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 登錄 | 註冊

目前共有167篇帖子。

【資料庫】24.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

31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11 19:19
李浩.民事訴訟法典修改後的「新證據」——《審監解釋》對「新證據」界定的可能意義[J].中國法學,2009,(03):156-168.
關鍵詞:審監解釋;新證據;舉證期限;費用制裁
摘要:有足以推翻原裁判的新證據是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的啟動再審程序的事由之一。最高人民法院在《審監解釋》中對新證據作出了新的界定,根據新確立的標準,只要是原審中提出的能夠推翻原裁判的證據,就可以進入新證據的行列,即便當事人在原審中因逾期舉證且存在過錯已被失權。新的標準實際上已悄悄地改變了《證據規定》確立的新證據的構成要件。鑑於再審是最後的審判,再審中新證據的標準會對法官在一審和二審程序中如何把握新證據產生重大的影響,實行這一標準將會使對新證據的解讀回到民事訴訟法。《舉證期限通知》對新證據做了不同的界定,相比之下,《審監解釋》中的界定是一種更優的選擇。
32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11 19:24
蔣大興.審判何須對抗——商事審判「柔性」的一面[J].中國法學,2007,(04):123-133.
關鍵詞:商事審判;柔性;商人;商事法院;寬容
摘要:若干普通事例所透露的信息引發我們檢討時下流行的對抗型商事審判方式的妥當性。商事審判模式的建構必須吻合商人的基本品性。由於商人比一般民事主體具有更寬容的心理,更易以和平方式解決糾紛,因此商事審判模式具有"柔性化"的可能。我國目前民商一體化的審判模式,以及在改革中走向苛嚴的證據制度,顯然惡化了訴訟中的商人關係,不利於商人和平解決糾紛,應當進行一場"柔性化"改革。由於我們面臨着一個多元風險的社會,這種"柔性化"的審判模式最終會遍及所有法域,促成一個寬容的法治社會。
33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11 19:26
顧培東.試論我國社會中非常規性糾紛的解決機制[J].中國法學,2007,(03):3-19.
關鍵詞:非常規;社會糾紛;解決機制;和諧社會
摘要:採取特殊的動員與對抗方式,涉及全局或局部穩定,難以用常規性程序或常規性手段加以解決的社會糾紛是我國現實社會矛盾的集中表現形式。這類非常規性糾紛及其解決機制所關涉的問題,溢出了常規性司法的專業化及技術化範疇,更折射出我國政治、法律及社會運行的深層背景。從社會和諧的目標出發,廣泛動員並利用政治、司法及各種社會資源,有效應對和處置這類社會糾紛,這是提升我國社會糾紛控制與解決能力的關鍵所在。
34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11 19:38
蔡虹.大陸法院調解與香港訴訟和解之比較——關於完善合意解決糾紛訴訟機制的思考[J].中國法學,1999,(04):
關鍵詞:調解;和解;合意
摘要:大陸的法院調解與香港的訴訟和解有許多共同之處:都是作為以合意解決糾紛的訴訟機制而存在的;主審法官在和解或調解中均兼有主持者和裁判者的雙重身份;雙方當事人達成協議後,經法院認可並經法定程序即可結束訴訟。然而二者的運作結果卻有着明顯的差別。筆者以為,之所以如此,其原因並不在於法官是否依職權主持了整個和解過程或提出了和解方案,而是表現為在合意的徹底程度方面有明顯不同,這與訴訟結構、訴訟觀念、訴訟原則以及當事人的主體地位等問題密切相關。因此,大陸應在民事審判方式改革的宏觀背景下協調訴權與審判權的關係,根據合意解決糾紛機制的特點及規律確立正確的原則,進一步強化並貫徹處分原則,在此基礎上建立以充分體現和保障當事人合意為核心的糾紛解決制度
35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12 20:08
顧培東.國家治理視野下多元解紛機制的調整與重塑[J].法學研究,2023,45(03):92-111.
關鍵詞:國家治理;糾紛解決機制;解紛資源;解紛需求
摘要:我國的多元解紛機制與西方的替代性糾紛解決機制具有不同的底層邏輯和迥異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背景。對我國多元解紛機制的認知,應當超越西方替代性糾紛解決機制「分解訴訟壓力」的功利取向,回復其作為國家治理的基礎性制度安排和常態化治理實踐的定位,並以此為依據,推動多元解紛機制的調整與重塑。具體而言,應在把握解紛手段一般特質的基礎上,動員、匯聚、整合併運用全社會各種解紛資源,改善和拓展非訟解紛手段,增加解紛資源的總體供給;結合我國現實社會糾紛的特點及解紛的特殊需求,通過合理的制度設計,引導糾紛主體對解紛手段的選擇,實現解紛需求與解紛手段的適配,尤其應當注重發揮黨政組織在多元解紛機制中的主導與統籌作用,全面提升「多元一體」解紛的有效性。
