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 登錄 | 註冊

作者共發了454篇帖子。

【資料庫】3.民事司法制度

232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3 22:09
上海司法改革成效評估的實證研究重大課題組.中國司改上海樣本成效實證評估(下)[J].東方法學,2018,(05):132-144.
關鍵詞:司法改革;法院;檢察院;司改成效
摘要:從上海司法改革三年整體性評價而言,上海司法改革經過三年的先行先試和攻堅克難,已取得了一系列的突出成就,在整體推進的基礎上實現了重點突破,在開拓性基礎上確保了試點進程張馳有度,在基於中央底線的基礎上拓展了地方司法改革能動空間,在維護各方利益的基礎上融入了地方治理共識的司法環境構建。取得上述成績的內在邏輯是,該輪的司法體制改革是在中央的統一部署下,統籌協調中央與地方、當前與長遠的關係,以及統籌協調上下級司法機關、司法機關與其他政法部門之間的關係,以外部的司法體制結構改革、內部的運行機制完善和司法的主體能力建設為三條主線,避免全局性缺失,以"一盤棋"的思路凝聚各方資源和力量積極而穩健推進。當然,上海司法改革試點不是短期內一蹴而就,也遭遇到了許多亟待進一步集中攻堅和逐步探索的難點,甚至還存在不少在改革深度、力度上比較難以跨越的障礙。所以,仍然要深入分析被中央肯定的上海樣本方案在可複製、可推廣以及即將推動的綜合性配套試驗區過程中的關鍵議題。基於此,提出上海司改不斷完善的空間以及在相當程度上具有可複製性的規劃方案。
233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3 22:09
程凡卿.我國司法人工智慧建設的問題與應對[J].東方法學,2018,(03):119-130.
關鍵詞:司法人工智慧算法;人工智慧辦案系統;司法資料庫
摘要: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飛速發展,司法領域已經開始出現人工智慧的身影。在國家人工智慧發展戰略的號召下,我國司法機關紛紛建立了各自的人工智慧辦案系統。時至今日,人工智慧建設在我國司法中已初具成效,大大提高了辦案質量和效率。然而,人工智慧在為司法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新問題。例如,人工智慧輔助定位與全面發展如何平衡?如何避免人工智慧建設陷入"法定證據制度"誤區?如何防範司法數據造假與智能算法的暗箱操作?等問題都有待解決。通過立法建立司法工作者終審原則與證據審核制度,配合科學合理的鑒真規則和統一現代化司法資料庫保障人工智慧建設的全面發展。同時,培養算法監督專員,規範算法制度,透明決策過程,明確人工智慧工作失誤歸責制度,加強司法員工素質培養與考核監督,進一步規範人工智慧的司法運用,確保人工智慧從事司法工作的客觀與公正。不斷完善我國司法機關人工智慧建設,為早日實現人工智慧強國夢而服務。
234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3 22:10
蔡一博.智能輔助:AI下民商事辦案系統的建構——以裁判思維與要件標註為切入點[J].東方法學,2018,(03):131-139.
關鍵詞:人工智慧;民商事系統;裁判思維;要件標註
摘要:目前AI與法律結合的研究處於蹣跚起步階段,該領域文獻綜述與研究滯後於系統研發,為更好地對司法科技進行有效地能動回應,立足實證研究,總結現有系統研發的瓶頸問題,並站位於法院系統內的開發者、裁判者、使用者的三重身份提出以法官的裁判思維與要件標註的方法來審視現階段的應用成果。首先,以場景需求為導向,在法學、計算機的理論支撐下構建AI下民商事辦案系統,並補強實踐短板,使辦案系統後期具備深度學習能力。在路徑依賴上,運用"開放結構"法學理論對類案場景模式下的裁判思維進行建模。其次,採用專家經驗提取案件要素和證據規則,通過大量的人工化的要素標註建立起標籤體系夯實數據基礎,提高案件自動標註能力。最後,通過數據的機器學習、優化、迭代,最終實現機器對法律各領域的自主學習功能,實現民商事辦案系統的智能化。
235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3 22:10
陳瑞華.司法行政機關的職能定位[J].東方法學,2018,(01):156-169.
關鍵詞:宏觀司法行政事務;專門性司法行政事務;統一法律服務體系;生效裁判執行職能;司法保障職能
摘要:司法行政體制改革被納入整體司法改革的框架之中,這是不可避免的發展趨勢。而實質性推進司法行政體制改革,首先需要對司法行政機關的職能作出準確的定位。不同於大陸法國家的大司法行政模式,也有別於英美法的司法行政兼理檢察業務模式,我國司法行政機關屬於一種宏觀司法行政管理機關。公檢法三機關掌管的諸多"專門性司法行政事務",正逐漸向"宏觀司法行政事務"轉化。這些事務可以包括統一法律服務管理職能、生效裁判執行職能以及司法保障職能。未來,司法行政機關在行使上述職能的範圍和方式方面,有望發生顯著的變化。
236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3 22:10
沈國明.拓展法治的力度和深度——以司法體制改革為切入點[J].東方法學,2017,(05):89-94.
關鍵詞:拓展法治;司法體制改革;內設機構改革;司法智能輔助系統建設
摘要:在全面依法治國的背景下,應拓展法治的深度和廣度。以司法體制改革為切入點,建立起司法責任制,法官檢察官員額制改革在全國司法機關已經全面落實,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推進了庭審實質化,使司法質效明顯提高。改革未有窮期,還需要繼續向前推進;用系統思維來審視和評價改革。在深入推進員額制等改革的同時,注重司法機關內設機構的改革,構建新型的扁平化管理和專業化相結合的司法組織結構體系;黨政機關應探索建立符合司法機關特點的管理模式;應全面推進案件繁簡分流機制改革,司法機關應積極推進司法業務智能輔助系統建設,構建人力與科技深度融合的司法運行新模式;與此同時,注重總結經驗,及時將這些成果改革經驗通過立法上升或轉化到法律層面上來。
237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3 22:11
李瑜青.司法公正社會認同的價值、內涵和標準[J].東方法學,2017,(02):81-88.
關鍵詞:司法系統;社會系統;司法公正;社會認同;社會標準
摘要:所謂司法公正社會認同問題,指的是在特定社會歷史條件下,如何認識司法系統與非司法的其他社會系統及社會公眾之間的關係,並使兩者達到協調、共進狀態的問題。對司法公正社會認同的價值應從司法系統要確立對社會開放的理念、彰顯當代法律的基本精神、關注民意等多方面作出說明。而司法公正社會認同的內涵則要具體把涉及的概念分別證明後聯繫起來考察,而不能籠統地進行分析。對司法公正社會認同的標準的證明必須從歷史類型的視角來探討,從而為司法系統和社會系統這兩者之間建立具有說服力的對話橋梁。
238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3 22:15
楊麗娟.專業法官會議運行機制「儀式化」色彩之反思[J].東方法學,2016,(03):135-142.
關鍵詞:專業法官會議;運行機制;儀式化;立案登記制
摘要:自專業法官會議問世以來,這一制度在具體的運行過程中呈現出明顯的儀式化色彩,即重形式輕實質,重形象輕實效。簡言之,過於注重製度運行的儀式性,而忽視了其精義。這種追求形式大於實質的現象,是忽略先有經驗的表現,亦是對現狀顧慮的缺失,是不符合我國司法實踐與司法規律的。在此分析的基礎上,對於專業法官會議的運行機制,建議以"簡化模式"為基礎,並根據案情的嚴重、複雜程度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以保障專業法官會議真正落地,成為接地氣的一種制度存在。
 
