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 登錄 | 註冊

目前共有167篇帖子。

【资料库】24.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71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14 21:58
杨彪.禀赋效应、诉讼要价与精神损害赔偿——基于地方司法统计数据的认知心理学分析[J].法学家,2018,(03):15-29+191.
关键词:禀赋效应;精神损害赔偿;诉调比;民事侵权案件;认知心理学分析
摘要:若要对具有强烈主观色彩的精神损害赔偿进行量化估算,则必须强化对受害人的心理状态的观察和分析,研究诉讼要价的心理机制,还原损害的本来面貌,使裁判更接近于真相。本文利用广东省2011-2014年侵权调解案件统计的面板数据,对争讼权利类型、诉讼禀赋效应和精神损害赔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人格权的禀赋效应比财产权的禀赋效应更高这一理论假设并不成立,权利的确定性才是决定诉讼禀赋效应强度的关键因素,受害人对精神损害的认知受到复杂情势的影响,显示出很强的可塑性。在权利价格共识偏弱的案件中,投机获益而非公平受偿往往是受害人提出赔偿请求最重要的激励机制。未来的司法建设应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划定权利边界和应对策略性要价。
72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28 18:22
周建华.法国现代调解的发展:传承、借鉴与创新[J].法学家,2015,(02):166-175+180.
关键词:调解;调解员;调解模式;ADR;司法改革
摘要:法国现代调解制度的发展是本土资源和外来经验结合的产物。它是传承18世纪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调解立法,借鉴英美法系调解经验的基础上,在法国现代社会条件下发展的结果。法国的调解目前已形成独具特色的模式,即由国家依附型调解和社会自治型调解组成的混合模式。而从国家依附型调解逐渐过渡到社会自治型调解,已成为法国调解改革的基本方向。
73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28 18:26
赵旭东.民事纠纷解决中合意形成机制的检讨与反思——以当事人视角下的合意为中心[J].法学家,2014,(01):131-141+178.
关键词:民事纠纷;纠纷解决;合意;正当性
摘要:在民事纠纷解决的合意形成机制中,存在着某些相互矛盾的现象,造成合意的方法在实际运行中出现理想与现实相互脱节的情形。对此,与其在理论上各执一词,不如从当事人的角度观察,可能会得出更加符合实际的结论。其中,自愿与强制是一对客观存在的矛盾体,它们既互相排斥,又彼此依存;合意动机的不同,会影响当事人对于合意的态度和合意的效果;事实与责任在客观上构成了合意的形成基础;而在合意与决定之间始终存在着不可逾越的界限。
74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28 18:33
洪冬英.论调解协议效力的司法审查[J].法学家,2012,(02):111-120+179.
关键词:调解协议;诉调对接;司法审查;司法确认
摘要:以调解解决纠纷是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重点,调解协议的效力是有效解决纠纷的关键,对调解协议效力的司法审查则是诉调对接、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成功构建的关键一环。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包括赋予调解协议强制执行力和对调解协议变更、撤销及无效认定的正反两方面。调解制度的完善,必须规范调解协议的司法审查制度和相关程序。
75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28 18:38
范愉.《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评析[J].法学家,2011,(02):1-12+176.
关键词:人民调解;立法;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民间性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以下简称《人民调解法》)的颁行是我国当前社会治理的需要,将开启我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构的新起点。其立法过程中不仅涉及了诸多利益的博弈,还贯穿着许多重要的理念冲突。立法机关在司法化与民间化、群众性与职业化、统一与多元、灵活适宜与规范程序、垄断与开放等不同选项之间,较充分地听取了各界的意见,经过集思广益,在草案的基础上作出了相对合理的抉择,使这部立法具有了务实、开放等特点和一定的前瞻性。当然,作为一部法律,《人民调解法》并不能解决所有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其实施中仍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而法学界也必将提出各种意见。本文在探讨这一立法过程及其主要成就的同时,对其发展前景和问题进行了分析。
76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28 18:39
刘加良.民事诉讼调解模式研究[J].法学家,2011,(02):167-175+180.
关键词:民事诉讼调解;协助调解;委托调解;司法权的社会性
