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 登錄 | 註冊

作者共發了167篇帖子。

【资料库】24.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81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6-2 23:14
汤维建.刍议独立的国家证明权[J].法学家,2006,(02):13-18.
摘要:<正> 众所周知,我国的公证体制正处于不断深化的改革当中,公证制度一方面期望从传统的行政体制模式中挣脱出来,另一方面又正在探寻着进一步前行的道路。公证制度何去何从,一时成为上上下下关注的焦点问题。包括立法者在内,人们对公证制度的蜕变与重塑,皆拿不定主意和立场,甚至有迷茫之感。公证制度的改革提出了国家权力的构成、分化以及行使方式等问题,同时也提出了国家权力社会化、社会权力国家化等深层次问题。因此,对
82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6-3 13:26
邵明.民事纠纷及其解决机制论略[J].法学家,2002,(05):20-27.
摘要:<正> 一、法律视野中的民事纠纷 "纠纷"进入法律视野,人们极其重视其"可诉性"(Justiciability),即由诉讼或审判来解决的纠纷所须具备的条件或特性,亦即纠纷具有适于诉讼或审判解决的可能性。就民事纠纷的可诉性而言,是指某项民事纠纷具有适于民事诉讼(程序)解决的可能性。民事纠纷的
83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6-3 13:27
[248]张灵,张毅.法院调解的概念和地位辨正[J].法学家,1999,(04):66-72.
84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6-16 12:42
宋明.司法调解的法社会学分析——以实证研究为视角[J].比较法研究,2014,(03):37-49.
关键词:司法调解;司法环境;法官职业;关系距离;案件类型
摘要:司法调解作为一种常规的纠纷解决机制,影响其解决纠纷的因素是多元的。本文以实证研究为视角,对当事人的关系距离、司法环境以及法官的偏好与特质、案件的类型等社会变量进行法社会学研究。司法调解的选择与适用是有客观规律可循的,盲目地适用司法调解进行纠纷解决并不见得比适用判决方式更为有效和合理。在司法政策上,目前各地法院调解结案率的要求缺乏科学性基础。在法律技术上,我国应确立司法调解民事纠纷解决适用的法定范围并建立转介调解制度。司法理论研究和制度建设应客观评估司法调解的真实价值,科学定位其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的角色。
85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6-16 12:43
周翠.调解与审判的关系:反思与重述[J].比较法研究,2014,(01):46-64.
关键词:和解;调解;审判;既判力;法律效力;执行力
摘要:我国"审理法官实施调解"的设计思想与德国"裁判法官促进和解"的文化相近,但程序本质却存在根本性差异,这主要体现在:德国裁判法官促进和解必须遵守程序公开、制作笔录、法定听审等基本程序要求,而我国审理法官实施调解却超出法定程序要求,加添了当事人自愿、自治以及保密等因素。以请求权为导向并以适用法律为己任的审理法官,得否从事以利益为导向的调解行为?在我国启动调审分离改革之际,再次反思与重构"审判与调解的关系",成为重要的议题。鉴于调解仅以"实现持续法和平"和"快速彻底解决潜在所有纠纷"为目的,因此其并不属于以"实现实体正义"为目标的审判活动,其也绝非审判的替代方式,充其量仅为审判提供补充而已。换言之,如果我国法院未来设立调解法官专司调解,这也仅意味着法院在履行照管当事人的义务,而非履行审判职能。
86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6-16 13:02
汤维建,齐天宇.漂移的中国民事调解制度[J].比较法研究,2012,(05):78-90.
摘要:<正>1982年3月颁行的《民事诉讼法(试行)》以及1991年4月修改颁行的《民事诉讼法》均规定了富有中国特色的调解制度,此项规定令世人关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更新,调解制度遇到了挑战和质疑,立法上的原则也由"着重调解"悄然
87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2 22:56
李政.中国特色的调解制度研究——基于美国调解程序和效力的启发[J].比较法研究,2011,(05):109-120.
摘要:<正>一、引言调解起源于中国,它不但是中国人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更是中国传统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众所周知,儒家文化中核心的一个内容就是"和为贵",在这种理念指导下,"无讼"是儒家的理想境界。因此,调解成为解决各类纠纷的主要方式。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调解作为一种传统文化,不断被传承。
88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2 22:58
潘剑锋,刘哲玮.论法院调解与纠纷解决之关系——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展开[J].比较法研究,2010,(04):70-81.
89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2 23:00
邱星美.当代调解制度比较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9,(04):118-132.
90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2 23:12
肖建华,杨兵.对抗制与调解制度的冲突与融合——美国调解制度对我国的启示[J].比较法研究,2006,(04):79-92.

內容轉換:

回覆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看不清?換一張
©2010-2025 Purasbar Ver3.0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知識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