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左衛民,謝鴻飛.法院的案卷製作——以民事判決書為中心[J].比較法研究,2003,(05):39-51.
摘要:<正> 法院處理任何一個案件,都涉及到許多公文,如受理通知書、判決書等等,這些案卷是每一個案件都必須的。最高法院曾先後發佈了許多關於法院案卷製作方面的文件。如《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試行法院訴訟文書樣式的通知》(1992年6月20日法發[1992]18號);《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法院訴訟文書樣式(試行)〉若干問題的解答》(1993年4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印發〈人民法院公文處理辦法〉的通知》(1996年4月9日法發[1996]9號)等等。近幾年來,法院對案卷製作的要求越來越嚴格,案卷的種類也越來越多,對案卷製作中很細微的技術性問題,法院也提出了嚴格的要求。與此同時,國內學者對案卷製作技術的研究,也出現了一些相當有深度的研究成果。我們認為,案卷製作,
|
 |
劉忠.關於法官的選任年齡[J].比較法研究,2003,(03):90-97.
摘要:目前 ,我國的司法改革已經提出了實質性的問題 ,即法官職業化。但是 ,我們所要造就的未來法官職業階層到底是應由什麼樣的人來構成呢 ?除了現在人們已經談到的各種法官素質要件外 ,本文作者在此還提到了一個並非要件的條件 ,即選任法官的年齡標準問題。對此 ,作者不僅嘗試從理論上 ,而且還試圖從實踐上予以說明 ;不僅以比較的方法 ,而且還通過對人的社會心態和人的生理和心理成熟程度的分析方法 ,闡釋其法官不應年輕化的理論。無論其理論成立與否 ,均可給人以一個方面的啟示
|
 |
米健.國家司法考試與法官職業階層[J].比較法研究,2002,(02):120-123.
|
 |
秦策.司法客觀性的理論構建[J].比較法研究,2001,(03):41-50.
|
 |
王志強.民國時期的司法與民間習慣——不同司法管轄權下民事訴訟的比較研究[J].比較法研究,2000,(04):407-416.
|
 |
蘇力.基層法院法官專業化問題——現狀、成因與出路[J].比較法研究,2000,(03):233-265.
|
 |
江帆.法庭空間與司法公正——從一個基層法院法庭設施的改善說起[J].比較法研究,2000,(01):110-112.
|
 |
崔亞東.論司法的人民性[J].東方法學,2021,(05):4-20.
關鍵詞:習近平法治思想;司法的人民性;公平正義;司法公信力;司法體制改革;智慧司法
摘要: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這一科學論斷,是我們學習領會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特別是司法的人民性的重要遵循。該論斷系統闡明了司法為了誰、服務誰和依靠誰的根本問題。司法必須貫徹黨的根本宗旨、群眾路線和優良傳統,堅持司法為民、保障人民權益、公正司法、不斷提升司法效率。司法應在堅持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基礎上,持續推進司法體制改革,建立人民參與機制,完善便民利民工作機制,推進司法公開透明,建設高素質的司法隊伍,借力現代科技推進司法現代化,帶動全民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司法工作人員應守好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做好社會公平正義的守護者。
|
 |
沈偉.法與金融理論視閾下的上海金融法院:邏輯起點和創新難點[J].東方法學,2018,(05):14-28.
關鍵詞:上海金融法院;法與金融;金融審判;金融糾紛;法制競爭
摘要: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已歷經近十年,出現的大量金融糾紛案件反映出涉訴金額高、訴訟保全多、涉案利益主體多、案件執行難等特性,加之新型金融糾紛案件的出現,對司法審判的專業性和複雜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傳統金融審判難以適應現實需要,替代性爭端解決機制受可仲裁性所限,仲裁司法化、行政化、執行難等明顯不足的情況下,設立上海金融法院是金融市場發展對司法保障提出的必然要求。按照中央決定設立的上海金融法院,既有法與金融理論的理論依據,也應對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現實制度需要。如何結合金融市場的發展實際解決制度創新中的難點,同樣是迫切需要探討的命題。
|
 |
上海司法改革成效評估的實證研究重大課題組.中國司改上海樣本成效實證評估(上)[J].東方法學,2018,(04):116-132.
關鍵詞:上海;司法改革;法院;檢察院;可複製;可推廣司改經驗
摘要:以法院實證研究的設計思路和實施過程為主線,描繪和述評上海司改評估的全貌。評估的目的是客觀反映上海司改的主要成就,歸納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以及提出進一步深化改革的空間。上海法院司改值得進一步完善之處包括:上下級法院和橫向法院之間的員額更科學合理配置;原來的法官因員額所限而暫時未入額者需要妥善安置;審判輔助人員的人才隊伍建設應設定更合理預期;司法責任制與法律監督的平衡點還可以進一步釐清;司改的制度執行力在未來改革中有待加強;部分法官的綜合素養不能完全適應形勢和任務需要;部分指標得分與上海司改滿意度呈現顯著負相關關係;法官的合法權益保護尤其人身權益保障機制有待健全。上海檢察司改總體上按照"組織—職權—監督—責任"的路徑進行,首先健全檢察人員管理與辦案組織設置,在此基礎上明確檢察人員職責權限,優化內外部監督制約,進而完善司法責任追究與豁免。改革試點的推進思路是"圍繞主軸,層次推進,各有側重"。完善檢察機關司法責任制主要涉及檢察人員管理、檢察辦案組織建設、辦案職責權限設置、司法責任認定與追究、司法辦案監督制約等改革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