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 登录 | 注册

作者共发了175篇帖子。

【資料庫】11.民事訴訟證明

81楼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5 22:40
畢玉謙.試論民事訴訟中的司法認知[J].中外法學,1999,(01):53-60.
摘要:<正> 在民事訴訟中,當法院依職權對有關當事人的事實主張採用司法認知時,便可免除其該當事人對該事實主張的舉證責任。然而,目前在我國司法審判實踐中,不少法院基於種種原因而未能夠充分採用司法認知,從而給有關當事人造成了不當的舉證負擔。針對這一狀況,筆者認為有必要結合其他國家(或地區)的立法、司法經驗以及學理研究成果對司法認知加以探討。
82楼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11 20:29
紀格非.論限制自認——以《民事證據規定》第7條為對象的研究[J].清華法學,2023,17(04):74-91.
關鍵詞:自認;限制自認;證明責任;辯論原則;自由心證
摘要:限制自認在我國本土化過程中的困境與我國訴訟制度的痼疾有關,而《民事證據規定》第7條的出現則放大了原有的問題。比較法上限制自認的不同應對思路並不存在本質衝突。我國實務對於《民事證據規定》第7條的解釋模糊了證明責任與自由心證各自的作用領域,危及了證明責任規則的穩定性,同時導致了限制自認與其他規則的體系化困境。欲解決上述問題,應明確限制自認處理的二階化思路。在辯論原則的框架下篩選符合自認條件的限制自認,並將不構成自認的限制性陳述作為自由心證的對象。為此,應強化自認的意思表示效力,通過概念體系的精確化和適用階段的限縮解釋,避免限制自認的寬泛適用;並通過訴訟資料和證據資料的適度區分,釐清作用於證明責任的限制自認和作用於自由心證的限制自認。
83楼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11 20:35
何家弘.司法證明模式的學理重述——兼評「印證證明模式」[J].清華法學,2021,15(05):5-19.
關鍵詞:司法;證明模式;自由證明;規範證明;印證
摘要:縱觀世界司法制度的歷史,司法證明模式的發展遵循了"否定之否定"的規律,即從自由證明到規範證明再到自由證明。法國在16世紀建立的法定證據制度是典型的規範證明模式,而在19世紀建立的自由心證制度則是典型的自由證明模式。中國的司法證明制度應該從自由證明走向規範證明,從"准自由證明"模式轉向"准規範證明"模式。印證本是審查評斷證據的一種方法,不應稱為司法證明模式,而且在司法裁判中過度依賴印證可能導致錯案。
84楼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11 21:00
吳澤勇.中國法上的民事訴訟證明標準[J].清華法學,2013,7(01):73-88.
關鍵詞:證明標準;民事訴訟;內心確信;蓋然性優勢
摘要:通過研讀我國民事訴訟證明標準的立法、學說和判決,可以發現,我國法律界關於證明標準相關概念的理解並不準確,立法和司法實踐中也頗多混亂無序之處。證明標準的功能主要不在制約,而在引導。未來民事訴訟證明標準的設計中,應擯棄英美法系的客觀化表述方式,回歸大陸法系的"內心確信"模式。由此留下的規範真空,則可通過司法判決的日積月累,逐漸填補。
85楼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11 21:05
齊樹潔,季俊強.英國證據法中先前判決的效力問題[J].清華法學,2011,5(05):136-142.
關鍵詞:英國證據法;先前判決;證據效力;預決事實
摘要:在英國,依據普通法中的霍林頓規則,先前判決在後訴中不具有證明其本身所依據事實的效力。然而,以《1968年民事證據法》第11條和《1984年警察與刑事證據法》第74條為主的成文證據法突破了霍林頓規則,賦予先前判決在後訴中特殊的證明效力。先前判決不僅可用以證明判決自身的存在、內容及法律效力,在一定條件下還可用以證明判決本身所依據事實的真實性。我國三大訴訟法對於先前判決的證據效力問題尚無規定,相關司法解釋雖有規定但過於簡略。英國證據法中有關先前判決效力的規定值得參考借鑑。
86楼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11 21:05
李浩.《民事訴訟法》修訂中的舉證責任問題[J].清華法學,2011,5(03):7-16.
關鍵詞:民訴法修訂;舉證責任;分配原則;公平正義
摘要:舉證責任包括行為意義上的舉證責任和結果意義上的舉證責任,後者才是舉證責任分配的對象。舉證責任的分配主要是實體法問題。規定分配舉證責任的基本原則對審判實務具有重要意義。對分配舉證責任的原則,有在民法典中作出規定的,也有在《民事訴訟法典》中作出規定的,也有在法律中不作規定的。無論是否作出規定,均以"規範說"作為確立分配原則的理論依據。我國修訂《民事訴訟法》時,可考慮一方面保留第64條第1款關於行為責任的規定,另一方面借鑑"規範說"增設分配結果責任的基本原則。
87楼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11 21:11
王學棉.訴訟證明的基礎理論研究——以裁判結果的檢驗為中心[J].清華法學,2010,4(05):64-73.
關鍵詞:檢驗標準;認可;無法證偽
摘要:若將認識論作為訴訟證明的理論基礎之一,就必須回答如何檢驗作為認識結果的裁判事實的真偽。但不是所有的裁判事實都需要進行檢驗。只有完全建立在認識論基礎上,且依法正面肯定了裁判事實的案件才需要檢驗。檢驗標準裁判事實為真的標準有二:一是全體當事人對裁判事實的認可;二是在裁判事實無法獲得全體當事人的認可時,裁判事實的無法證偽。
88楼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11 21:11
胡學軍.法官分配證明責任:一個法學迷思概念的分析[J].清華法學,2010,4(04):82-103.
關鍵詞:證明責任分配;法官裁量;規範說;證明評價
摘要:我國司法實務及理論界多數學者普遍認為法官分配證明責任是對法定證明責任分配規則的補充,是事實認定陷入困境的疑難案件的證明責任分配規則。本文試圖剖析這一誤解的形成原因,並指出法官裁量分配證明責任在大陸法系證明責任一般分配理論中是沒有存在地位的,我國民事證明責任分配應採取並實際上是採取了規範說,因此不宜賦予法官實質上分配證明責任的權力。實踐中所謂法官分配證明責任的做法都是對這一概念的誤用並可造成濫用自由裁量權的後果。應繼續明確證明責任分配的法定規則,並通過強化當事人的證明權及在司法實踐中逐漸形成與積累訴訟證明與事實認定的具體規則解決事實疑難案件的證明難題。
89楼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11 21:13
王學棉.事實推定:事實認定困境克服之手段[J].清華法學,2009,3(04):49-59.
關鍵詞:事實推定;經驗法則;手段
摘要:事實推定是為了幫助法官解決事實認定困難而設計的技術手段。運作機理是通過人工構建推理前提推導出要件事實。為確保推定事實的真實性,事實推定需要遵守三個基本要求:依據經驗法則選擇事物之間的常態聯繫作為推理前提,並允許受不利影響的當事人對推定事實進行反駁。
90楼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11 21:17
張衛平.認識經驗法則[J].清華法學,2008,(06):6-24.
關鍵詞:經驗法則;事實認定;高度蓋然性
摘要:人們對事物的判斷離不開經驗法則,在訴訟中,當事人的證明和法官的事實認定也同樣離不開經驗法則。在司法實踐中,我們應當如何判斷經驗法則、正確運用經驗法則,以及違反或錯誤適用經驗法則應當產生何種法律後果是一系列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本文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探討,以加深對經驗法則的認識,更好地把握經驗法則。

内容转换: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2010-2025 Purasbar Ver3.0 [手机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