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5篇帖子。
1.会议主持人要做的沟通,80%都发生在会前(比如场地、时间、环境和规则的设计)。可以说,会议主持人的一项特权,就是可以在会前发起想做的沟通。
2.要提前与会议上最终做决策的那位领导达成共识(如发言时间、发言时机、发言次序)
3.可以提前制定会议议程,和主要的与会者做一轮沟通。
4.涉及讨论时,事先跟几个同事打好招呼“带头”
1.准备好开场白,在会议一开始就向所有与会者传递一个强烈而清晰的信号:“我是主持人,由我把握会议程序,你们都要遵守我制定的会议规则。”
2.开场白内容:明确会议的时间、节奏和讨论范畴→单刀直入地宣示会议目标。
1.要冷场时:①我们分个组,大家把意见在小组里先统一一下;②给每个组发一张大白纸,大家把意见做一个可视化的呈现
2.过于发散:①提醒时间;②叫暂停;③吹犯规(上级犯规的应对,一是会前沟通,帮领导准备;二是加强规则管理的信号(如用铃声))
1.领导发言不是结束环节。领导提出的只是他的想法和要求,并没有做任何“关闭会议”的动作。主持人一定要在领导发言后总结整场会议。
2.好的会议总结本质上就是口述一份会议纪要,就是就事论事。
3.如何做好口述:①要高度管理自己的注意力,在每个讨论环节结束时将形成的决议记在笔记本上,或是填写进格式化的表格里;会议纪要的核心要素包括:决议,也就是下一步的行动是什么?每一项行动的责任人是谁?行动的起始时间和截止时间是什么?
②主持人要提及所有人的意见。
③可以巧妙地表达自己个人的想法。(“我现在不是主持人了,我谈谈我的感受。”)
1.不能聊的事项:①开会的正式内容(避嫌);②不能闲聊天(不要讨论私生活,显得不专业)
2.最简单的沟通方法是发起一个请教——稍微提前关心一下周遭落座的与会者,问问他们最近在做的工作、发生的事。(几乎在所有社交场合,像这样用请教的方式来发起寒暄,都是一种低调但有效的社交方式。)
內容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