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 登錄 | 註冊

作者共發了69篇帖子。

【學界發文分析】2023年度CLSCI來源期刊民事訴訟法學年度領域研究熱點與趨勢

41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3-19 15:51
蒲一葦《〈民法典〉第537條(債權人代位權行使效果)訴訟評註》
法學雜誌. 2023,44(03)
蒲一葦 寧波大學法學院
摘要:《民法典》第537條沿襲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20條的規定,在債權人代位權的行使效果上採取「直接受償規則」,使得代位權的制度本旨從債權保全轉向債權實現,由此導致債權人代位訴訟的內部關係和訴訟結構出現了本質變化,不再符合傳統的訴訟擔當原理,需要重新進行理論闡釋和制度構造。按照「直接受償規則」,債權人代位訴訟的訴訟標的應為債權人的代位權,債權人作為實體法利益歸屬主體本身即屬於適格當事人;債務人可作為有獨立請求權第三人或者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參加訴訟,法院所作判決對債務人具有既判力。
關鍵詞:代位權;直接受償規則;訴訟擔當;訴訟標的;既判力;
42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3-19 15:52
任重《〈民法典〉第1170條(共同危險行為)訴訟評註》
法學雜誌. 2023,44(03)
任重 清華大學法學院
摘要:「因果關係推定」「因果關係擬制」以及「獨立請求基礎」三種規範模式均能在《民法典》第1170條中得到印證。立法者傾向於將共同危險行為作為獨立請求基礎的做法容易導出複數訴訟標的。「具體加害人不明」還將引發訴訟標的轉化不暢以及「判非所請」等《民法典》實施難題。以「視為」為標識的「因果關係擬制」雖然不存在複數訴訟標的,但有擴大審理範圍和訴訟構造複雜化之問題。「因果關係擬制」和「獨立請求基礎」可能誘使受害人和法官「向共同危險行為逃逸」。以《民法典》與《民事訴訟法》協同實施為基準,「因果關係推定」的訴訟實施更為順暢,在程序轉化方面具有自身優勢。以「糾紛一次性解決」為導向,侵權責任編亟待「特殊→一般」之逆向化整理。對於請求內容相同的侵權之訴,法官應在同一訴訟標的內體系化地運用侵權責任規範。
關鍵詞:民法典;侵權責任;共同危險;因果關係;法律推定;糾紛一次性解決;
43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3-19 15:52
馮祝恆《〈民法典〉第186條(違約與侵權請求權競合)訴訟評註》
華東政法大學學報. 2023,26(01)
馮祝恆 清華大學法學院
摘要:請求權競合併非單純的實體法問題,其之徹底解決需要程序法的輔助與協力。《民法典》第186條的訴訟實施規則一直處於空缺狀態,本條中對探求訴訟實施規則起着關鍵作用的「選擇」一詞有待作出全面解讀。本條中的「選擇」,意在強調受損害方擇一選擇之自由,而非選或不選之權利;其意在宣示對實體上「請求權競合論」和程序上傳統訴訟標的理論的認可;其時點確定的不同也將對應不同的訴訟制度。《合同法解釋(一)》所創設的「起訴時選擇」之方式存在諸多弊端,實不宜再將其作為訴訟實施規則。堅守法的立場,以客觀預備合併之訴對接本條的訴訟實施最為合理。客觀預備合併之訴的合法性在我國雖遭質疑,但在現行規範下,實際已經形成了支持其存在的規範群。以客觀預備合併之訴對接本條的訴訟實施,尚且需要合併管轄、釋明和訴訟費用等制度加以輔助。
關鍵詞:《民法典》第186條;請求權競合;訴的客觀合併;客觀預備合併之訴;訴訟評註;
44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3-19 15:52
陳愛武《親子關係確認訴訟的類型化:案例問題與思考——兼議〈民法典〉第1073條的規定》
法學雜誌. 2023,44(01)
陳愛武 南京師範大學中國法治現代化研究院