239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3 22:15
王申.法官德性是法治之力量[J].東方法學,2016,(02):101-119.
關鍵詞:司法倫理;法官道德;倫理建構;法治力量
摘要:我們對法官職業倫理的關注的不是規範,而是規範的理由。法官德性是保持法官誠信與司法清廉的品性。司法倘若沒有倫理標準,司法的任何活動都不會存立。法官道德律具有獨一無二的內在性和無條件的價值,且僅以法官為體現。法官令人敬畏的身份和地位就是保持清廉與誠信的品性。因為正義的理念促使法官自己覺得有義務根據清廉與誠信的要求行事。司法廉潔是決定法官道德建設成效的關鍵因素,是從司法整體秩序出發對法官素質與內在修養的考量。我們的司法需要一個嶄新的法官道德秩序。遵循法官道德法則的意向是出自於法官的司法義務而不是出自法官的自願與好感,而法官能夠處於其中的那種道德狀況,其實就是法官德性,也就是法官司法中的道德意向。法官德性的真正力量就是法官道德法則的強制。既然法官道德制度建設的目的是孕育正義美德,並由此遏制與正義美德不相容的願望與抱負,那麼我國法官德性建設的理想正義觀就能進一步地完善起來。
 
240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3 22:15
金澤剛.司法改革背景下的司法責任制[J].東方法學,2015,(06):126-137.
關鍵詞:司法責任;獨立司法權;司法倫理
摘要:司法責任制是指基於司法的屬性而產生的一種責任體系,不僅包括法官的責任擔當與責任追究,還包括法官享有充分獨立的司法裁判權。而且,司法責任製作為一種責任體系,應當與現行法律、法規以及地方司法規範性文件相呼應。在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背景下,基於公正裁判的立場,司法責任制的主要內容包括法官依法獨立行使職權,以及對錯誤裁判的問責。然而,由於司法活動具有特殊的性質和規律,司法責任制又不同於一般的責任追究制度,其對作為司法主體的法官具有更高的倫理要求和道德期望。在此意義上,司法責任制的價值目標不是進行事後追責,更在於培養與遴選好的司法官,走司法官職業化之路。
241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3 22:16
劉風景.論司法體制改革的「試點」方法[J].東方法學,2015,(03):112-121.
關鍵詞:司法體制改革;「試點」方法;司法公正;司法規律;依法治國
摘要:根據中央的統一部署,上海等6省市的司法體制改革試點工作相繼啟動,為全面推進司法改革積累經驗。"試點"是推進司法體制改革的重要方法,並具有鮮明的中國特徵。司法體制改革"試點"方法,是基於執政黨長期的理政經驗、重視基層的創新實踐、降低司法體制改革的風險等原因而選擇與運用的。它深深植根於中國社會生活的土壤之中,與特定歷史階段的社會需求高度契合,具有很強的生機與活力。司法體制改革試點工作應根據法律推進,尊重司法規律,堅持制度自信,發展司法制度。司法體制改革試點工作,應有明確的立法授權,吸收民眾的廣泛參與,實施全程監控,維護試點的自然生態,試點成果的客觀評價,立法的適時跟進。

內容轉換:

回覆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看不清?換一張
©2010-2025 Purasbar Ver3.0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知識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