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湯維建.論民事訴訟法修改的指導理念[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7,(06):129-135.
關鍵詞:民事訴訟法修訂;程序本位主義理念;程序主體自治性理念;程序契約化理念;程序協同主義理念
摘要:我國當前進行的民事訴訟法修訂是一項極其艱難的系統的法制建設工程,用以指導民事訴訟法修改的理念在建設過程中最為關鍵。指導我國民事訴訟法修改主要的理念範疇應該有:程序本位主義理念,程序主體自治性理念,程序契約化理念以及程序協同主義理念。
|
 |
劉敏.論我國民事訴訟法修訂的基本原理[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6,(04):147-154.
關鍵詞:民事訴訟法;民事程序;裁判請求權
摘要:現代社會是一個尊重人的尊嚴、尊重和保障人權、尊重人的主體性的社會,我國民事訴訟法的修改應當反映這個時代要求。為此,我國應當以裁判請求權保護原理、程序相稱原理、程序選擇權保護原理、系爭外利益保護原理作為修訂我國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理。
|
 |
吳澤勇.從程序本位到程序自治——以盧曼的法律自治理論為基礎[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4,(04):60-67.
關鍵詞:程序本位;程序自治;程序約束;盧曼
摘要:關於程序乃法治之樞紐的判斷 ,程序本位論只回答了程序應該做到什麼 ,程序自治論則進一步回答了程序如何做到這些。程序自治 ,即一種法律程序與其外界環境相對隔離的狀態 ,在這種狀態中 ,程序自身的展開過程同時也就是程序功能的實現過程。在具體的程序運作中 ,這要通過角色的分化與重組、時間順序的安排、空間氛圍的營造以及實體法規範的整合功能四個方面的機制來實現。
|
 |
何勤華.中國近代民事訴訟法學的誕生與成長[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4,(02):85-92.
關鍵詞:中國近代;民事訴訟法學;誕生;法律史
摘要:中國近代民事訴訟法學 ,萌芽於 19世紀下半葉 ,誕生於 2 0世紀初葉的清末修律 ,成長於 2 0世紀30年代中華民國南京政府時期民事訴訟立法的基本完成。回顧總結這一段歷程① ,不僅有助於我們更清楚地了解中國民事訴訟法學的歷史起源 ,也可以進一步深化我們對中國民事訴訟法律傳統的理解 ,從而更加自覺地投身於新時期中國民事訴訟法學的創建活動
|
 |
張衛平.我國民事訴訟法的發展與體制性制約的分析[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1,(05):104-114.
關鍵詞:民事訴訟;體制;制約
摘要:《民事訴訟法》頒佈已經整整十年 ,在這十年中我國社會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這就要求我國的民事訴訟法也應當有相應的調整、發展和完善。本文指出民事訴訟法的發展和完善必須要考慮對已經制約發展的訴訟體制的轉型調整 ,否則將難以達成發展和完善之目的。本文根據民事訴訟模式的基本理論具體地對這種制約和調整進行了分析。
|
 |
李政.中國近代民事訴訟法探源[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0,(06):99-107.
關鍵詞:民事訴訟法;法律移植;清末修律
摘要:從知識傳統的角度來看 ,我國民事訴訟法基本的概念、術語、原則、制度與理論框架主要淵源於西方的法典類型。它在我國新型法律體系以及在大學學科課程中的地位 ,是在本世紀最初十餘年間以挽回法權為主旨的立憲修律活動的直接推動下 ,通過日本法律顧問的講授和留日法科學生的譯釋等途徑 ,迅速確立起來的 ,並由此為中國民事訴訟法近代傳統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
 |
孫莉.司法改革與程序意識[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1999,(03):
關鍵詞:司法改革;程序改革;程序意識變革
摘要:由於司法是以程序為核心的,又由於司法改革所追求的不只是司法結果的公正,更是司法過程本身的公正,因而,司法改革在實質上是程序的改革。然而,如果支配着程序的設計和運作的程序價值觀是有待批判、變革的話,則程序的改革就不只是細節性安排或技術性變化。該文通過對三大訴訟法程序設計的分析,指出程序意識變革的先導性意義,並在目的與手段、權利與權力、法治與人治、共性與個性等關涉程序的一系列關係中,對要變革和塑造的程序價值觀作了分析
|
 |
陳貴民.論司法效率[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1999,(01):
關鍵詞:公正;司法效率;綜合治理
摘要:此文首先從效率對公正的意義和市場經濟對現代司法要求的角度審視了司法效率的重要性,認為效率是現代司法非常重要的一項價值目標。其次,對司法效率概念尤其特殊性進行了具體分析。作者認為司法效率問題貫穿於整個司法體制和司法運作的過程,因此要提高司法效率,就需要「綜合治理」,並提出了一些措施
|
 |
葉自強.民事訴訟觀念的變革及其實現機制——從敵對的訴訟鬥爭到比較公平的論戰[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1997,(01):
關鍵詞:民事訴訟;觀念;變革;實現機制
摘要:傳統的訴訟觀念認為,「訴訟就是敵對雙方之間的鬥爭」。這種訴訟觀在德、日等許多大陸法系國家的法典及司法實務中都刻下了深深烙印。我國亦深受其影響。這種觀念不利於公正地解決當事人之間的糾紛,並導致訴訟資源的徒勞耗費。為此,本文提出必須變革傳統的訴訟觀,使訴訟成為「平等主體之間的公開論戰」,並依據新的訴訟觀,重建一系列相互配套的規制
|
 |
劉玲佩.論民事訴訟運行機制[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1995,(05):
摘要:論民事訴訟運行機制劉玲佩本文從民事訴訟運行機制角度探討我國民事審判制度改革問題,以求構築全新的、能適應市場經濟需要的民事審判模式。一、制約我國民事訴訟運行機制構築的因素(一)市場機制制約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審判與其它社會活動一樣,必然要體現出很強的行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