审直播的价值主要表现为有助于增强司法的透明度,提升司法的公信力,维护司法公正,遏止司法腐败,改变庭审虚化的现状,促进司法判例制度的建立等。目前,中国法院的庭审直播存在着地区发展不太平衡、直播体系不很规范、直播技术不够专业、直播内容不甚完整等问题,因此就要健全庭审直播的体系,完善庭审直播的规则,提升庭审直播的水准,加强庭审直播的实效。
66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2 10:38
刘小鹏.庭审网络直播与当事人隐私权保护的冲突与平衡[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5,33(03):64-72.
关键词:司法公开;庭审网络直播;隐私权
摘要:为了扩大司法公开与加强社会监督,各地法院纷纷推行庭审网络直播。法院充分肯定庭审网络直播的积极作用,却忽略了当事人隐私权的保护。庭审网络直播与隐私权的实现方式与价值差异决定了两者必然发生冲突,这种冲突实际上是司法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冲突。由法院主导的司法公开应当避免司法专横与司法行政化。借鉴域外庭审直播经验,应当尊重与保护个人的人格权利,协调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坚持程序正当原则,完善我国目前的庭审网络直播制度,在司法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冲突中构建平衡。
67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2 11:07
魏胜强.司法公正何以看得见——关于我国审判方式的思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3,31(06):35-48.
关键词:审判方式;司法公正;改革
摘要:我国当前审判方式的缺点是,不能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司法公正:开庭方式无需当庭宣判,难免引人质疑;闭庭方式偏重书面材料,具有神秘色彩;特殊方式情形过于特殊,淡化外在标准。司法公正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对审判方式提出的要求在于:尊重当事人的主体地位,法官的职权服务于当事人的权利;发挥法律职业共同体的作用,实现控辩力量的平衡;维护法官独立审判的权力,限制法官的任性。围绕司法公正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改革我国的审判方式,应当从内外两方面入手。内在方面是使审判方式改革与司法制度改革同步进行,关键是改革审判管理体制和陪审制度,并推行公开审判制度。外在方面是赋予现有的审判方式以新的活力,即突出开庭审判和当庭宣判的主导地位,闭庭方式与特殊方式限于基层人民法院在简易程序中合并适用,高级以上人民法院实行巡回审判。
68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2 11:15
赵钢.回避制度之改良与保全机制之完善——以《民事诉讼法》修改为背景的思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2,30(06):159-162.
关键词:民诉法修改;回避制度;保全机制
摘要:《民诉法修改决定》的通过,使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得到了较为全面的改良与完善。具体就回避制度而言,除在回避事由等方面明显更趋周密外,没有适时借鉴、吸收"依职权裁定回避"之适宜方式,显为此次修法之不足;就保全机制的完善来讲,"财产保全"概念之弃用与"保全"用语之"上位",显然使得与财产保全平行之"行为保全"有了容身之所,但从财产保全与行为保全共同之目的,以及二者与证据保全之逻辑关系来看,似以"执行保全"来指代财产保全和行为保全更加合理。
 
69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2 11:35
韩波.论回避制度的根基:信息披露[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29(01):141-148.
关键词:回避事由;信息披露;偶然发现模式
摘要:缺乏相应的信息,当事人意识不到需回避人员回避的必要性,当事人就没有申请回避的理由和依据。没有完善、充实的信息披露制度,回避制度只能处在被"形骸化"的窘境中。在我国诉讼中,回避事由信息的发现模式属于偶然发现模式。这使得我国诉讼程序正义处在低水准状态。回避事由信息披露与需回避人员的隐私权保护、司法权威的实现不存在冲突。回避事由信息披露是保障当事人诉讼知情权的应然之举。可以考虑组合使用网络披露、院内披露、文书披露的回避事由信息披露方式,使我国回避制度实在化。
 
70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2 11:43
彭海青.我国合议庭评议表决制度功能缺失之省思[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9,27(03):131-135.
关键词:合议庭;评议;表决;功能;原则
摘要:合议庭评议表决制度具有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形成评议结论的功能。为发挥这些功能,采行合议制的国家一般都确立了全体参与,秘密评议;地位平等,独立表决;多数决定,异议保留等原则。我国合议庭评议表决制度在体现这些原则的具体规则的确立与实施方面有所欠缺,导致功能缺失,应当从其自身制度与相关工作制度的并行调整两方面着手进行改革,才会具有实效性。

內容轉換:

回覆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看不清?換一張
©2010-2025 Purasbar Ver3.0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知識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