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 登錄 | 註冊

作者共發了65篇帖子。

【資料庫】2.訴與訴權理論

22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5 19:46
馬家曦.民事訴訟另案處理的標準澄清與程序完善[J].中外法學,2021,33(03):703-722.
關鍵詞:合併審理;另案處理;訴訟指揮;駁回起訴
摘要:另案處理的正當性在於,法官為了避免合併審理產生明顯的訴訟遲延而行使分割案件的訴訟指揮權。而司法實踐中,另案處理已成為法官告知當事人另行起訴、拒絕裁判的理由,嚴重危及訴訟經濟與程序安定,其原因則為適用標準與程序保障的缺失。通過區分訴訟要件、合併要件與訴訟遲延風險的裁量三項內容可以進一步界定另案處理的適用標準:只要未違反訴訟要件,違反合併要件應當強制分案,存在明顯的訴訟遲延風險需要裁量分案。未來還應當明確分案裁定的具體程序,或允許法官通過先行判決程序變通實現分案目標。分案之後,案件原則上應當由該案審判組織繼續審理。
23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5 20:00
馬丁.論訴狀內容變更申請之合理司法應對[J].中外法學,2017,29(05):1267-1294.
關鍵詞:訴狀;變更;申請;訴訟目的;案情陳述
摘要:原告若在訴訟中提出意欲改變訴狀中列明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法官應予妥善應對。立法與司法解釋相關規定未能給予法官有效指引;實務界的處置未盡一致;相關學術探討受外國概念和理論羈絆。關於應寬待訴的變更、特定情形下不允許訴的變更的理論結論雖可堪接受,但解釋力和說服力不足。對於訴訟具有決定性作用的是原告的訴訟目的。因此,以原告訴訟目的變動程度為依據重新進行類型化整理是認識和解決問題的較好方法。對於絕大多數變更申請應予同意,因為訴訟本應具備對原告訴訟目的變動的一定包容力。對於原告訴訟根本目的發生替換的變更申請則不應同意。決定是否同意變更申請的根本原因在於訴訟法上的價值選擇而非出於訴訟經濟或者平衡雙方利益的考慮。案情陳述和原告訴訟目的是手段與目的的關係。案情陳述根本變化與原告訴訟根本目的替換是外在表徵與內在根據的關係。既然變更申請並非一律會被允許,那麼傳統上認為的"法官可以泛泛允許變更申請"或者"法官可以先同意申請嗣後再了解申請的具體內容"的看法即不能成立。
24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5 20:16
劉哲瑋.普通形成權訴訟類型考辨以合同解除權為例[J].中外法學,2014,26(05):1326-1336.
關鍵詞:形成之訴;普通形成權;形成訴權;判決效力;訴的合併
摘要:形成之訴的訴訟標的是形成權。但形成權又包括普通形成權和形成訴權,我國通說認為以解除權為代表的普通形成權也是形成訴訟的訴訟標的。根據對疑難案件的分析,若將以普通形成權為訴訟標的的訴訟都作為形成之訴,將可能在確定裁判效力、決定合併審理等事項上引發不必要的爭議,增加當事人和法院的訴訟成本。因此,形成之訴的訴訟標的應當只限於形成訴權。
25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5 20:18
黃毅.部分請求論之再檢討[J].中外法學,2014,26(02):509-519.
關鍵詞:部分請求;訴訟標的;訴訟成本;惡意訴訟;重複訴訟
摘要:在我國司法實踐中,部分請求案件的出現已是不爭的事實,我們有必要對其進行深入的檢討。在大陸法系的德日等國及我國台灣地區的理論和實踐中,部分請求歷來有肯定說與否定說兩大陣營。部分請求否定說學者所擔憂的惡意訴訟和重複訴訟在實踐中並不存在或並非想像的那樣嚴重。從降低當事人訴訟成本、緩解執行難、回應司法實踐需求等角度出發,在我國有必要確立部分請求制度,在前訴明示為部分請求且前訴勝訴的情況下,允許部分請求。
26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5 20:20
馬丁.羅馬法上的「訴」:構造、意義與演變[J].中外法學,2013,25(03):556-570.
關鍵詞:羅馬法;訴;訴權
摘要:在羅馬法上,"訴"這一詞彙具有豐富的含義。建基於"訴"的概念之上的羅馬"訴權"思維和"訴權"體系塑造了羅馬時代的私法和民事訴訟法體系,並對後世大陸法系國家的民事訴訟制度及法律適用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文以歷史發展為主線,闡釋了"訴"在羅馬法上的內涵及其意義變遷,研究重點在於探討"訴權"思維和"訴權"體系之興衰的表現及其原因。希望藉此展示羅馬法上"訴"的概念與制度對近現代大陸法系國家私法權利體系、訴訟法體系以及實體法和程序法兩者間關係的深遠影響。
