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 登錄 | 註冊

作者共發了65篇帖子。

【資料庫】2.訴與訴權理論

1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3-21 06:38
資料庫主要放置論文、書籍等相關資料的簡介信息,供檢索。
本部分主要放置訴與訴權理論的相關資料,包括訴、訴權和訴訟標的等方面的內容。
2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3-21 16:35
段文波《類型化視角下訴訟請求合併的程序展開》
中外法學. 2022,34(03)
西南政法大學比較民事訴訟法研究中心
摘要:實踐中,同一原告往往向同一被告提出數個訴訟請求,從而構成訴的客觀合併,法院對其合併審理可以減輕當事人訟累、節約司法資源、提高訴訟效率並防免矛盾判決。根據數個請求之間的關係,訴訟請求合併一般分為單純合併、預備性合併與選擇性合併。由於2015年民訴法司法解釋要求合併的各請求必須「基於同一事實」,因此實踐中將訴的單純合併排除在外。又因我國對請求權競合採「選擇消滅」模式,幾無適用選擇性合併的空間。至於預備性合併,在起訴時又面臨請求難以特定的敗訴風險:我國訴的合併要件可能因過於嚴苛而喪失適用的廣泛性。有鑑於此,是否許可訴的客觀合併,原則上應限於適用同一訴訟程序,並不要求各請求基於同一事實產生。即便當事人提出合併的申請,是否合併仍然取決於法院裁量。對於當事人提出的數個訴訟請求,法院可以依職權進行訴的分離,但當各請求之間具有關聯性時應限制分離。
關鍵詞:訴訟請求;單純合併;預備性合併;選擇性合併;合併審理;
4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3-21 17:01
蘇偉康《訴訟標的法律關係說及其修正》
華東政法大學學報. 2023,26(04)
蘇偉康 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
摘要:我國司法實務所慣用之訴訟標的法律關係說有別於學理通說之舊實體法說。兩者在標的識別、審判對象確定和既判力範圍上均持不同立場。法律關係說以權利關係為識別標準,標的內容涵括先決權利關係及其所衍生之請求權與形成權。這一標準歸因於蘇聯法移植,又在實體法理、裁判方法和司法政策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沿襲至今。基於權利保障與糾紛解決並重的訴訟目的觀,訴訟標的理論應以舊實體法說為底色,利用解釋方法和裁判技術對現行法律關係說予以修正。具言之,《民訴法解釋》第247條的適用應在「訴訟標的為法律關係」的框架下通過「訴訟請求」要件發揮識別請求權主張的功能,將實質否定型重複訴訟限於否定判決主文之情形。同時,法院可向當事人積極釋明對待給付請求主張,在訴辯雙方和訴審主體就合同效力認識不一時分別適用不同釋明規則形塑審判對象。最後,先決關係認定無既判力的基本立場不宜動搖,當下應予堅守。
關鍵詞:訴訟標的;法律關係說;舊實體法說;審判對象;既判力;釋明;
5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3-21 17:01
趙志超《基於同一事實的糾紛合併審理規則重述——以〈民訴解釋〉第221條為中心》
法學評論. 2023,41(04)
趙志超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
摘要:基於同一事實的訴的合併既包括當事人在同一訴訟程序提出數訴的情形,也包括當事人先後提起訴訟的情形,《民訴解釋》第221條關注的應是後者。該項司法解釋對合併要件的規定不甚清晰,表現為實體要件模糊、程序要件虛置,其在實踐中已異化為合併審理的兜底規定。究其原因,是規範功能定位不明所致。重塑規範理性,應以協調前訴與後訴之間的關係作為規範的邏輯起點,以矛盾判決的防止作為規範的功能設定。在此基礎上對合併要件的內容作出合理闡釋以澄清其規範內涵,對前訴與後訴的矛盾情形進行類型歸納以確定其適用範圍。
關鍵詞:同一事實;分別起訴;合併審理;矛盾判決;
6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3-22 06:18
任重《論我國民事訴訟標的與訴訟請求的關係》
中國法學. 2021(02)
清華大學法學院
摘要:釐清訴訟標的與訴訟請求的關係對有機銜接民事訴訟法與民法,保障《民法典》正確實施具有關鍵作用。民事訴訟立法重"訴訟請求"與理論研究重"訴訟標的"的二元格局,不僅造成實踐與理論的分離,而且是"同案不同判"的重要成因。在傳統訴訟標的理論語境下,蘇聯法和德國法均堅持一元模式。隨着我國訴訟標的識別標準逐漸從民事法律關係回歸民事權利主張,以《民法典》的頒佈實施為重大歷史機遇,1982年《民事訴訟法(試行)》以來的傳統二元模式亟待轉換為修正的一元模式:一方面,理解與適用訴訟請求規範應以一元模式為原則,即將訴訟請求解讀為訴訟標的;另一方面,訴的聲明(請求範圍)意義上的訴訟請求仍可能在若干訴訟制度中發揮作用,尤其是訴訟請求變更及其釋明以及訴訟時效中斷事由。儘管如此,作為起訴條件以及重複起訴識別標準的訴訟請求依舊應堅持一元模式。上述轉型不僅是新中國70餘年來民事訴訟重大基礎理論模式變遷的集中縮影,而且是法的一般理論與部門法基礎理論融會貫通的具體例證。
關鍵詞:訴訟請求;訴訟標的;民法典;請求權競合;重複起訴;訴訟時效;
7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3-30 19:43
南海法學. 2019,3(05)