摘要:在民事诉讼调解社会化和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当前语境中,从权力配置的视角对民事诉讼调解进行模式化的分析并提炼出"权力独享型民事诉讼调解"、"权力共享型民事诉讼调解"和"权力分享型民事诉讼调解"三个概念是对民事诉讼调解进行一般性研究的创新尝试,不仅可以为社会公众认知各式各样的民事诉讼调解提供智识上的帮助,而且可以通过对不同模式的民事诉讼调解之运作机理的概括、解释来为民事调解的现代转型提供支持。
77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29 23:13
赵旭东.理性看待法院调解的强制性因素[J].法学家,2007,(06):100-106.
关键词:法院调解;自愿性;强制性;构成;要素
摘要:关于法院调解的存废抑或改革之争,集中到一点还是法院调解的自愿性和强制性问题。针对法院调解的强制性,理论界的观点几乎是一边倒地持批评态度。但是,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对于法院调解的强制性因素可能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通过分析法院调解的构成要素,并深入了解法院调解的强制性因素的具体内容,可以看出法院调解的强制性潜在的客观合理性,以及它和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契合性。正因为法院调解的强制性因素的存在,才会使得这种解决纠纷的方式产生卓越的效果,这也是法院调解区别于一般调解的主要特征所在。至于那种非理性的蛮横强制的因素并不是法院调解制度的主要品格。
78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29 23:14
闫庆霞.人民调解前置制度之反思——以民事程序选择权为讨论的出发点[J].法学家,2007,(03):118-123.
关键词:民事程序选择权;调解前置;人民调解
摘要:民事程序选择权是程序主体性原则和处分原则的要求,纠纷解决方式选择权是民事程序选择权的首要内容。民事程序选择权是当事人一项的基本程序权利,而调解前置制度的设置实际上是对纠纷当事人程序选择权(纠纷解决方式选择权)的一种限制。立法是否设置调解前置,在什么范围内设置调解前置,体现了立法在对自由价值和效率价值衡平之后的结果。我国尚不具备实行人民调解前置的条件,而且该制度的实施也缺乏必要性。
79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6-2 23:13
杨荣新,谷升.略论公证在建设市场信用体系中的作用[J].法学家,2006,(02):5-8.
摘要:市场经济体制下交易是资源流转的主导方式,信用关系随着交易的空前频繁而逐渐成为资源配置的基础社会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当前我国社会诚信的普遍匮乏,日益成为阻碍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顽疾,而现代公证制度通过国家证明机构和公证人从事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活动,成为社会信用机制的保障。一方面,诚信是公证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公证在社会信用建设中发挥作用的基本前提;另一方面,完善的公证制度能对整个社会诚信机制的构建产生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2005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2006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是我国构建社会诚信机制的重要法律。如何理解公证对社会诚信机制的作用?新《公证法》对我国公证制度有何发展?存在哪些不足?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本刊特约请几位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人士就这些问题进行讨论,以期对新公证法的实施有所裨益。
80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6-2 23:14
王福家,周志扬.公证是预防和弥补市场信用缺失的重要工具[J].法学家,2006,(02):9-12.
摘要:<正> 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灵魂。信用缺失,意味着公平的缺失和效率的损失。大量而又普遍的失信现象还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不信任、人们对诚信价值产生怀疑、新的信用手段不能广泛采用,这些问题成为我国建立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构建和谐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从目前由政府主导的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措施来看,市场信用体系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金融部门(主要是商业银行)建立企业和个人信用档案;二是发展征信公司和规范其他中介服务组织,建立

內容轉換:

回覆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看不清?換一張
©2010-2025 Purasbar Ver3.0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知識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