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 登錄 | 註冊

目前共有17篇帖子。

如何发现自杀动机(评估工具和临床访谈)

1樓 圆环之理 2024-12-29 18:57
2樓 圆环之理 2024-12-29 18:57
关于自杀的人是怎么想的,昨天的文章我们已经解释详细(可点击):自杀动机解释——ta到底是怎么想的?可是动机毕竟有时隐蔽,对于干预者,如何发现自杀动机?有什么工具和具体访谈方法?
3樓 圆环之理 2024-12-29 18:58

01

评估工具


自杀线索

所有危机干预工作者要遵循的首要基本原则是,对致死性行为的线索和危险因素进行评估。而大多数有自杀想法的人都会透露出一些线索或寻求帮助的信号,他们的自杀可能性和面临的困境,都是可以通过工具和访谈评估的。

大量的研究都证明,不会有人百分之百地想死。

4樓 圆环之理 2024-12-29 18:58

即使是有强烈死亡意愿的人也会同时抱有生的渴望,他们是矛盾、困惑的。所有大多数内心冲突强烈的自杀者,都会留下有关他们严重困境的线索,或通过某种方式表达求助愿望。这些线索可能是言语上的、行为上的、情境性的或者综合性的。

言语上的线索,指口语或文字陈述,可能是直接的(如“这次我一定要这么做——结束我的生命”)或者间接的(如“我对任何人都没有意义”)表达。

行为上的线索的范围很广,包括为自己购买墓地,以割腕作为自杀练习或自杀姿态。

情境性的线索,可能涉及各种情境,例如配偶的死亡、离婚、痛苦的躯体伤害或疾病晚期、突然破产、深陷在关于爱人死亡纪念日的思绪里,以及其他生活中的巨大改变。

综合性线索,包括一系列自杀先兆,比如重度抑郁、孤独、绝望、依赖以及对生活不满等。这些线索均可作为求助信号,无论它们是多么隐秘和不易察觉。
5樓 圆环之理 2024-12-29 18:59

危险因素


假设一个人身处上文提到的情境中,认为自己没有生存的意义并准备自杀。那么,ta自杀成功的概率有多高?

以下是一些高自杀危险因素的分类,利用这些可以评估ta离自杀成功有多远。

-年龄超过70岁或者小于20岁;
-男性;
-有酗酒史、滥用其他物质;
-被诊断为(以下一个或者多个):(1)精神分裂症,(2)双向情感障碍,(3)边缘型人格障碍,(4)厌食症,(5)抑郁症;
-未婚;
-没有一份好工作,或刚失去一份相当好的工作;
-酒后驾驶,逃逸后被抓,现为ta在监狱中度过的第一个晚上;
-配偶提出离婚,而且大部分朋友都不愿再和ta来往;
-不是第一次尝试自杀,已经思考过很多次或有过尝试了;
-收集各种武器并知道如何使用,还知道一个安静、隐秘的地方,没有什么人。

6樓 圆环之理 2024-12-29 19:00
下面是一个具体情境:他曾因酗酒犯罪后入狱并在监狱中自杀未遂,出狱后妻离子散的他准备要搬到一个新的国家。今天是圣诞节后第五天了,而他的邮箱没有亲友的祝福,只收到一封来自律师的信件,告诉他他失去了房子的归属权,以及一封美国国家税务局寄来的税务审计通知。同时,他的风湿性关节炎复发,唯一能缓解病情的药物却已不在市面上销售了。不幸的是,他的母亲和外公都自杀了。除此之外,最糟糕的是,他的心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十分阴郁。
这样的一个例子的自杀几乎是可以预测的,但在客观上我们不能如此下结论。

虽然上述的人口统计学特征、人格特质、行为以及社会经济危险因素确实是自杀危险因素,也可以预测群体自杀发生率,但是这些因素(单独或综合)并不能够很好地预测个体自杀行为,我们只能对自杀行为尽量进行归纳和研究,而不能将它一个能够客观预测的事情。

7樓 圆环之理 2024-12-29 19:00

警示标志

美国自杀协会建立了一个自杀警示标志清单,可根据首字母总结为:“IS PATH WARM”。

I代表自杀意念(ideation);

S代表物质滥用(substance abuse);

P代表缺乏目的(purposelessness);

A 代表焦虑(anxiety)和烦躁(agitation);

T代表感觉陷入困境(trapped);

