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打造未來法官:機械人生成審判思維鏈輔助法官辦案逾1.6萬件
法治日報 2024-04-10 09:01 北京
4月2日9時35分,在江蘇省崑山市人民法院第35號法庭,法官屈艷麗敲下法槌,一起金融借貸案件的庭審隨即開始。
因被告許某某經傳喚未到庭,該案依法進行缺席審理。原告代理人當庭宣讀了起訴狀,向法院陳述了相關訴訟請求。經過當庭舉證、質證環節後,因被告未能到庭無法進行法庭辯論和組織調解,法官宣佈休庭,整個庭審僅用時5分鐘。
不同於以往的法庭庭審,該案的庭審筆錄經由書記員導入該院「未來法官助手」系統後,相關法律元素便被採集,法官點擊「一鍵生成文書」,僅僅數秒鐘,一份整體完成度超七成的判決書就自動生成,經過法官簡單修訂閱核、蓋上電子簽章,第二天就可向當事人發送正式版本的電子判決書。
《法治日報》記者採訪了解到,崑山法院這款司法人工智能輔助辦案系統,經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批准試點,自2024年1月起已在蘇州兩級法院八類常見案件中廣泛應用。截至3月31日,蘇州法院通過該系統辦案的法官達539人,在辦案件16135件,閱卷工作量減輕80%,案件辦理時間縮短三分之二。
多數法官嘗試應用
在記者觀摩的一起確認勞動關係糾紛案和一起損害公司利益責任糾紛案中,庭審均使用了語音轉寫功能,當事人和代理人當庭表述的內容通過機械人語音轉寫功能,直接投屏在眼前,書記員針對機械人轉寫錄入的文字進行適當微調。
「庭審過程各方更加專注,效率大幅度提高。」勞動關係糾紛案承辦法官鄧麗紅對記者說,該案法律關係相對複雜,但只有一個訴請,即要求確認被告一與被告二之間存在勞動關係,被告與原告不存在勞動關係,目前該系統完全具備這類問題的分析能力。
「AI系統免去了頻繁重複翻閱電子卷宗的工作量,而且可以針對勞動爭議案件的疊加要素進行自動分類,直接分解和提取各種圖表數據,各類數據不會出現任何差錯,成為法官的好助手。」鄧麗紅分析說,法官工作量主要體現在閱卷、庭審、撰寫判決書三個環節,這款AI輔助辦案系統可以幫助法官迅速釐清辦案思路,每個環節都節省了大量時間。
據蘇州中院科信處處長張祺介紹,該系統通過高校和科技公司協作研發,自2024年1月1日起在蘇州兩級法院普遍試用,目前已成功上線信用卡、金融借款合同、危險駕駛、買賣合同、房屋租賃合同糾紛等八類案件。
「僅我院的活躍用戶,包括法官、法官助理有75個,截至3月31日運用過『一鍵閱卷』功能的案件2698件,『一鍵生成案件文書』的1676件,佔總共3514件八類案件的76.78%,大多數民商事法官逐步喜歡上這款輔助辦案系統。」崑山法院立案庭副庭長徐淼說。
破解案多人少難題
「這項技術的研發應用,完全是被逼出來的。」崑山市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沈如告訴記者,作為江蘇乃至全國最繁忙的基層法院之一,該院的受立案體量堪比不少省轄市兩級法院受立案數量。僅2023年,該院受理案件達60142件,結案51795件,目前在崗員額法官99人、法官助理29人,法官人均結案超523件,全員長期滿負荷運轉。
「這麼多案件,法官加班加點辦理,敲字錄入難免出現一些諸如時間、年份、當事人姓名、數據等低級錯誤,有些錯誤信息甚至是當事人訴訟材料中出現的,法官逐字逐句核準的時間成本很高。」崑山法院民一庭法官尹叢叢說,這套系統的優勢在於抓取數據快,自我學習能力強,甚至能準確識別手寫簽名,自動校準涉案數據,並通過「備註」功能直接顯示來源頁碼,供人工查閱核校。
機械人參與斷案,律師有哪些體驗和感受?當天參與庭審的江蘇六能律師事務所律師張吉雲對記者說,法院的這套系統,基本可以將律師的庭審語言完整地原始化呈現給當事人,焦點問題把握更加精準,大大提升了當事人的滿意度和律師對法官辦案能力的信任度。
「作為第一批使用者,剛開始我對AI輔助司法審判的能力是持懷疑態度的,現在已經熟練掌握,感覺確實是一個可靠的輔助辦案小助手,已經越來越離不開它了。」崑山法院立案庭物業巡迴法庭法官趙雅婷說,「一鍵閱卷」功能可將物業糾紛常用信息點精準無誤地羅列清楚,非常便捷。不同於一些規模板化電子文書,該系統還能自主學習改進應用,如果大量使用積累數據,相信其使用性能能夠得到優化提升。
有望提升閱核能力
「蘇州法院研發應用的AI輔助辦案系統,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AI系統,而是以『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為基礎支撐的系統。」張祺介紹說,該技術具有電子卷宗知識化、大模型數據推理能力安全可靠以及生成信息可溯、可信、可用三個主要特點。
據介紹,該系統不僅能對卷宗中的圖片、圖表、文字等不同類型數據進行智能識別和處理,將傳統的電子卷宗文件轉化為機器可認知的卷宗知識庫,還能依託蘇州法院全量的電子卷宗和現有的法律知識數據,利用模型自主學習,在法院內網利用真實案件數據對基礎大模型進行精準調訓,形成符合法院工作特點的專用法律模型,並實現案件電子卷宗同步、可追溯採集。
「這套系統實現了在法官參與下構建的審判思維鏈,使其具備法律關係識別、爭議焦點分析、證據鏈構建等深度案情分析能力和自主學習進化能力,以保證人工智能生成信息的可用性。」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蔡紹剛介紹說,目前除了預先設定的八類案由外,還提供全案由通用輔助閱卷、信息提取等功能,讓系統進一步通過自主學習,拓展對其他類型案件的輔助審判能力。
記者了解到,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案件閱核工作指導意見,蘇州中院通過研發輔助院庭長案件閱核模塊,目前已具備自動生成案情報告、文書糾錯、自動推送類案三大核心功能,「可以幫助院庭長在繁忙的行政管理工作之餘,在數萬件乃至數十萬件案件中,快速精準掌握案件核心要素,從而輔助判斷事實認定和適用法律是否準確,大力提高院庭長閱核案件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蔡紹剛說。

作者|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丁國鋒
來源|法治日報
編輯|韓玉婷 劉丹 羅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