論「訴的利益」在環境民事公益訴訟中的實現——兼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

王飛

武漢航空港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摘要:環境民事侵權因侵害的客體不同,可分為普通環境損害賠償訴訟、環境公益訴訟、海洋環境污染訴訟三類。其中,環境公益訴訟尤為特別。藉助"訴的利益"理論工具識別"訴的要素"構造特徵:賠償權利人基於"利益代持"取得原告主體資格,具有現實必要性;公共利益為侵權客體,亟待救濟和保護;侵權事實及法律規定賦予權益救濟的途徑和可能。"訴的利益"理論同時為環境民事公益訴訟的制度完善指明方向。在《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中,不難發現公益訴訟制度改革的重點在於適用範圍、賠償權利人及賠償範圍的界定,以及與其他訴訟制度有機銜接等,無不體現"訴的利益"之必要性及實效性價值內涵,並以此為理據,推動司法實踐和立法活動交互作用,以實現訴訟制度的不斷豐富和發展。

關鍵詞:訴的利益;訴的要素;民事公益訴訟;類型;

8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5 19:20
陳芳.受理民事消極確認之訴的理論探微及立法設想[J].時代法學,2014,12(06):71-76.
關鍵詞:訴訟權利;訴的利益;消極確認之訴
摘要:隨着人們法治意識的不斷提高,民事消極確認之訴這種明顯有別於傳統訴訟的模式,在我國各地各類型案件中越來越多,而我國到目前還沒有系統的消極確認之訴的法律規定,實踐中對消極確認之訴的受理還存有爭議,做法極不統一。當事人的訴訟權利平等,消極確認之訴也具有"訴的利益",因此,我國有必要受理民事消極確認之訴,消極確認之訴也理應從立法上予以規範。
9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6 08:12
蔣為群,藍光喜.反訴制度的反思與重構[J].時代法學,2005,(05):
關鍵詞:民事訴訟;反訴;強制性反訴
摘要:反訴制度是現代民事訴訟中的一項重要制度,是一種獨立之訴。由於我國立法規定的反訴制度存在一些缺陷,理論研究尚未達成共識,使司法實踐操作不一,致使當事人的實體權利和訴訟權利得不到切實的保護。故建立健全我國民事訴訟中的反訴制度,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與現實意義。
10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7 08:47
吳英姿.論訴權的人權屬性——以歷史演進為視角[J].中國社會科學,2015,(06):112-130+207-208.
關鍵詞:訴權;人權;程序;公正
摘要:訴權被認為來自羅馬法上的"Actio",但羅馬法上的訴權其實是類型化了的訴訟程序,是特定主體在特定條件下被許可運用的特權。不同的訴權是實現不同訴求的程式(儀式)。私法訴權說完成了訴權的權利化改造;公法訴權說將訴權從私人之間的關係上升為公民與國家之間的關係,實現了訴權觀念的革命。二戰後,新自然法學與人權理論的繁榮為訴權人權論的浮現提供了理論基礎。程序正義理論,特別是法律程序主義讓訴權人權論走向成熟。以訴權人權論為基礎構建的司法結構,是一個要求充分尊重訴權的主體地位、包含訴權與審判權商談機制的結構。訴權的人權性質使得訴權具有絕對性,不得為訴權的實現附加條件。訴權不可放棄,放棄訴權的契約沒有訴訟法上的效力。訴權不可否定,只能經行使而消耗。在訴權人權論下,民事訴訟目的當確定為"公正解決糾紛"。
11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8 19:52
曹志勛.民事立案程序中訴訟標的審查反思[J].中國法學,2020,(01):283-303.
關鍵詞:立案登記;訴訟標的;訴訟請求;訴的聲明;事實與理由
摘要:在立案登記制改革背景下,應當關注和反思民事起訴要件中蘊含的訴訟標的明確與識別問題,最直接相關的是《民事訴訟法》第119條第3項規定的訴訟請求、事實和理由三個要件。與大陸法系經驗和我國實踐一致,訴訟請求最基礎的含義是原告請求法院判令的具體內容(訴的聲明)。即使文義允許,起訴要件中的訴訟請求也不應被解釋為訴訟標的。通常的起訴理由及起訴案由均不應成為起訴要件,也就不影響立案訴訟標的的審查,但是例外在於訴訟標的舊實體法說下與訴訟標的直接相關的請求權基礎。在應然狀態下,登記制下的我國立案程序不應將訴訟標的明確作為起訴要件審查,法院應當在受理案件之後,將訴訟標的納入訴訟要件審查的範圍。但是從實然出發,現階段也可以通過改良舊實體法說放寬對訴訟標的明確的要求,允許以選擇合併為代表的、多元訴的客觀合併形態。

內容轉換:

回覆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看不清?換一張
©2010-2025 Purasbar Ver3.0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知識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