摘要:親子關係承載着家庭領域諸多的權利和義務,是家庭穩定、社會和諧的基礎性因素。因此,通過訴訟釐清血統、明確基因,對於國家、社會、家庭都具有重要意義。實踐中,親子關係確認訴訟主要是確認生父,包括非婚生子女要求確認生父,母親再婚後一定時間內所生子女的生父確認等,上述確認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實現要求撫養費或者確定撫養權的目的;少數情況下也會出現要求確認生母的訴訟,尤其在人工輔助生殖技術越來越成熟的當下,基因母、懷孕母、養育母可能出現分離,在發生爭議時也有確認的必要。親子關係確認訴訟既包括父或母針對子女提起的訴訟,也包括成年子女針對父或母提起的訴訟。在具體訴訟層面,確認親子關係涉及當事人適格、訴訟證明、推定等諸多問題,需要引起理論和實務界的足夠重視。
關鍵詞:親子關係;親子確認訴訟;確認生父;確認生母;
45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3-19 15:52
李喜蓮《離婚撫養權糾紛中未成年子女意願適用的司法考量及程序銜接》
法學評論. 2023,41(02)
李喜蓮 湘潭大學法學院
摘要:離婚訴訟中,有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子女表達的隨父或隨母一起生活的意願,難以成為法院酌定直接撫養權優先考量的因素。為貫徹落實《民法典》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原則,未成年子女的真實意願應當成為法院酌定直接撫養權的實體法律要件。《民事訴訟法》應當基於未成年子女與離婚(含撫養權事項)判決有法律上和事實上的利害關係,賦予未成年子女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之訴訟地位。未成年子女參加訴訟所表達的隨父或隨母一起生活的意願乃當事人陳述,而非證人證言。實現尊重未成年子女真實意願的實體法目的,必須健全相應的訴訟程序規則,如明確法院為詢問未成年子女意願的責任主體,引入家事調查員制度和特別訴訟代理人制度,以確保未成年子女在離婚撫養權糾紛中有充分表達真實願意和陳述意見的機會,發揮程序保障功能。
關鍵詞:撫養權;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原則;真實意願;第三人;
46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3-19 15:52
金印《法人承擔分支機構民事責任的實體基礎與程序結構》
法商研究. 2023,40(01)
金印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
摘要:分支機構不具有民事主體資格。分支機構以自己的名義從事民事活動,應被解釋為分支機構負責人作為代理人,為作為本人的法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分支機構負責人以分支機構的名義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在代理權限內對法人發生效力,在代理權限外適用有關無權代理以及表見代理的規定。分支機構負責人的代理權應根據分支機構的經營範圍加以確定。分支機構不具有民事訴訟主體資格。分支機構以自己的名義從事民事訴訟活動,應被解釋為分支機構負責人作為訴訟代理人,為作為當事人的法人實施民事訴訟行為。分支機構負責人以分支機構的名義實施的民事訴訟行為,在訴訟代理權限內對法人發生效力,在訴訟代理權限外適用有關無權訴訟代理的規定。分支機構負責人的訴訟代理權應根據其代理權加以確定。
關鍵詞:法人;分支機構;主體資格;代理;
47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3-19 15:52
李瀟洋《論保證人清償後對主債權的承受》
東方法學. 2023(01)
李瀟洋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
摘要:作為一項新制度,我國民法典第700條確立了保證人的清償承受權。清償承受權在性質上為保證人清償後的法定債權讓與,在權利內容上與主債權一致,原本債權與從權利不得分離。清償承受權具有維持債之關係的同一性、簡化以及保障求償的制度功能。清償承受權與追償權在法律性質、訴訟時效、法律適用關係、請求範圍、訴訟構造、抗辯以及擔保與反擔保等方面具有實質差別,兩者應保持獨立競合關係。清償承受權的效力受到保證三角關係的體系性限制。基於債權人優先原則,清償承受權既不得造成債權人剩餘債權與擔保利益的分離,也不得影響債權人在債務人破產程序中的優先權,但不應一般性地認為其債權具有劣後性。基於債之關係的同一性,債務人在主債權債務關係中的既有抗辯與權利得以延續對抗清償承受權,這是民法典第701條、第702條增設保證人抗辯權的主要原因。基於基礎關係的優先性,債務人與保證人的約定抗辯得以進入清償承受權的構造之中。清償承受權雖依其性質延伸至第三人提供的擔保利益,但應受到共同擔保關係的限制、無法完全主張。
