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 登錄 | 註冊

作者共發了454篇帖子。

【資料庫】3.民事司法制度

32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5 19:21
嚴本道,張俊.合作司法:司法公信力的社會治理譜系——基於福柯權力譜系學的展開[J].時代法學,2014,12(04):28-33.
關鍵詞:合作司法;司法公信力;司法權威;社會治理
摘要:司法公信力是司法的生命力所在,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在司法領域中的著力點。構築司法公信力需要從社會治理高度對司法運作機制以重新審視。合作司法是社會治理譜系下從管理向治理轉變在司法中的體現。降低司法成本和實踐司法公正是合作司法實踐路徑中的兩個向度,統籌兩者是合作司法之於司法公信力的意蘊所在。
33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6 08:08
王世進,於齊敏.論法院處理環境糾紛案件中的司法能動[J].時代法學,2012,10(01):64-68.
關鍵詞:法院;環境糾紛案件;司法能動
摘要:司法能動是法院在案件審理中,不因循先例和遵從成文法的字面含義進行司法解釋的一種司法理念以及基於此理念的行動。我國法院在發揮司法能動性,處理環境糾紛案件方面作出了大量努力,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司法保障。但法院在發揮司法能動性處理環境糾紛案件中仍然存在較大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必須把握法院在環境糾紛案件處理中司法能動的向度,落實司法獨立,引導法官正確行使自由裁量權,努力培養環境司法專業人才,發揮法官適用法律的能動性。
34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6 08:09
高一飛.媒體與司法關係規則的三種模式[J].時代法學,2010,8(01):9-17.
關鍵詞:司法自我約束;司法限制媒體;司法向媒體開放;發展趨勢
摘要:在處理媒體與司法關係的問題上,西方主要法治國家採用的模式是不相同的。美國採用的是不限制媒體的"司法自我約束模式",英國採用的是"司法限制媒體模式",而大陸法國家則採用了一種近乎"放任自流"的"司法向媒體開放模式"。中國的司法模式類似於大陸法系國家,在司法與媒體的關係規則模式上,應當採納大陸法國家模式。
35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6 08:12
楊翔,谷國艷.審理期限制度淺析[J].時代法學,2006,(02):53-59.
關鍵詞:審理期限;超審限;正義;效率
摘要:長期以來,我國司法實踐中存在的超審限問題嚴重影響了審判效率,損害了法院形象及人民利益,對之進行研究和治理,刻不容緩。文章對我國審理期限制度的現狀進行了分析,並與國外的相關制度進行了比較,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解決超審限問題的方法。
36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7 08:46
朱大旗,李帥.法治視野下的司法預算模式建構[J].中國社會科學,2016,(10):116-133+204.
關鍵詞:財政法治;司法預算;公共預算;司法事權
摘要:司法預算屬於財政法學與司法制度研究的交叉領域,司法預算的設置應當同時滿足財政法治的理念與司法規律的需求。目前我國司法預算內嵌於行政預算中,這樣的預算體系設置使政府掌握了司法財權進而誘發司法權地方化之弊端。為了使司法財權與司法事權相匹配,同時使司法權去地方化,我國應當以公共預算的概念代替目前使用的廣義政府預算概念,使司法預算與行政預算在公共預算這一上位概念之下相對獨立,同時將司法預算設置為中央與省級兩個層級,司法經費的支出應滿足司法事權之需求,且經費的保障應向基層人民法院適當傾斜。
37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7 08:49
王亞新.程序·制度·組織——基層法院日常的程序運作與治理結構轉型[J].中國社會科學,2004,(03):84-96+207.
關鍵詞:治理結構;民事訴訟;程序運作;制度變遷;組織要素
