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牟逍媛,金权.论类似的必要共同诉讼在个案中的适用——一起连带债务之诉的思考[J].法学,2003,(07):124-128.
关键词:类似的必要共同诉讼;连带债务
摘要:民事诉讼理论中 ,必要共同诉讼历来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 ,在司法实践中亦属难点。然而我国关于必要共同诉讼的立法和理论研究上均比较滞后 ,使得司法实践中在合理适用必要共同诉讼这一诉讼模式上出现很多问题 ,这要求我们对于必要共同诉讼制度重新予以审视和分类 ,以便更好的实现必要共同诉讼的立法价值。
|
 |
吴英姿.代位权确立了民诉法怎么办——债权人代位诉讼初探[J].法学,1999,(04):
摘要:债权人以诉讼方式行使代位权即产生债权人代位诉讼。早在1804年《法国民法》就确立了债权人代位权及代位诉权。①日本、德国、西班牙及我国台湾民法亦有此类规定。过去我国民法未就债权人代位权加以规定,代位诉讼在立法和实践中未被认可。目前,理论界对债权人代位权...
|
 |
朱思东.集团诉讼初探[J].法学,1986,(07):
摘要:<正> 在民事诉讼中,原、被告通常各为一人。在原、被告一方或双方各为数人时,即形成了共同诉讼。但在原告一方是数十人、数百人、甚至上千人时,即有可能形成本文探讨的集团诉讼。集团诉讼,即民事诉讼当事人一方为一
|
 |
李祖军.我国代表人诉讼撤诉制度的检讨与完善——以美国相关法制为借鉴[J].法商研究,2018,35(06):146-155.
关键词:代表人诉讼;集团诉讼;撤诉;按撤诉处理
摘要:在我国的代表人诉讼中,撤诉情况乱象纷呈,其原因在于代表人诉讼是以各种诉讼形态出现,法院对撤诉也未实行应有的监督,导致一些撤诉影响了诉讼个体的实体权利。在美国集团诉讼中,撤诉制度大量被运用,虽然存在与和解一并滥用而损害集团成员利益、因诉讼代表人失误仍然适用非自愿撤诉以及对影响实体权利的撤诉效果不当扩张等问题,但也体现了美国法官对民事诉讼过程的管理与监督,有利于快速实现统一裁判,追求实质公平。我国在各个审级设立撤诉制度且部分具有禁止再诉效力的前提下,应明确诉讼代表人享有独立的撤诉权,加强法院对影响实体权利的撤诉的审查,限制按撤诉处理制度的运用,防止因撤诉影响未参加诉讼的成员之权益。
|
 |
李激汉.英美集团诉讼中的特别司法规制及其借鉴意义[J].法商研究,2017,34(02):161-172.
关键词:集团诉讼;群体诉讼;特别司法规制;代表人诉讼
摘要:英美两国民事诉讼立法对集团诉讼均采取特别司法规制措施。从经济动因上分析,对集团诉讼实施特别司法规制是其发挥规模效应的必要条件。缺乏这种规制,诉讼将会深陷"集体行动问题"和"代理问题"之中;而通过特别司法规制破除两大经济障碍,则可以直接提高集团诉讼的活力,使其避免陷入被实践"束之高阁"的尴尬。英美集团诉讼特别司法规制立法对我国未来代表人诉讼制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有必要引入特别司法规制措施来增强代表人诉讼的活力,但应当根据我国社会条件和法律文化严格控制相关规制措施的范围和程度,以实现对其经济上投入和产出的有效控制。
|
 |
刘磊.关于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经济学分析[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7,(01):
摘要:关于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经济学分析刘磊任何一项法律制度的产生和完善都有其时代背景。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赖以产生的时代背景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而出现的现代化生产经营的大规模化和人们交往形式的复杂化。这时,由于一定的经济行为的影响面逐渐扩大,因...
|
 |
张晋红,易萍.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与必要共同原告的界限及其认定[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6,(05):
摘要: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与必要共同原告的界限及其认定张晋红易萍问题的提出:1995年秋季全国法律专业自学考试题中有一案例分析题为:“滨江市刘华、邱芸夫妇有二子一女。长子刘东在滨江市工作,次子刘明在日本留学,女儿刘茜在南江市工作。1991年10月,刘华、邱...
|
 |
王雪羽.证券特别代表人诉讼的制度创新与规则完善[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24,42(03):183-200.
