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 登錄 | 註冊

目前共有175篇帖子。

【資料庫】11.民事訴訟證明

51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16 15:07
霍海紅.證明責任配置裁量權之反思[J].法學研究,2010,32(01):98-111.
關鍵詞:民事訴訟;證明責任配置;自由裁量;制定法
摘要:《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7條賦予法官證明責任配置自由裁量權,在我國現階段並不合時宜。我國尚未確立科學的證明責任配置一般規則,司法實踐中的裁量需求更多反映出實體法規則的嚴重欠缺和對證明責任倒置機制的過度依賴。證明責任配置的規則性和可預見性至關重要,在我國民眾對證明責任理念還未形成足夠認同的背景下,自由裁量規則可能導致人們以抽象而模糊的公平正義理念衝擊和取代證明責任配置的一般規則。司法實踐中運用證明責任作出判決還未形成常規,法官準確運用證明責任的能力有待提高,法官運用自由裁量權也亟需規範。
52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16 15:08
張保生.推定是證明過程的中斷[J].法學研究,2009,31(05):175-194.
關鍵詞:推定;證明;政策性;相關性
摘要:在訴訟活動中,事實認定是一個經驗推論過程,證明是事實認定的基本方式,推定只是證明的一種輔助方法。作為證據法範疇,推定不是建立在相關性基礎上的邏輯聯繫,其本質特徵是在基礎事實與假定事實之間創設某種法律關係。因此,運用推定認定事實時,必然造成證明過程的中斷,這決定了其主要適用於民事訴訟領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民事舉證責任和說服責任。推定對準確價值的忽視和對效率等價值的追求,使其難以承載刑事證明的重任,不能替代對犯罪要件事實的證明,更不能成為確信無疑證明標準的例外,推定的濫用會危害刑事司法的公正性。
53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28 22:32
何家弘.從自然推定到人造推定—關於推定範疇的反思[J].法學研究,2008,30(04):110-125.
關鍵詞:推定;自然推定;人造推定;範疇;範式
摘要:在英美法系國家的證據法學中,法律推定和事實推定、可以反駁的推定和不可反駁的推定等範疇的使用相當混亂。推定是人造的,但又不完全是人造的;人造推定是從自然推定發展而來的,人造推定中包含着自然推定的內容。立法推定和司法推定是設立推定規則的兩種基本模式;而根據事項主題可以把推定規則分為八類範式,即事態推定、權利推定、行為推定、原因推定、過錯推定、意思推定、明知推定和目的推定。目前,我們的任務是實現推定規則設立的規範化。
54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28 22:33
陳桂明,紀格非.證據制度中法官自由裁量權的類型化分析[J].法學研究,2008,(03):63-74.
關鍵詞:自由裁量權;類型化;司法證明
摘要:法官的自由裁量權是現代證據制度的必要組成部分。這種裁量權可以分為開放型與封閉型兩種基本類別。開放型裁量將價值判斷引入司法證明的過程中,使訴訟證明區別於純粹的科學證明。封閉型裁量則以維護立法在邏輯上的一致性為目標,追求司法證明的確定性和可預見性。對兩種自由裁量之間關係的不同處理,導致了司法證明在靈活性、判決結果的合法化等方面的差異。我國應當將"以開放的體系追求證據制度在邏輯上的統一"作為證據制度的發展目標,以此確保訴訟證明的和諧性與確定性之間的統一。
55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28 22:34
栗崢.司法證明模糊論[J].法學研究,2007,(05):49-65.
關鍵詞:司法證明;法官真實;模糊心證;信念修正
摘要:"真實"本身具有多元解釋,是一個不可能得到精確認定的模糊概念。"事實"必須為法官所確立,是一種個性思維過程後的結論,可稱為"法官真實"。從模糊理論與心證演變模式的三個階段的視角看,自由心證的實質是模糊心證。司法證明必須容忍甚至鼓勵富有極大模糊性的日常生活語言以描繪案件事實。模糊理論為司法證明科學的發展帶來了新的視角與方法,擴展了研究者理性選擇的空間,做出了不同於既有法學語境的詮釋,試圖形成一個能夠科學描述和處理司法證明模糊性的概念體系和方法論框架,以突破搖擺於確定性與不確定性之間的困惑。