36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16 14:58
張嘉軍.民事訴訟調解結案率實證研究[J].法學研究,2012,34(01):31-45.
關鍵詞:法院調解;調解結案率;實證研究;調解政策
摘要:實證研究發現,近年來無論一審、二審還是再審調解結案率都呈現曲折增長而非持續增長態勢。無論一審、二審還是再審抑或婚姻家庭類案件、合同類案件還是權屬侵權類案件,調解結案率一般都未超過60%。而且總體上看,一審調解結案率高於二審和再審,再審調解結案率高於二審,婚姻家庭類案件調解結案率高於合同類案件,合同類案件高於權屬侵權類案件。當下中國法院調解結案率呈現如此面相,既是調解政策驅動、各法院領導重視程度不同所致,也有個案差異、案件性質不同等原因。這種"運動性"調解的負面效應在司法實踐中越發凸顯,未來中國應在深刻反思基礎上理性對待和設計法院調解制度。
37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16 15:01
李浩.查明事實、分清是非原則重述[J].法學研究,2011,33(04):120-135.
關鍵詞:法院調解;查明事實;分清是非;審判行為;司法公正
摘要:"查明事實、分清是非"是民事訴訟法規定的法院調解應當遵循的原則之一,確立這一原則是為了保障司法調解的公正性。這一原則當下正受到理論和實務界的強烈質疑。我國是以法院為中心規定訴訟調解制度的,法院調解並非訴訟上的和解。調解在性質上仍然是法院的審判行為,調解與判決一樣都是完成民事訴訟法所規定任務的手段,加之當事人期待接近裁判的調解結果以及調審合一的程序模式、法院調解的經驗教訓,這一原則的正當性和必要性具有理論和實踐的依據。法院立案調解、對事實存疑案件調解所取得的成功,均不能成為否定該原則的理由。除非將法院調解置換為訴訟上和解,否則繼續保留這一原則就有充分的理由。
38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16 15:04
陳柏峰,董磊明.治理論還是法治論——當代中國鄉村司法的理論建構[J].法學研究,2010,32(05):34-46.
關鍵詞:鄉村司法;治理化司法;法治化司法
摘要:當前鄉村司法呈現出雙二元結構形態:基層法官的司法有着法治化和治理化兩種形態,鄉村幹部的司法則是治理化形態。綜合考量鄉村社會變遷及其所受到的結構性約束,雙二元結構形態可以呼應鄉村社會的司法需求,回應鄉村糾紛的延伸性和非適法性,適應中國鄉村的經濟基礎。在很長時間內,鄉村司法都應當在法治化和治理化之間保持某種平衡。
39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16 15:08
張曉蓓.清代冕寧訴狀與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糾紛解決機制[J].法學研究,2009,31(04):174-186.
關鍵詞:冕寧清代檔案;少數民族法制史;清朝法律史
摘要:四川民族混居地冕寧縣保存了大量的清代司法檔案,客觀地再現了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司法實踐的原始狀態。詳細分析其訴狀並結合地方志等材料,可以看到清代這一地區的訴訟制度已較完善;各族民眾將到州縣訴訟作為糾紛最終解決方式已很普遍,已具有較強的國家法律意識;案件審斷既能遵循國家律例及其規定程序,又能根據當地情況進行適當的變通,以實現多民族和諧相處的社會效果。
40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30 07:49
張晉紅.法院調解的立法價值探究——兼評法院調解的兩種改良觀點[J].法學研究,1998,(05):
摘要:法院調解在經歷了從「調解為主」到「着重調解」再到「根據自願合法原則調解」的立法性淡化過程後,近年來又受到了學理上的挑戰。有的學者認為,調解作為民訴法的基本原則應予否定,其只能是一項訴訟制度。〔1〕還有的認為,現行的「調審合一」具有無法克服的弊端,因而...

內容轉換:

回覆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看不清?換一張
©2010-2025 Purasbar Ver3.0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知識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