关键词:证券代表人诉讼;投资者保护;单轨双行;声明退出;投保机构
摘要:由于法律制度供给不足,证券代表人诉讼在我国长期处于沉寂状态。单独诉讼和共同诉讼阻碍了证券诉讼规模经济的实现,不利于投资者兴诉维权,因此需要构建更加低廉高效的群体诉讼机制。新《证券法》在唤醒明示加入的普通代表人诉讼的基础上,创设了明示退出的特别代表人诉讼制度——在适用程序上,将“退出制”内嵌于“加入制”,采用单轨双行的递进模式;在进退机制上,默示成员加入群体可以降低诉讼成本,缓解集体行动困境;在发动主体上,创新引入投保机构作为诉讼代表人,提高诉讼效率与效益。但现有的证券特别代表人诉讼存在程序递进要件不明、二次退出保障不足以及投保机构权限不清等问题。为了充分发挥这一崭新制度的独特优势,需要明晰诉讼递进要件,以促进程序的顺利启动;同时赋予投资者二次退出权,以最大化保障投资者的权益;划定投保机构的权责边界,对其进行适当的监督与制约。
|
 |
崔玲玲.第三人撤销之诉中的重复诉讼问题探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24,42(02):179-192.
关键词:第三人撤销之诉;相关权利确认诉讼;狭义的重复诉讼;广义的重复诉讼;重复诉讼的识别路径
摘要:我国目前第三人撤销之诉中重复诉讼的判定重点,在于对先后提起的第三人撤销之诉与相关权利确认诉讼之间的先后诉关系的识别。从特质来看,第三人撤销之诉其实质上是第三人依据其享有的实体权利(民事权利)而提出的撤销当事人之间的生效裁判对自身不利影响的诉讼。第三人撤销之诉与相关权利确认诉讼之间有天然联系,两者在本质上属于重复诉讼,只是由于被提起的先后顺序不同,有狭义上的重复诉讼和广义上的重复诉讼之分。第三人先提起第三人撤销之诉,在诉讼过程中或者败诉之后,又提起相关权利确认诉讼时,先后诉属于狭义的重复诉讼,应通过重构诉讼标的理论来彻底解决两诉的重复提起问题;第三人先就其认为享有的民事权利提起确认诉讼,在诉讼过程中或者败诉之后,又以其享有前诉中主张的民事权利为由,提起第三人撤销之诉时,先后诉属于广义的重复诉讼,应采用争点效和诉的强制合并理论来解决两诉的先后诉关系问题。
|
 |
任重.重思多数人侵权纠纷的共同诉讼类型——与卢佩博士商榷[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20,38(03):192-201.
关键词:多数人侵权;连带责任;诉讼标的;既判力;共同诉讼
摘要:通过考察人民法院适用《侵权责任法》第8条到第12条的裁判文书,可以看出所谓"案件基本事实查明"的实务标准并不存在,这毋宁是《民事诉讼法》第7条"以事实为根据"的总体性要求。相反,裁判观点不一的问题正是出在对"诉讼标的共同"和"诉讼标的同种类"的不同解读上。合一判决必要性并非独立的判断标准,而是与共同诉讼必要性一道勾勒出两类、三种共同诉讼形态。这两个必要性的内核正是诉讼标的标准。案件事实的圈定离不开请求权和民事法律关系的剪裁。无论是以德国诉讼法说抑或是以我国传统诉讼标的理论为标准,权利人向数个行为人请求损害赔偿均构成普通共同诉讼。在坚持实践修正理论的同时,不应忽视我国民事诉讼基础理论对司法实践应有的指导作用,这也正是理论研究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