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 登錄 | 註冊

作者共發了97篇帖子。

【資料庫】18.民事公益訴訟

72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5 22:50
章禮明.檢察機關不宜作為環境公益訴訟的原告[J].法學,2011,(06):134-140.
關鍵詞:公益訴訟;環境保護;檢察機關
摘要:在我國環境公益訴訟制度建構中,不少人提出檢察機關作為民事公益訴訟原告的制度設計。通過對這種主張所依據的理由進行分析和辯駁後發現,這種制度設計既無必要性,也無可行性。還將產生一系列的弊端,因而不宜採用。
73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6 17:09
梁玉超.民事公益訴訟模式的選擇[J].法學,2007,(06):99-106.
關鍵詞:公益訴訟;公共利益;公益訴訟模式
摘要:公益訴訟是一種為維護公共利益而提起的訴訟。然而,在我國至今尚且沒有公益訴訟的立法。隨著社會各方的發展,我國法治建設進程的加快,人民法律意識的增強,建立通過訴訟對公共利益進行保護制度的必要性日益明顯。世界各國在維護公共利益方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訴訟制度與模式,通過分析與比較這些制度的共性與差異、優點與不足,對於建構我國的公益訴訟制度不無裨益。
74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6 20:25
段厚省,郭宗才.論我國檢察機關提起公益民事訴訟[J].法學,2006,(01):146-149.
關鍵詞:檢察機關;民事訴訟;公益
摘要: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是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保護改革開放成果、完善檢察監督機制的必要;同時,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有著充分的法理依據,並且過去也積累了許多的經驗,我們也可以借鑑國外的有益經驗來構造我國的相關制度。
75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6 20:26
朱有彬,曾國棟.論律師參與公益訴訟[J].法學,2006,(01):150-153.
關鍵詞:律師;公益訴訟;訴訟資格;激勵機制
摘要:律師可作為委託代理人參與公益訴訟,還可以直接作為原告提起公益訴訟。由於不像檢察機關那樣具有國家財政支持,對律師參與公益訴訟須設計合理的激勵機制。
 
