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 登錄 | 註冊

作者共發了74篇帖子。

【资料库】5.民事诉讼法基本制度

51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6 20:26
周永坤.人民陪审员不宜精英化[J].法学,2005,(10):9-13.
关键词:陪审制度;人民陪审员;精英化
摘要:人民陪审员制度在西方有悠久的历史,它的根本属性是司法的“草根民主性”,它是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法治的重要内容,它的重要价值在于防止司法的过度精英化。社会主义继承了这一人类文明的传统,从苏联就开始实行这一制度。可是,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精英化”的倾向,应当纠正。
 
52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7 15:58
李广德.裁判文书上网制度的价值取向及其法理反思[J].法商研究,2022,39(02):22-35.
关键词:裁判文书上网制度;社会诚信建设;司法改革;司法公开;司法权威
摘要:全国统一的裁判文书上网制度自2010年开始建设,又分别于2013年和2016年进行了两次大幅度的修改。在短短6年内历经3次变化,反映出改革者对这一制度的认知局限,因此有必要对这一制度及其改革的价值取向进行梳理,并反思其背后的法理基础。通过对3个版本的裁判文书上网制度改革文本的梳理,发现裁判文书上网制度存在两种价值取向:通过立法宗旨表达出来的规范价值取向与基于合法性追求的能动价值取向。规范价值取向旨在通过裁判文书上网公开来监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和司法权威,而能动价值取向则通过裁判文书上网所形成的诉讼信息来参与社会诚信建设。我国现行裁判文书上网制度主要向能动价值取向倾斜,以便增加改革者所期望的合法性资源,但这并不符合社会信用的生成逻辑,同时也有悖司法权威的作用机制。未来裁判文书上网制度的调整应向其规范价值取向回归。
53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8 14:53
高翔.民事审判公开对象二元区分论[J].法商研究,2015,32(05):23-33.
关键词:民事审判公开对象;公开审判请求权;听审请求权;司法知情权
摘要:民事审判公开对象存在一元化倾向,将对当事人公开与对社会公开混同起来,根本原因在于司法知情权被认为是民事审判对当事人公开和社会公开的权利基础。事实上,民事审判对当事人公开的权利基础是当事人听审请求权和公开审判请求权,而对社会公开的权利基础才是司法知情权。在发生权利冲突时,当事人的听审请求权以及隐私权保护处于优越地位,正在形成的审判过程中的资料受到公开豁免特别保护。对象及其权利基础差异决定了公开内容的差异,构成民事审判公开制度结构二元构建的制度逻辑。为此,应扩大民事审判对当事人的实质性公开,合理消解民事审判对社会公开的冲突。
54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8 14:55
苗炎.司法民主: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价值依归[J].法商研究,2015,32(01):121-128.
关键词:司法民主;人民陪审员制度;群众路线
摘要:人民陪审员制度被视为在司法领域践行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实现司法民主的主要制度。人民陪审员制度能否充分实现司法民主,取决于该制度在司法审判的过程中能否切实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作用。相关政策和法律对人民陪审员在司法审判中作用的原初定位,是发挥其在非法律性知识和实践经验方面的优势,使人民群众的大众思维与法官的职业思维形成互补。然而,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不同的时期,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具体设计和运行始终不同程度地强调法律素质对人民陪审员履职的重要性,这明显偏离了该制度的原初定位。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合理路径,在于回归该制度的原初定位,通过具体有效的举措,充分实现该制度的司法民主价值。
55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8 14:59
廖永安,刘方勇.人民陪审员制度目标之异化及其反思——以湖南省某市人民陪审员制度实践为样本的考察[J].法商研究,2014,31(01):85-92.
关键词:人民陪审员制度;司法民主;大众化;精英化
摘要:虽然我国现行的人民陪审员制度强调以展现司法的"大众化"功能为重要目标,但是该制度的具体设计明显脱离了我国现实的社会情境和司法环境,以致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人民陪审员选任精英化、职权行使虚名化、管理机制法官化等现象。要实现人民陪审员制度之目标,就必须正视二元社会结构、民众参与能力等现实条件,并合理配置人民陪审员的职权、提高民众的认同感以及参与度。