56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28 22:42
裴蒼齡.再論推定[J].法學研究,2006,(03):119-127.
關鍵詞:推定;常態聯繫;擇優規則;程序效力;實體效力
摘要:推定是指通過對基礎事實與未知事實之間常態聯繫的肯定來認定事實的特殊方法。推定必須有真實的基礎事實;推定的基礎事實必須是一項具有蓋然效力的證據,證據蓋然效力蘊含的兩種可能性應構成常態聯繫和變態聯繫的關係;推定必須遵循擇優規則,即在事實之間的常態聯繫和變態聯繫中,只能肯定常態聯繫,不能肯定變態聯繫。推定有兩種效力:第一種效力是引發舉證責任的轉移,這是程序上的效力;第二種效力是讓對方承擔不利後果,這是實體上的效力;第一種效力具有必然性,第二種效力則具有可能性。
57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28 22:43
張繼成.論命題與經驗證據和科學證據符合[J].法學研究,2005,(06):33-51.
關鍵詞:證實標準;證明標準;經驗證據;科學證據
摘要:在邏輯學上,證實與證明不同,證實只能顯現一個命題之然,而證明則可以顯現一個命題之所以然。法官要想獲得一個完整的內心確信,不僅要知其然,而且必須知其所以然,因此,訴訟證明活動中,一個命題的核證性標準由真的證實標準和證明標準有機構成———命題與經驗證據符合就是真的證實標準,命題與科學證據符合就是真的證明標準。與保證性標準意義下的真不同,這裏的真總是自以為真,是感覺為真,具有相對性,是可錯的。
58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28 22:47
李漢昌,劉田玉.統一的訴訟舉證責任[J].法學研究,2005,(02):96-108.
關鍵詞:民事訴訟;舉證責任;分配
摘要:舉證責任的實質在三大訴訟法上都是將某些法律要件事實的舉證義務分配給一方當事人 ,如果該當事人不能舉證或不能證明該法律要件事實 ,裁判者則做出與該當事人利益相反的「事實擬定」 ,並以此為基礎做出判決。從羅馬法到現代 ,只有兩條舉證責任的分配原則 :原告作為主張的肯定者 ,負有舉證責任 ,被告作為主張的否定者 ,不負舉證責任 ;原告作為主張的肯定者 ,不負舉證責任 ,被告作為主張的否定者 ,負有舉證責任。兩條原則分別適用於不同的訴訟領域。
59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30 07:32
何家弘.司法證明標準與烏托邦——答劉金友兼與張衛平、王敏遠商榷[J].法學研究,2004,(06):94-105.
關鍵詞:真理;實踐;證明標準
摘要:真理是人們對客觀事物的正確認識 ,但是並非所有正確認識都可以稱為真理 ,只有那些反映事物之客觀規律的正確認識才是真理。司法證明結果可以是對客觀事物的正確認識 ,但是不屬於真理的範疇。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 ,但不是檢驗人的一切認識正確與否的標準。司法證明的標準 ,是指司法證明必須達到的程度和水平。司法證明的標準可以分為三個層次。如何建構這三個層次的證明標準體系 ,是當前我國證據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務之一。
60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30 07:35
張建偉.認識相對主義與訴訟的競技化[J].法學研究,2004,(04):37-50.
關鍵詞:認識論;相對主義;司法競技;客觀真實
摘要:在當前證據法學研究中 ,存在着將認識相對性加以絕對化的傾向 ,由於實質真實的發現被認為是不可能的 ,因此形式正義取得了凌駕實質正義的地位。在這種觀點的影響下 ,訴訟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一種只重形式不重實質的活動 ,訴訟變成輸贏之爭而非是非之爭。因此 ,新一輪對訴訟程序的輕視隨之產生 ,其突出表現是普通程序簡易審和引入「辯訴交易」。為了防止實質的不正義為程序正義所掩蓋 ,我們應當重新審視客觀真實的價值

內容轉換:

回覆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看不清?換一張
©2010-2025 Purasbar Ver3.0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知識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