76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6 20:43
鄭春燕.論民眾訴訟[J].法學,2001,(04):14-19.
關鍵詞:公共利益;民眾訴訟;行政訴訟
摘要:長期以來,我國行政訴訟領域存在著一種誤區:認為只有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具體行政行為違法侵害的行政相對人才具有原告資格。這種觀點的弊端在於忽略了公共利益的存在,關閉了對這些權利的救濟之門。本文旨在通過對他國有關民眾訴訟理論與實踐的借鑑,針對我國行政訴訟的基本情況,提出應在我國建立民眾訴訟,並嚴格受案標準,提高管轄級別,修改舉證責任,設立物質獎勵,以期進一步完善我國的行政訴訟制度。
77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6 21:02
金信年.檢察機關提起民事訴訟問題探討[J].法學,1990,(03):
摘要:<正> 對檢察機關在提起民事訴訟中的地位和範圍問題,直接涉及法律監督職能的實施,有必要展開討論。一、地位問題資本主義國家對於檢察飢關提起刑事、民事訴訟,其地位都是訴訟當事人(即原告人)。社會主義國家有過三種不同的提法:訴訟當事人;法律監督機關的代表;程序意義上的原告,兼有法律監督的職能。目前,我國對檢察機關提起民事訴訟的地位問題,頗多爭論,如:民事公訴人、民事起訴人(即程序意義上的原告兼有法律監督職能)、公益代表人、國家代表人、公告人、非權利主體當事人、國家監訴人,等等。公益代表人、國家代表人或公告人的提法,其實質都是基於社會主義公有制,並由此顯示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利益密不可分的特
78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7 15:57
張博.《民法典》視域下環境民事公益訴訟的運行困境與出路[J].法商研究,2022,39(04):117-130.
關鍵詞:環境公益侵權責任;環境民事公益訴訟;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訴訟
摘要:在我國法律體系「綠色化」的趨勢下,環境民事公益訴訟之發展路徑成為治理生態環境的核心議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234條和第1235條的規定,一方面體現出欲統合環境民事公益訴訟與《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確立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訴訟之立法意圖,另一方面暗含了環境民事公益訴訟乃公法層面環境治理的舉措之要義。這種立法安排不但會造成同一環境公益侵權行為面臨兩次被訴的風險,而且還會導致同一環境公益侵權責任請求權之行使主體龐雜混亂。之所以出現如此困境,主要是因為2021年修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58條的規定既無法與環境公益侵權責任調整「違反國家規定」的侵權行為相呼應,也難以與環境公益侵權責任請求權源於其主體的公法職能相匹配。為實現民事程序法與實體法的良好互動,2021年修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58條不應將「污染環境」與「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並列對待,並應調整環保組織提起環境民事公益訴訟之順位。
79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7 15:58
劉靜.環境民事公益訴訟的界限[J].法商研究,2022,39(03):187-200.
關鍵詞:環境民事公益訴訟;功能主義;公共利益;司法權
摘要:我國立法引入了環境民事公益訴訟的概念,但未對其進行界定。學界對其下定義從「公共利益」一詞的語義分析入手,而「公共利益」本身含義含混多變,充滿爭議,既無法明確界定公益訴訟的範疇,也難以回應實踐中環境民事公益訴訟保護利益多元、司法權是否過度侵入立法權和執法權的問題。對環境民事公益訴訟的界定應採取功能主義的路徑,將其置於與傳統訴訟的差異,以及司法權與立法權、行政權關係的背景下進行。由於代表人訴訟制度遇冷,因此除普遍性利益之外,我國環境民事公益訴訟還為集合性利益提供保護。此外,環境民事公益訴訟還承擔著一定的政策形成、補充執法與監督行政的功能。
80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7 16:04
楊華.海洋環境公益訴訟原告主體論[J].法商研究,2021,38(03):120-133.
關鍵詞:海洋環境公益訴訟;原告主體資格;主體限定
摘要:《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對提起環境民事公益訴訟的原告主體資格作出了不同法律規定,而《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將提起海洋環境民事公益訴訟的原告主體資格限定為"行使海洋環境監督管理權的部門"。這一嚴格限定引發了理論和實踐上的爭議。學術上的爭議產生了對海洋環境保護立法功能的懷疑。實踐中諸多海洋環境公益訴訟案件在起訴後無功而返,造成了司法資源的無效運用。深究探源後發現,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第89條規定的"行使海洋環境監督管理權的部門"所提起的訴訟兼具普通訴訟和公益訴訟的雙重性質。該條立法的正當性綜合了海洋問題本身的國際性和敏感性、國際社會關於公益訴訟原告主體資格的限制經驗、國家海洋治理的實際能力等因素,有效排除了檢察機關和其他環境社會組織提起海洋環境公益訴訟的原告主體資格。
81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8 12:01
鞏固.美國環境公民訴訟之起訴限制及其啟示[J].法商研究,2017,34(05):171-182.
關鍵詞:公民訴訟;任何人;原告資格;起訴;環境法
摘要:儘管美國存在關於"任何人皆可代表自己起訴"的寬泛規定,但環境公益訴訟實踐中公民原告要受到憲定原告資格、單行法特別規定以及司法慣例的多重製約,須遵守諸多限制性規則,並不容易提起。這一狀況既是立法演進的結果,又是司法角力的體現。"任何人皆可起訴"的實際意義在於鼓勵公共訴訟之意圖的明確表達,促使法院在堅守起訴限制規則底線的前提下適度放寬受案標準,使公民訴訟相對於一般案件更易於受理,但最終決定權仍在法院。美國經驗表明,合理限制而非徹底放開才是環境公益訴訟起訴制度的核心。

內容轉換:

回覆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看不清?換一張
©2010-2025 Purasbar Ver3.0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知識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