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 登錄 | 註冊

作者共發了44篇帖子。

【資料庫】14.裁判的類型與效力

11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11 06:07
紀格非.「爭點」法律效力的西方樣本與中國路徑[J].中國法學,2013,(03):109-120.
關鍵詞:爭點效力;間接禁反言;爭點禁反言;公文書
摘要:基於不同的制度基礎,兩大法系國家在爭點效力的問題上,分別以"程序公正"和"真實性"為核心,形成了"間接禁反言"規則和"公文書的證明力"規則。制約不同的爭點效力規則構建的因素包括:擴大爭點效力範圍與強度在多大程度上有利於節約訴訟資源;事實被探究和審理的深度與範圍;利用先前訴訟資料的可能性;重新審理導致矛盾判決的可能性。我國在訴訟構造和事實的審理模式方面與大陸法系國家有更多的共性。因此,我國的爭點效力規則應將重心置於"真實性"的基礎上,堅持前訴"正確"的事實認定結果。在保證實體公正的基礎上,追求事實認定結論的統一性和穩定性。
12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11 19:21
江偉,常廷彬.論已確認事實的預決力[J].中國法學,2008,(03):102-109.
關鍵詞:已確認事實;既判力;預決力
摘要:已確認事實的預決力既不同於裁判的既判力,也有別於"爭點效"和"爭點排除規則",其是我國民事訴訟法確立的一項具有獨特內涵的制度。然而,由於我國民事訴訟法未明確預決力的條件和範圍,從而致使司法實踐中法院的做法各不相同,這種狀況一方面有損法院判決的一致性、權威性,也與確立預決力制度的初衷相違背,因此,民事訴訟法的修改應明確預決力的條件和範圍。實踐中,法院應根據已確認事實的不同具體認定其不同的預決力。
13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11 19:27
翁曉斌.論已決事實的預決效力[J].中國法學,2006,(04):180-189.
關鍵詞:辯論主義;已決事實;預決效力
摘要:大陸法系的主流觀點和通行制度不承認判決理由具有既判力,說明已決事實不具有預決效力。我國民訴法未明確已決事實是否具有預決效力,不同的司法解釋對此問題雖有規定但存在衝突,且都與民訴法基本原則相悖。當前司法實踐中解決這一問題應當堅持現行民訴法奉行的「實事求是」原則,實行「再審前置」,即在後訴當事人提出足以推翻前訴已決事實的證據情況下,中止後訴審理,待通過再審糾正前訴已決事實後,恢復後訴審理。未來修改後的我國民訴法則應當否定已決事實具有預決效力。
14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11 19:34
張晉紅.關於中間確認判決制度的立法思考[J].中國法學,2002,(05):
關鍵詞:中間確認判決;中間確認之訴;訴訟效率
摘要:我國民事審判對給付之訴所基於的無效法律關係通常在終局判決時才宣告其確認結果 ,由此導致一系列困惑和訴訟邏輯錯誤。一切皆因我國民事訴訟法欠缺中間確認判決制度。中間確認判決是在確認判決的基礎上借鑑中間判決的「中間性」的產物 ,但其有別於一般的確認判決。我國民事訴訟法確立中間確認判決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其立法內容應當包括 :中間確認判決的適用範圍和條件、中間確認判決實施的特別程序、中間確認判決的效力。
15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11 19:36
吳明童.既判力的界限研究[J].中國法學,2001,(06):
關鍵詞:既判力;界限;主體;客體;時間
摘要:既判力的界限,是指既判力作用範圍的範疇。它是既判力的核心,包括主體的界限、客體的界限和時間的界限。主體界限,指既判力作用的主體範圍。客體界限,指判決中發生既判力效果的判斷事項。時間界限,指判決確定當事人間權力義務關係狀態的時間,包括既判力的基準時點、既判力的發生和消滅三個方面。
16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16 14:43
卜元石.重複訴訟禁止及其在智慧財產權民事糾紛中的應用——基本概念解析、重塑與案例群形成[J].法學研究,2017,39(03):91-106.
關鍵詞:訴訟標的;訴訟請求;一事不再理;既判力;智慧財產權民事訴訟
