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 登錄 | 註冊

目前共有175篇帖子。

【资料库】11.民事诉讼证明

51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16 15:07
霍海红.证明责任配置裁量权之反思[J].法学研究,2010,32(01):98-111.
关键词:民事诉讼;证明责任配置;自由裁量;制定法
摘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7条赋予法官证明责任配置自由裁量权,在我国现阶段并不合时宜。我国尚未确立科学的证明责任配置一般规则,司法实践中的裁量需求更多反映出实体法规则的严重欠缺和对证明责任倒置机制的过度依赖。证明责任配置的规则性和可预见性至关重要,在我国民众对证明责任理念还未形成足够认同的背景下,自由裁量规则可能导致人们以抽象而模糊的公平正义理念冲击和取代证明责任配置的一般规则。司法实践中运用证明责任作出判决还未形成常规,法官准确运用证明责任的能力有待提高,法官运用自由裁量权也亟需规范。
52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16 15:08
张保生.推定是证明过程的中断[J].法学研究,2009,31(05):175-194.
关键词:推定;证明;政策性;相关性
摘要:在诉讼活动中,事实认定是一个经验推论过程,证明是事实认定的基本方式,推定只是证明的一种辅助方法。作为证据法范畴,推定不是建立在相关性基础上的逻辑联系,其本质特征是在基础事实与假定事实之间创设某种法律关系。因此,运用推定认定事实时,必然造成证明过程的中断,这决定了其主要适用于民事诉讼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民事举证责任和说服责任。推定对准确价值的忽视和对效率等价值的追求,使其难以承载刑事证明的重任,不能替代对犯罪要件事实的证明,更不能成为确信无疑证明标准的例外,推定的滥用会危害刑事司法的公正性。
53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28 22:32
何家弘.从自然推定到人造推定—关于推定范畴的反思[J].法学研究,2008,30(04):110-125.
关键词:推定;自然推定;人造推定;范畴;范式
摘要:在英美法系国家的证据法学中,法律推定和事实推定、可以反驳的推定和不可反驳的推定等范畴的使用相当混乱。推定是人造的,但又不完全是人造的;人造推定是从自然推定发展而来的,人造推定中包含着自然推定的内容。立法推定和司法推定是设立推定规则的两种基本模式;而根据事项主题可以把推定规则分为八类范式,即事态推定、权利推定、行为推定、原因推定、过错推定、意思推定、明知推定和目的推定。目前,我们的任务是实现推定规则设立的规范化。
54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28 22:33
陈桂明,纪格非.证据制度中法官自由裁量权的类型化分析[J].法学研究,2008,(03):63-74.
关键词:自由裁量权;类型化;司法证明
摘要: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是现代证据制度的必要组成部分。这种裁量权可以分为开放型与封闭型两种基本类别。开放型裁量将价值判断引入司法证明的过程中,使诉讼证明区别于纯粹的科学证明。封闭型裁量则以维护立法在逻辑上的一致性为目标,追求司法证明的确定性和可预见性。对两种自由裁量之间关系的不同处理,导致了司法证明在灵活性、判决结果的合法化等方面的差异。我国应当将"以开放的体系追求证据制度在逻辑上的统一"作为证据制度的发展目标,以此确保诉讼证明的和谐性与确定性之间的统一。
55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28 22:34
栗峥.司法证明模糊论[J].法学研究,2007,(05):49-65.
关键词:司法证明;法官真实;模糊心证;信念修正
摘要:"真实"本身具有多元解释,是一个不可能得到精确认定的模糊概念。"事实"必须为法官所确立,是一种个性思维过程后的结论,可称为"法官真实"。从模糊理论与心证演变模式的三个阶段的视角看,自由心证的实质是模糊心证。司法证明必须容忍甚至鼓励富有极大模糊性的日常生活语言以描绘案件事实。模糊理论为司法证明科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视角与方法,扩展了研究者理性选择的空间,做出了不同于既有法学语境的诠释,试图形成一个能够科学描述和处理司法证明模糊性的概念体系和方法论框架,以突破摇摆于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之间的困惑。
56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28 22:42
裴苍龄.再论推定[J].法学研究,2006,(03):119-127.
关键词:推定;常态联系;择优规则;程序效力;实体效力
摘要:推定是指通过对基础事实与未知事实之间常态联系的肯定来认定事实的特殊方法。推定必须有真实的基础事实;推定的基础事实必须是一项具有盖然效力的证据,证据盖然效力蕴含的两种可能性应构成常态联系和变态联系的关系;推定必须遵循择优规则,即在事实之间的常态联系和变态联系中,只能肯定常态联系,不能肯定变态联系。推定有两种效力:第一种效力是引发举证责任的转移,这是程序上的效力;第二种效力是让对方承担不利后果,这是实体上的效力;第一种效力具有必然性,第二种效力则具有可能性。
57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28 22:43
张继成.论命题与经验证据和科学证据符合[J].法学研究,2005,(06):33-51.
关键词:证实标准;证明标准;经验证据;科学证据
摘要:在逻辑学上,证实与证明不同,证实只能显现一个命题之然,而证明则可以显现一个命题之所以然。法官要想获得一个完整的内心确信,不仅要知其然,而且必须知其所以然,因此,诉讼证明活动中,一个命题的核证性标准由真的证实标准和证明标准有机构成———命题与经验证据符合就是真的证实标准,命题与科学证据符合就是真的证明标准。与保证性标准意义下的真不同,这里的真总是自以为真,是感觉为真,具有相对性,是可错的。
58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28 22:47
李汉昌,刘田玉.统一的诉讼举证责任[J].法学研究,2005,(02):96-108.
关键词: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分配
摘要:举证责任的实质在三大诉讼法上都是将某些法律要件事实的举证义务分配给一方当事人 ,如果该当事人不能举证或不能证明该法律要件事实 ,裁判者则做出与该当事人利益相反的“事实拟定” ,并以此为基础做出判决。从罗马法到现代 ,只有两条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 :原告作为主张的肯定者 ,负有举证责任 ,被告作为主张的否定者 ,不负举证责任 ;原告作为主张的肯定者 ,不负举证责任 ,被告作为主张的否定者 ,负有举证责任。两条原则分别适用于不同的诉讼领域。
59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30 07:32
何家弘.司法证明标准与乌托邦——答刘金友兼与张卫平、王敏远商榷[J].法学研究,2004,(06):94-105.
关键词:真理;实践;证明标准
摘要: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 ,但是并非所有正确认识都可以称为真理 ,只有那些反映事物之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才是真理。司法证明结果可以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 ,但是不属于真理的范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但不是检验人的一切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司法证明的标准 ,是指司法证明必须达到的程度和水平。司法证明的标准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如何建构这三个层次的证明标准体系 ,是当前我国证据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60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30 07:35
张建伟.认识相对主义与诉讼的竞技化[J].法学研究,2004,(04):37-50.
关键词:认识论;相对主义;司法竞技;客观真实
摘要:在当前证据法学研究中 ,存在着将认识相对性加以绝对化的倾向 ,由于实质真实的发现被认为是不可能的 ,因此形式正义取得了凌驾实质正义的地位。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 ,诉讼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种只重形式不重实质的活动 ,诉讼变成输赢之争而非是非之争。因此 ,新一轮对诉讼程序的轻视随之产生 ,其突出表现是普通程序简易审和引入“辩诉交易”。为了防止实质的不正义为程序正义所掩盖 ,我们应当重新审视客观真实的价值

內容轉換:

回覆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看不清?換一張
©2010-2025 Purasbar Ver3.0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知識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