關鍵詞:清償承受權;追償權;債權人利益;債務人抗辯;共同擔保;保證人;
48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3-19 15:52
王富世《論先訴抗辯權的程序實現——基於程序抗辯與實體抗辯的雙重考量》
華東政法大學學報. 2023,26(05)
王富世 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
摘要:一般保證具有順序性與從屬性的特質,這是先訴抗辯權的本質要求。實體法上並不複雜的先訴抗辯權,在程序實現時樣態不一,究其原因系對先訴抗辯權的定位不清所致。通過比較法考察與體系性解釋,我國先訴抗辯權兼具程序抗辯與實體抗辯的屬性。其中,以妨訴抗辯為核心的程序抗辯要求限制先行單獨起訴一般保證人以及一併起訴一般保證人與債務人;而實體抗辯則確保了保證責任的履行順序。在此基礎上,通過賦予一般保證人是否行使先訴抗辯權的選擇權,來安排權利保障與訴訟效率之間的關係。先訴抗辯權的行使場域在審理階段,判決主文中的順序安排為先訴抗辯權的實現提供了執行順位的依據。債權人單獨起訴債務人時,一般保證人可以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的身份加入訴訟,生效判決對其產生參加效力;而一併起訴債務人與一般保證人時,合併審理形成普通共同訴訟。
關鍵詞:一般保證;先訴抗辯權;程序抗辯;實體抗辯;
49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3-19 15:53
胡學軍《家族相似性:民事訴訟法法典化的邏輯與技術》
當代法學. 2023,37(06)
胡學軍 華東政法大學法律學院
摘要:《民法典》的成功頒行呼籲健全完善相配套的民事糾紛化解程序,也為民事訴訟法典的編纂提供了契機。民事訴訟法法典化的必然性與緊迫性在於其有助於實現民事程序與民事實體法的協調與對接、完成民事程序法制度與理論的內在體系化、並最終實現從程序法定到程序法治的中國式現代法治的升華。現行《民事訴訟法》雖然具有法典的雛形與某些特性,但民事訴訟法法典化既是補交之前尚未完成的遺留作業,又是帶有「再法典化」性質的具有一定探索性的未來工程。民事訴訟法法典化難以依循《民法典》編纂的邏輯與技術,民事程序群之間的邏輯關係適於以原型範疇理論解釋,以這一邏輯為基礎的「家族相似性」原理宜作為民事訴訟法典的編纂技術,以理順各程序部分的順序與相互聯繫。
關鍵詞:民事訴訟法;法典化;原型範疇;家族相似性;法典編纂技術;
50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3-19 15:54
3.持續關注強制執行前沿問題
張衛平《「審執分離」本質與路徑的再認識》
中國法學. 2023(06)
張衛平 煙臺大學
摘要:就「審執分離」的原旨而言,審判權與執行權分離的核心是各自權力行使對象的區分和剝離,不抓住這一實質就難以做到真正的「審執分離」。審判權的行使對象是實體權利義務爭議以及附帶事項;執行權的行使對象是在實現執行根據所確定的實體請求權的過程中的執行程序性事項爭議。但「審執分離」的實踐存在偏離其原旨的問題。受審執「外分」與「內分」之爭的影響,「審執分離」被引入了執行權範疇下的「內分」路徑,即執行裁決權與其他執行權能的分離,將執行裁決權與審判權等同。但執行裁決權處置的執行程序事項爭議並非審判權的行使對象。執行裁決中的執行程序性事項爭議涉及的是執行行為和執行程序,與執行權的行使有關,而與審判權的行使無涉。故此,「審執分離」的改革應當在其原旨意義上推進和深化,對現行民事執行制度進行相應的調整,進而實現我國民事執行制度的現代轉型。
關鍵詞:審執分離;民事執行;民事審判權;執行裁決權;執行實施權;

內容轉換:

回覆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看不清?換一張
©2010-2025 Purasbar Ver3.0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知識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