H代表绝望(hopelessness);

W代表退缩(withdrawal);

A代表愤怒(anger);

R代表鲁莽(recklessness);

M代表情绪波动(mood fluctuations)。

警示标志不同于症状。症状只能被描述,警示标志是可观察的。

8樓 圆环之理 2024-12-29 19:02

评估工具

许多评估工具被用于判断自杀意念和行为。这些工具可以测量人格特征、危险因素和警示标志。《贝克绝望量表》、《贝克抑郁量表》、《心理痛苦评估量表》均是测量与自杀相关的个人特征的量表。

《人际需要问卷》用于评估重要人际问题,包括对他人的负担感以及归属感缺失。《痛苦和挑衅性事件量表》是来访者从事冲动、危险、病态和冒险性活动的自我报告。这两个量表均与《自杀能力量表》的得分显著相关,《自杀能力量表》得分越高,来访者致死性程度越高。其他工具例如《悲伤者量表》和《基础量表》用于评估自杀意念的临床表现和自杀尝试的实证危险因素。这些量表的内容包括人口统计学特征、自杀行为的症状、压力、个人外部资源、个人和社会背景,以及实证的与自杀尝试相关的历史与环境因素。

然而,单独使用这些工具会因信息不全而导致预测效果的局限性。如果结合临床会谈和第三方间接信息,这些工具评估的自杀风险效果将会得到显著改善。临床访谈许多学者的研究发现,很多危险因素和警示标志可以帮助危机干预工作者评估潜在的自杀可能性。


9樓 圆环之理 2024-12-29 19:10

02

临床访谈


访谈中的危险因素

虽然目前有各种各样的评分系统适用于各类危险因素的评价,但是假阳性甚至假阴性的结果也普遍存在。这时就需要让危机干预工作者的面谈和诊断技巧发挥作用。

10樓 圆环之理 2024-12-29 19:10

任何时候,只要来访者表现出下列危险因素中的四个或五个,危机干预工作者都应该马上将这个人纳入高自杀风险的范畴:

1.表现出自杀或者杀人的冲动和强烈意图;

2.有自杀的家族史,受到伤害威胁以及他人虐待;

3.有自杀未遂史;

4.制订了详细的自杀计划;

5.最近经历了亲人死亡、离婚或者分居;

6.家庭因遭遇丧失、虐待、暴力或因来访者遭受性虐待而失去平衡;

7.陷入某个创伤性损失的周年纪念日的痛苦中;

8.患有精神疾病(可能未经医生允许私自停药);

9.有药物或酒精滥用史;

10.最近有身体上或精神上的创伤;

11.有疾病治疗失败史、慢性疼痛,或在疾病晚期;

12.独居并与他人断绝联系;

13.有抑郁症、处于抑郁症恢复期,或者最近因抑郁症而住院治疗;

14.分发个人珍爱的财产或处理个人事务;

15.行为或情绪特征有很大的改变,比如冷漠、退缩、孤独、易怒、恐慌和焦虑,以及社交、睡眠、饮食、学习、穿衣、打扮和工作习惯的变化;

16.感到深深的绝望或无助;

17.陷入以往经历过的躯体、情感或性虐待,并难以自拔;

18.明显表现出与正常情绪行为特征不一样的情绪,如愤怒、侵犯、孤独、内疚、敌意、悲伤和失望;

19.面对经济损失的威胁;

20.有受迫害的想法;

21.在应对性取向问题上有困难;

22.意外妊娠;

23.有逃亡或者监禁史;

24.在谈话、写作、阅读选择、艺术品或绘画中体现关于抑郁、死亡和自杀的想法和主题;

25.表达如果自己死了,也不会被人怀念;

26.经历了慢性或者急性应激事件。

在以上自杀危险因素中,每个因素单独作用对自杀影响并不大。危机干预工作者必须意识到评估自杀或者杀人的危险性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确实,一些风险因素如自杀未遂史或者有一个详尽的自杀计划比其他危险因素有更高的致死性,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

与个人自杀行为相比,自杀危险因素与群体自杀行为有更强的关联性。尽管如此,当这些危险因素累积到一定程度,个体发生致死行为的可能性必定大为增加。

因此,临床访谈以及访谈的结构化对致死性行为的准确评估尤为重要。

內容轉換:

回覆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看不清?換一張
©2010-2025 Purasbar Ver3.0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知識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