27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5 20:34
豐霏.訴權理論的發展路向[J].中外法學,2008,(05):750-767.
28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11 20:41
山本克己,史明洲.「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民事訴訟法學的訴訟標的論爭[J].清華法學,2019,13(06):5-12.
關鍵詞:日本民事訴訟法學;訴訟標的;糾紛解決說;既判力的客觀範圍
摘要:本文是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民事訴訟法學界訴訟標的論爭的回顧。這次論爭以"如何確立給付訴訟中審判單位"問題為核心,展示了日本民事訴訟法學不同於德國法的獨特氣質。首先,訴訟目的論的糾紛解決說對訴訟標的理論產生了巨大影響,學者們對"糾紛"概念的不同理解,構成了理論分歧的關鍵。其次,在保護被告的制度設計上,基於不同的訴訟觀,出現了父愛主義與被告自我答責兩種對立的立場。此外,文章還探討了新訴訟標的理論沒有被裁判實務接受的原因,並闡明了民事訴訟法學的成熟與訴訟標的理論研究式微之間的內在聯繫。
29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14 22:00
袁琳.基於「同一事實」的訴的客觀合併[J].法學家,2018,(02):150-160+195-196.
關鍵詞:客觀合併;「同一事實」;請求權競合;預備合併;強制合併
摘要:在訴訟標的舊實體法說理論框架內,基於"同一事實"產生的數個實體請求權成立數個訴。請求權之間差異化的相互關係,導致產生不同的訴的客觀合併形態:其一,請求權競合時,應區分律師代理與本人訴訟分別設立預備合併與選擇合併的程序構造,現行規範割裂了請求權競合的程序構造與其實體屬性之間的協調關係,錯誤地否定了請求權競合時訴的客觀合併形態,強制其為單一之訴;其二,《民訴法解釋》第247條為實踐中出現的客觀預備合併之訴提供了正當依據,應當肯定客觀預備合併的合法性,並在此基礎上鼓勵適用;其三,對於有緊密事實牽連的單純合併,如果在訴訟標的識別上採用"同一事實"標準,則導致由單純合併向強制合併的轉化,因此應將"同一事實"標準嚴格限定於舊實體法說無法識別實質性重複訴訟時。
30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14 22:00
黃忠順.再論訴訟實施權的基本界定[J].法學家,2018,(01):68-82+193.
關鍵詞:訴訟實施權;訴權;當事人適格;訴的利益;糾紛管理權
摘要:域外法治國家和地區均從憲法的高度保障公民訴諸訴訟的裁判請求權,並在民事訴訟法上具體保障當事人的訴訟實施權。訴訟實施權與裁判請求權、當事人適格、訴的利益、糾紛管理權等之間的關係需要釐清,訴訟實施權應界定為為了保護本人或者他人的實體權益,具備訴的利益的糾紛管理權主體以自己的名義主張民事權利義務關係或者特定法律事實的權能。
31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14 22:00
趙秀舉.論確認之訴的程序價值[J].法學家,2017,(06):108-115+179.
關鍵詞:確認之訴;給付之訴;並行訴訟;確認利益
摘要:確認之訴成為基本的訴訟類型之一,其根基在於確認利益。按照確認利益的要求,確認之訴相對於給付之訴具有輔助性,而給付之訴則處於優先地位。由此引發了確認之訴與給付之訴之間的緊張關係。藉助訴訟標的理論只能在有限的範圍內解決這種緊張關係,要使這個問題獲得全面的解決,更需要精細的程序制度設計。對此,理論界和實務界給出了多種解決方案,從中止訴訟、合併審理到終止確認之訴等。這些解決方案之間的綜合協調,需要審慎對待,因為無論選取何種方案,反過來又要以此為起點重新審視既有的訴訟標的理論和合併審理等制度。

內容轉換:

回覆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看不清?換一張
©2010-2025 Purasbar Ver3.0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知識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