摘要:《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247條是中國法中首次對重複訴訟禁止作出明文規定的一個嘗試。由於該條所使用的關鍵術語——訴訟標的與訴訟請求——的含義不夠確定,所以易於導致法律適用的不統一。解決這一問題的途徑在於首先明確這兩個概念的含義。針對訴訟標的,可以延續中國民事訴訟法所一貫遵循的舊實體法說,但應明確案件事實在識別訴訟標的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針對訴訟請求,則有必要確立一個不因訴訟標的理論的不同而變化的、恆定的訴訟請求概念。在此基礎上,把民事訴訟法關於重複訴訟禁止的一般理論運用到智慧財產權民事糾紛之中,可以根據司法實踐總結出若干案例群,並對法院的處理方式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17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16 14:49
張衛平.既判力相對性原則:根據、例外與制度化[J].法學研究,2015,37(01):68-86.
關鍵詞:既判力;既判力相對性原則;既判力主觀範圍;第三人撤銷之訴
摘要:既判力相對性原則是既判力制度中的一項基本原則,是指判決的既判力在一般情形下僅發生於當事人之問。這一原則不僅有助於糾紛的終局解決,保障法律關係的穩定,同時能夠為沒有參加訴訟的案外第三人的民事權益提供程序保障。作為既判力相對性原則的例外,確定判決對於訴訟系屬後的承繼人及為當事人或其承繼人占有請求之標的物者,亦有效力。為他人之利益而作為原告或被告者之確定判決,對於該他人也有效力。我國現行民事訴訟法尚未明確規定既判力相對性原則。這一原則的缺失導致了民事訴訟法在第三人權益的程序保障方面存有重大缺陷,也造成了實踐中第三人撤銷之訴適用的混亂局面。應當完善既判力制度,確立既判力相對性原則,將第三人撤銷之訴的適用限制在確定判決既判力相對性的例外情形。
18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30 22:16
葉自強.論判決的既判力[J].法學研究,1997,(02):
摘要:論判決的既判力葉自強在民事訴訟中,法院的判決確定之後,無論該判決有無誤判,當事人均受判決的拘束,不得就該判決的內容再進行爭執;同時作為享有審判權的法院亦須尊重自己以國家名義所作出的判斷,即使是把同一事項再次作為問題在訴訟中提出時,亦應以該判斷為基礎...
19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30 22:18
江偉,肖建國.論既判力的客觀範圍[J].法學研究,1996,(04):37-48.
摘要:<正> 一、既判力客觀範圍與訴訟標的理論的關係 既判力原則上只對判決主文中表述的判斷事項產生,而所謂判決主文的判斷亦即對於訴訟標的之判斷。由於訴訟標的有傳統理論與新理論的不同,既判力的客觀範圍也隨之發生相應變化。一般認為,采新訴訟標的理論,既判力的客觀範圍大,采傳統訴訟標的理論範圍較小。 傳統訴訟標的理論,以實體法規定的具體實體權利為訴訟標的概念,以實體法律規範為識別訴訟標的之標準,法院裁判的既判力,只能及於該具體的實體權利。因此,只要實體法上規定
20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30 22:19
葉自強.論既判力的本質[J].法學研究,1995,(05):23-30.
摘要:<正> 既判力是指確定的終局判決所具有的拘束力。按照既判力原理,在民事訴訟中,法院的判決確定之後,無論該判決有無誤判,當事人均受判決的拘束,不得就該判決的內容再進行爭執。同時作為享有國家審判權的法院當然也必須尊重自己以國家名義所作出的判斷,即使是把同一事項再次作為問題在訴訟中提出時,亦應以該判斷為基礎斟酌當事人之間的關係。那麼,確定判決為什麼具有此種拘束力呢?其所以能拘束當事人及法院不得再行爭執的依據何在?這

內容轉換:

回覆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看不清?換一張
©2010-2025 Purasbar Ver3.0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知識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