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 登錄 | 註冊

作者共發了454篇帖子。

【资料库】3.民事司法制度

322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6 20:39
左卫民,朱桐辉.谁为主体如何正义——对司法之主体性理念的论证[J].法学,2002,(07):11-21.
关键词:司法;主体性;服务公民
摘要:司法之主体性理念是人的主体性要求在法律和司法制度领域的具体落实。它又与民主、人权理念相互启发和论证。它要求我们在司法中以公民为主体,尊重公民和当事人的意志、尊严以及行动自由,它将对司法和诉讼制度均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使其更加便利和有效,服务于公民,不辱使命。本文详尽分析了主体性理念的内涵、要求,揭示和论证了它成立的理由,考察了它在司法与诉讼中的演变以及在当今世界的现状。最后,以之为标准对中国司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指出了以之为价值指导而进行的改革进路,希望对当下的司法改革与建设有所裨益。
323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6 20:40
王晨光.法官的职业化精英化及其局限[J].法学,2002,(06):3-9.
关键词:法官职业化;精英化;局限性;非职业化
摘要:法官职业化是由法官工作的性质决定的,职业化意味着精英化,意味着法官同质一体化。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经济不发达的地区职业化和精英化缺乏基本的物质基础。因此,在坚持职业化和精英化的主导方针时,我们应当认识到其中的局限并考虑有针对性的补充方案和多元化的制度设计。
 
324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6 20:40
潘建刚.军事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演进及其制度形态[J].法学,2002,(03):48-51+58.
关键词:军事法院;民事案件;制度形态
摘要:军事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尚处于发展之中,最高人民法院法函(2001)33号无疑对其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离建立应然的制度形态还有一定的距离。军事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在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民事诉讼,其当事人主体范围应受到一定的限制,它的设立的目的在于关注军队的特殊性。
325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6 20:41
张泽涛.最高院“法官枉法、院长辞职”的规定违宪[J].法学,2001,(12):24-26+46.
关键词:首长负责制;审者不判;判者不审;违宪
摘要:最高院颁布的“法官枉法、院长辞职”的规定本质上是在法院推行行政首长负责制,这一举措赋予了法院院长凌驾于合议庭甚至是审判委员会之上的权力,使得法院院长可以也不得不按照自己的意图改变合议庭的判决或者审判委员会的决议,从而影响审判权的独立行使;同时,该规定也有违背宪法之嫌,并与三大诉讼法的条文或立法精神相抵触。
326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6 20:41
陈斯喜,刘松山.军事法院试办军内民事案件的批复违宪违法[J].法学,2001,(11):26-28.
关键词:军内民事案件;宪法;法律;军事法院
摘要:最高人民法院指定解放军军事法院管辖军内民事案件,是一项广泛的立法性授权,违背了宪法和法律,侵犯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权,不符合我国的司法制度以及设置军事法院的初衷。军事法院的体制是否适合审理民事案件值得研究。批复研究的军内民事案件完全可以由地方法院审理。
327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6 20:43
徐昕.英国民事司法改革之借鉴──以英国民事诉讼基本目标及其贯彻作为考察主线[J].法学,2001,(05):41-44.
关键词:英国司法改革;民事诉讼基本目标;贯彻;借鉴
摘要:英国民事诉讼改革确立并全方位贯彻接近司法之基本目标,是英国司法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改革成功的关键因素。基于英国之经验,我国民事诉讼改革的推进,必须设置统一的司法改革领导机构,促使法院职权向程序管理权的转型,要依托传统诉讼文化构建民事诉讼合作机制,并全面修改民事诉讼法。
 
328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6 20:52
苏力.基层法官的司法素质——从民事一审判决上诉率透视[J].法学,2000,(03):8-16.
329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7 15:52
王申.良知作为法律人的世界观和实践方法论的意蕴[J].法商研究,2023,40(03):100-114.
关键词:良知;世界观;方法论;责任担当;伦理素养
摘要:善治是新时代法律职业理论的背景框架。公正对待和尊重他人是法律职业伦理的基础,也是法律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法律职业伦理的目的是在法律职业活动中将法律人的实践判断与良知结合在一起。正是法律人的这种善良目的,法律职业道德的“标准基础”才能得到证成。法律职业者的德性是指,能将法律职业行为诉诸某些超越或高于法律规范本身的权威资源,比如善良理念、法律智慧、道德良知等。法律职业伦理在本质上是一种观念化的存在,伦理意味着良知和责任。法律职业者需要培养良知意识,良知意识具有道德直觉的特点,表现为一种自觉的认知和能力。在法律职业的实践中良知具有优先的地位。良知体现法律职业者的世界观,法律职业的活动展现法律人的实践方法论。世界观是种立场,而方法论是种途径。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法律职业的世界观决定了法律职业主体行为的具体实践方法论。
330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7 15:55
魏晓娜.以审判为中心改革的技术主义进路:镜鉴与期待[J].法商研究,2022,39(04):32-47.
关键词:以审判为中心;人民陪审员;庭前会议;讯问录音录像
摘要:中国以审判为中心的改革目前在立法和实践中均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一方面应当反思目前的改革与研究存在的不足,另一方面也应当从其他国家践行审判中心主义的历程中汲取外部灵感。日本追求公判中心主义近百年,在2009年裁判员制度施行后取得突破性进展,在不触动宏观结构的前提下,走出一条“技术主义”的改革路线。中国以审判为中心的改革,实际上走的也是一条技术主义路线。日本的经验告诉我们,走技术主义路线如果找到合适的突破口和发力点,那么也能推动审判中心主义的发展。走技术主义进路的以审判为中心的改革,应当将人民陪审员制度作为改革的突破口,但人民陪审员制度和其他相关支持性制度及规则,也应当具备工具主义理性,其改革应有意识地统合于以审判为中心改革的大方向之下,避免与之发生冲突。技术主义路线只是在目前不可能发生大的立法变动的前提下的权宜之计。以审判为中心的改革未来要取得令人满意的成就,进行结构性调整仍然是一个不得不认真面对的现实问题。
331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7 15:58
王禄生.我国司法改革的内卷化风险及其治理[J].法商研究,2022,39(03):16-29.
关键词:司法改革;内卷化风险;法院人员分类管理;法官员额制
摘要:受制于一系列主客观因素,我国司法改革正在面临内卷化风险。这表现为司法改革往往只能在既定框架下对有限领域展开审时度势、持续不断的调整;尽管改革在相关领域取得显著的成效,却难以完全实现预期目标,改革因成效不均衡而无法全面深化。从根源来看,我国司法改革过程中司法独特性与政治统一性博弈形成的角色约束,“地方试点主义”与“政治锦标赛”叠加而成的竞争倾向,领导决策与政治动员结合产生的行政主导共同型塑并强化了内卷化风险。治理内卷化风险,必须打破角色约束,避免将司法改革作为缓解体制改革压力的制度性工具,并从制度上充分回应司法需求;限制竞争倾向,降低试点的随意性与偶然性,提倡有序试点和理性竞争;破除行政主导,保障依法推进、扩大多元参与、提倡增量改革。

內容轉換:

回覆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看不清?換一張
©2010-2025 Purasbar Ver3.0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知識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