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3 積極回應:讓不友好的人好好說話
|
 |
基本原理:可能有我們解決不了的問題,但沒有溝通不了的問題。
|
 |
在不友好的溝通氛圍中,積極回應的四個方式:換口徑、換時間、換場合和換角色。
|
 |
1.換口徑 1.1含義:對方問你的是A角度,但你偷換個概念,用B角度來回應他。(一種處理情緒的方式,例如以誇讚的方式解決挖苦) 1.2適用場景:對方的態度不大友好,但我們還要維持基本的友好關係。(表面上還要過得去)
注意:這個方法容易被看成抖機靈,顯得不夠真誠,因此慎用。
|
 |
2.換時間 這個方法可以在緩和完對方情緒後使用,即另找時間來解決對方的問題。 (例如,時間比較緊迫或突然的時候,不要立即答應/回答,而是通過換時間成為溝通的發起者)
極端方案:一分鐘暫停法。這個方法可以在處理對方表現出激烈、極端情緒時使用,即「找藉口叫個暫停」(比如說接電話、上廁所),以此改變節奏。(而且由於明確下一次溝通的時間,因此不是迴避問題)
|
 |
3.換場合 例如將公開場合換成私密場合(「小事,不耽誤大家,會後我跟您說。」),此時具有公開身份/私下身份的區別。
當然,也可以擴大化處理,將私密場合換成公開場合,以升級一件事的重要性。(例如多找幾個人,但擴大或縮小場合都需要理由)(而且需要提前判斷領導能否認可)
|
 |
4.換角色 4.1將自己的角色轉為提問者:將問題拋回給提問者(我覺得不太合適現在說,您覺得呢?) 4.2將自己的角色轉為主持人:現場有多人的時候直接問別人。(但有甩鍋嫌疑,因此該方法的前提有:①能夠把握住團隊關係的現狀;②知道接到問題的人能否接住提問→最好給更專業的人)
|
 |
. 溝通置換原則:真話不全說,假話絕不說 1.不合適的信息不說,不合適的場景也不說。 2.在回應的過程中絕不說假話。
|
 |
. 積極回應 1.必要性:溝通場景中,我們必須要有角色的信念感。不管今天我們是什麼身份,在溝通過程中,我就是主持人,負責接話題和傳遞話題的人。而且「積極回應」的意思能夠解決自身情緒。 2.方法:開口而出的第一句話都是給對方肯定,這樣可以讓對方都覺得談話內容是積極和正向的,無論具體內容如何。(這種方法可以彰顯「我很自信,我很有把握,我對接下來的局面很有掌控感」,而且即使是後續為負面內容,一開始肯定對方也可以雙方留下一個態度餘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