摘要:本文立足於對法院系統民事一審程序運作的實證調查 ,借用當代社會理論的一些基本命題 ,建立了一個理論框架 ,試圖以此來解釋中國民事訴訟在實際操作中體現出來的制度同質性與多樣性問題。同時 ,還分析了與程序的制度變遷緊密相關的若干組織要素。並根據部分實證性資料 ,對此模型做了例示性的具體說明。本文認為 ,從法院日常的程序運作 ,有可能透視中國社會治理結構的轉型 ,為此我們還需要某些更具張力的理論闡釋。
38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7 08:50
賀衛方.中國司法管理制度的兩個問題[J].中國社會科學,1997,(06):
摘要:本文認為,雖然本世紀以來,中國建立了近代型的司法體系,但是,由於種種原因,系統性的合理體制尚未形成,實踐中的種種弊病長期得不到克服。文章討論了其中兩方面的問題:1.法院超越司法權限、過於主動地行使權力。對此,作者論述了怎樣的特徵使得法院成為法院,即法院在功能和行使職權方式等方面具有哪些特殊性。2.司法管理官僚化的傾向。作者闡述了法官以及作為一種特殊機構的法院,在管理上需要建立怎樣的制度,提出了司法職業非官僚化管理的觀點。文章的重點是對於作者所理解的管理模式和基本觀念從應然層面上進行論述,同時把這種模式和觀念與我國現行的相關制度和實踐加以比照,從而提示了一種改革的路向
39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7 08:52
顧培東.新時代能動司法的倡導與回應型司法的構建[J].中國法學,2024,(02):26-45.
關鍵詞:能動司法;實踐面相;回應型司法;回應維度與機制
摘要:最高人民法院在新時代倡導能動司法,這是人民法院因應社會變化現實,回應社會發展與進步的需求,且基於對司法本質和司法活動特徵的深刻認知所作出的積極反應,亦是對新時代司法自身使命的自覺體認。新時代能動司法具有明確的實踐取向、特定的表現形態以及明確的權力依據,其實施勢必引致並推動我國回應型司法的構建。回應型司法所回應的維度主要包括:國家的總體部署與安排、社會進步與發展的主要趨勢、社會公眾的普遍願望與認知以及訴訟參與人的實際需求。回應型司法主要由吸納傳導機制、篩選辨識機制、轉譯創生機制和體現落實機制等構成。
40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7 08:55
劉忠.「五湖四海」:政法系統幹部交流機制的發生與形態[J].中國法學,2023,(06):123-141.
關鍵詞:幹部交流;五湖四海;政法系統
摘要:「五湖四海」是當代中國幹部選任的一項基本原則。幹部交流任職是該原則的重要內容。在政法領域,先從法院院長、檢察院檢察長「兩長」開始,再擴大到包括公安機關負責人的「三長」,政法幹部交流在中央和地方不同層級展開。1982年《憲法》與1979年《刑事訴訟法》規定的一項基本訴訟原則為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制度經驗驗證,作為政治治理原則的幹部交流並未與該訴訟原則衝突,而是有助於該原則的實現。幹部交流因此擴展到黨委政法委、司法行政、國家安全、法學會等部門,並進一步擴展到人大常委會相關部門、監察委、法學院校之間。這一幹部交流方式成為中國當代政法體制的一個基礎特徵。
41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7 08:55
張忠民.中國環境司法的能動協同現象與形成發展邏輯[J].中國法學,2023,(05):149-170.
關鍵詞:環境司法;政法協同;司法能動主義;黨政邏輯;改革邏輯
摘要:中國環境司法守正創新,須歸納其表層現象、挖掘深層邏輯。作為中國環境法治異常活躍的板塊,中國環境司法顯現出審前有限能動、審理適度能動和審後積極能動的能動現象;同時它鑲嵌在具有中國特色的政法體制中,又呈現出政治引領、行政觀照和法院主導的程度各異的協同現象。兩大樣態共同存在於環境司法專門化體系之中。中國環境司法能動協同現象形成於中國特色的黨政邏輯,發展於中國社會的改革邏輯。其中,黨政邏輯包括黨對政法工作絕對領導的理論邏輯、政法體制執行黨的意志的歷史邏輯和環境司法體現黨政體制創新的實踐邏輯;改革邏輯包括增進公益福祉要求環境司法能動協同的社會邏輯、優化制度安排支撐環境司法能動協同的制度邏輯以及促生軟硬合力增進環境司法能動協同的文化邏輯。

內容轉換:

回覆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看不清?換一張
©2010-2025 Purasbar Ver3.0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知識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