56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9 11:54
叶榅平.论我国合议庭制度的完善[J].法商研究,2010,27(06):127-134.
关键词:合议庭;合议庭制度;审判组织;合议庭成员;人民陪审员
摘要:由于我国对合议庭制度的适用规则缺乏具体的规定,并以行政管理的模式管理、监督合议庭的审判工作,因此合议庭制度的适用出现了形式化的倾向,在审判实践中存在"合而不审"、"合而不议"及"审而不判"等问题。我国合议庭制度的完善应从制定我国合议庭制度的具体适用规则,加强合议庭内部的有效管理,明确合议庭的职责,理顺合议庭与审判委员会、院长及庭长等的关系,加强对合议庭的外部监督等方面着手。
57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9 12:01
李瑞.美国陪审制度的“嵌入性”及其启示[J].法商研究,2008,(06):149-155.
关键词:“嵌入性”;陪审制度;权力结构;制度安排;社会文化
摘要:早在殖民地时期,美国就引入了陪审制度。经过200余年的发展与变革,美国的陪审制度成功地嵌入到了其赖以生存的社会结构与社会环境之中,并与它们形成一种互依互存的关系,其运作也趋成熟定型。相比之下,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被法律共同体强制嵌入社会关系结构之中,在与国家权力结构、制度安排和社会文化等社会结构子系统的互动过程中发生了冲突,制约了制度的有效运作。如何使人民陪审员制度发挥制度价值和功能,制度变通和制度适应是关键。
58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9 12:41
吴丹红.中国式陪审制度的省察——以《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为研究对象[J].法商研究,2007,(03):130-137.
关键词:陪审制度;人民陪审员;法官;司法民主;政治权力
摘要:我国陪审制度改革之后,不仅原有的一些问题没有完全厘清,相反还陷入了新的矛盾之中。现行的人民陪审员制度,在人民陪审员的选任、权力、任务、价值、性质等方面,都存在着误区,阻碍了陪审制度目标的实现。我们应当正视陪审制度功用与现状之间的巨大裂缝,重新评价与反思陪审制度改革的成败。对于陪审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其改革方式必须与司法体制改革紧密结合,否则,我国的陪审制度就仍然只具形式意义。
59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0 12:39
谢冰莹.司法博弈的人民立场[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24,42(04):36-51.
关键词:北美殖民地;陪审团制度;司法博弈;司法民主
摘要:北美殖民地政府在建立初期,引入了宗主国的陪审团制度。在实践中,陪审团和法官的司法博弈,是该制度在北美运行的主线和基本特点。17世纪殖民地早期,基于限制法官专权、缓和社会矛盾、促进地区经济繁荣等多种目的,陪审团同法官围绕陪审团决策权在各殖民地呈现出竞争和合作并存的博弈格局,陪审团制度由此在司法领域展现出地方自治的工具性价值。到了18世纪,虽然陪审制受到司法集权和专业化的冲击,在博弈中逐渐式微,但其在革命前夜又通过同亲英法官的博弈,突显了自由和权利保护的目的性价值。最终,陪审制度成为殖民地发动独立革命的精神灯塔和制度堡垒,被嵌入后来美国的宪法精神中。陪审团制度所体现的司法人民性立场,正是这一制度能够历久弥新,对当下我国司法改革有一定启迪意义的因由。
60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1 12:58
钱弘道,肖建飞.论司法公开的价值取向——对《人民法院报》409篇报道及评论的分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8,36(04):27-36.
关键词:司法公开;人民法院报;展示性;宣传性
摘要:以《人民法院报》409篇司法公开主题报道及评论为分析样本,从如下两个角度分析:形式体裁分析旨在考察样本文章的版面分布、报道内容、文章作者、报道地域、被报道对象审级、文章体裁及公共交流等问题;目的策略分析旨在考察样本文章的价值取向,通过诉诸政治权威、"四权"保护、信息技术、统计数据等策略,样本文章突出强调司法公开的作用和效果。司法公开报道的展示性与宣传性特征明显,但同时目标群体定位失准影响关注度,重复报道影响新闻性,竞相公开导致信号失灵,实际效用应成为报道的重心。

內容轉換:

回覆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看不清?換一張
©2010-2025 Purasbar Ver3.0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知識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